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一戰勝利百年,BBC逍遙音樂節首次推出VR體驗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的第一百周年,是以,各種關於戰爭的VR體驗層出不窮。前不久,BBC就曾與Immersive VR Education合作製作了一部全新的VR短片,該短片將觀眾帶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炮彈轟炸的柏林。
近日,小編了解到,BBC又將推出一項新的VR體驗——VR版BBC逍遙音樂節。
本屆BBC逍遙音樂節,首次推出VR體驗
逍遙音樂節是每年一度在倫敦中部(主要位於南肯聖頓的皇家艾爾伯特大廳)舉行的古典音樂節。人們可以在音樂廳站著欣賞音樂會,還能隨意走動,猶似在音樂中散步,這便是「逍遙」名字的由來。一戰結束之後,BBC接手了逍遙音樂節的主辦權,並將BBC冠在了音樂節的前面。
今年,為紀念一戰勝利一百周年,BBC計劃於8月後期,首次推出BBC逍遙音樂節VR體驗。此次VR體驗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名為《Nothing to be Written》的VR電影;另一個是由著名音樂家Anna Meredith作曲的VR音樂會。
VR電影:《Nothing to be Written》
本次音樂節中的VR電影,時常約7分鐘,講述的是戰地傳信。該電影希望讓人們感受到,一戰時期英國各地縈繞著的痛苦氛圍。同時,其也想讓大眾了解到,在戰爭期間那些不起眼的明信片是有多麼重要。
《
Nothing to be Written》描述出了,當時整個沉浸在無限悲傷和焦慮之中的英國人民的生活狀態。他們不知道戰場上是如何的硝煙塵上,他們只能在家中耐心的等待來自戰場上的消息。
在這一場持續了
4年的戰爭中,思鄉情切的戰士想盡辦法去聯繫自己的親人和朋友,電報、書信、甚至託人帶話。而往往,戰士收到的不過寥寥數字。但也因這寥寥數字,才支撐著戰士在艱苦的戰役里不斷堅持。
諸如此類,許多關於這場
「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的鮮為人知的故事,都將在這場VR
電影中得到展現。而電影也在音樂的烘托下,於那些細節展露出相對於死亡冷漠背後的人間溫情。戰爭冷酷,對敵人的殺戮只在眨眼之間;而人情溫暖,絲絲言語便能讓人投身為國無怨無悔。
VR
音樂會:《五份電報》
本次音樂節VR體驗的另一部分,便是VR音樂會。該主題為《五份電報》的音樂會由五個樂章組成,總時長約為25分鐘。而音樂會的第二樂章《戰地明信片》,則是本次VR音樂會的重點。
本場音樂會的所有音樂都在逍遙音樂First Night現場錄製,並以360度拍攝,具有高品質的韻律。管弦隊、合唱團與新作品相互交流磨合,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不僅如此,BBC逍遙音樂會還特地請來了BBC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Sakari Oramo、英國國家青年合唱團。
隨著音樂的播放,大眾會看到建築牆壁上的圖案在不斷變化。「你會發現,在這個壯觀的空間里,只有你自己,整個空間都將充斥著虔誠的靜謐」,製作總監Lysander Ashton表示:「音樂響起,大廳會開始變化。你周圍的建築會不斷改變,成為音樂的畫布。」
該VR音樂將會為大眾帶來無與倫比的體驗,正如作曲家Anna Meredith所說:「對我而言,它反映了我所想表達的一切。它能讓大眾在遠處看到來明信片的紋理,還能放大明信片的細節去了解在音樂之外的故事。」
VR與音樂相輔相成,彼此成就
目前,已有數千人在倫敦和愛丁堡的活動中體驗過BBC逍遙音樂節的相關活動,還有數十萬人在電視和網上看過。「我很希望這個最新的VR項目能覆蓋更廣泛的人。與此同時,我還希望該項目能有進一步的突破性發展」,BBC 逍遙音樂節總監David Pickard表示道。
VR確實是當今媒體中最能讓人激動不已的新技術之一,許許多多的廠家都希望利用其為大眾帶來不同凡響的體驗。「這次我們利用VR,為大家提供了參與BBC逍遙音樂節的新方式。這種體驗有助於他們了解在戰爭中,家庭與前線士兵間的可怕的距離。」
美麗而又令人難以忘懷的音樂伴隨著大眾,讓他們對一個世紀前的殘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明信片作為戰士與親人聯繫的無奈之舉,又讓人感到心碎。不得不說,VR與歷史的結合,逼真、動人。通過這類的VR體驗,人們將更能對那些歷史感同身受;而又因這深刻歷史能夠「再現」,也讓人們對VR更加推崇。
據悉,上述的BBC逍遙音樂節將於8月21日,在BBC逍遙音樂節上正式亮相。隨後,電影《Nothing to be written》將在飛雨電影節上進行國際首映。完整的體驗專為Oculus Go設計,但BBC官方表示其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其他VR和BBC平台發布。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


※《行屍走肉》第九季快來了?你還不來這款官方遊戲里和弩哥並肩作戰!
※「VR發展呈明顯頹勢」?HTC Vive親下戰場「正面剛」Digital Trends
TAG:VRPin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