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幾塊小玻璃賣這麼貴,30米的大刀已經準備好了

幾塊小玻璃賣這麼貴,30米的大刀已經準備好了

原標題:幾塊小玻璃賣這麼貴,30米的大刀已經準備好了


?鴻時名錶行給愛名表的你今日看點,文章來源二手錶資訊


在不少的腕錶中我們都能見到琺琅的身影,它釉質的表面總是散發著特有的光澤。在外行人看來會覺得多少會有點像陶瓷,又有點像玻璃,但絕對不是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琺琅到底為何物吧。

琺琅,又稱「搪瓷」,它是用石英、長石、硝石這種類似玻璃的礦物質進行研磨、熔煉而成。通過琺琅大師的描繪雕琢,在高溫燒制後,形成不同顏色的釉質表面,既可防鏽,又可作為裝飾。



大家都看得到,製造琺琅的材料並不昂貴,但是琺琅的整個製作過程程序繁雜,費時費力,且成功率極低。 琺琅的燒制受原料的成分、質量、顆粒度、爐溫、火候等因素的影響,根據所需顏色的不同,同一塊琺琅需反覆燒制多次,而這再燒制的過程中同樣會出現失敗的情況。


絕大多數情況下,每獲得一件成功的作品,都需要面臨數倍的廢品,所以琺琅的成品是非常稀有的。


以腕錶的琺琅工藝方面來講,一位優秀的琺琅師沒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底磨練是難以成就的。同時,因為琺琅工藝對視力的損耗非常嚴重,一位優秀琺琅師的黃金創作時間也不過十幾、二十年。 再加之琺琅工藝創作本就耗時,一位優秀的琺琅師一年也不會有太多的作品面世。正因如此,琺琅難得,琺琅大師的作品更難得,常常是孤本發售。



獨立琺琅師Anita Porchete


根據胎體的製作工藝和施釉方法的不同,琺琅工藝有很多種,大致可分為掐絲琺琅、內填琺琅(即嵌胎琺琅)、畫琺琅等。

掐絲琺琅,其製作一般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琅, 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內填琺琅,內填琺琅的製作是以壓模法或剔刻法做出花紋,並在凹下處,填以琺琅彩進而燒製成器的,所以在燒制完成後不需要打磨。


這種製作方法的難點是:首先將要製作的圖案成型,有些複雜的造型往往要有幾個大的模塊組合,另需更多細小配件。內填琺琅雖然耗時費力,但成品細膩且整體感很強。


畫琺琅,就是先於紅銅胎體上塗施白色琺琅釉,入窯燒結後,使其表面平滑,然後以各種顏色的琺琅釉料繪飾圖案,再經焙燒而成。畫琺琅富有繪畫趣味,故又稱"琺琅畫"。


畫琺琅也是有其它胎體的製品,金屬胎體的有金胎畫琺琅、銀胎畫琺琅等,其它胎體的包括瓷胎畫琺琅(即琺琅彩瓷)、玻璃胎畫琺琅等。



因為琺琅本身極難的完成度,和古老的純粹手工傳承的特性,使這項工藝一般只在頂級腕錶中出現,也因為它的獨特性和稀有度,得到很多人的偏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時名錶行 的精彩文章:

宇舶表助陣世界盃 除了MP-11限量版還有「他」
夏季搭配太單調,學明星穿搭走花路

TAG:鴻時名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