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最慘烈的抗日戰爭,中國傷亡二十餘萬餘人
在1937年8月13日,經歷了一場最慘烈的抗日戰爭,淞滬會戰開戰了!
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本來是一場很智慧、富有奇異思想的開局,在蔣介石的指揮下,當時幾乎所有的國軍精兵葬送了自己的生命,更令人感到非常沮喪的是,中央海軍被全部殲滅。
儘管這場戰爭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但是仍然是人們口中質疑的戰爭。
淞滬會戰本就不該打?
為什麼這場戰爭會引起這麼多人的質疑呢?
當時的上海是一個易攻難守的城市,如果國軍在上海跟日本人硬碰硬的話,那必然是會吃虧的。當時的中國就連制海權也沒有,如果中國人跑去上海戰鬥的話,無疑是跑去送死。
當時的中國在地勢上完全沒有任何優勢,而且當時中國投入的軍隊勢力遠遠高於日本軍隊,但是日本軍隊的戰機卻是中國數量的二倍。在軍艦上就更不用說了,當時的中國根本就一艘也沒有。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除了參戰人數優於日本,其他方面都沒有辦法相提並論。
雖然作戰設備和作戰技巧都比不上日本的,但是中國仍然堅持了三個月,終於在上海淪陷了。在戰爭中,中國的傷亡人數是日本的六倍以上,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戰慄的數字啊!
蔣介石自以為的一場政治站,卻成了一個錯誤的地方大錯誤的戰爭了。試問:難道這一戰真的錯了嗎?
淞滬會戰,這一戰必須要打!
必須打?還有這樣的說法嗎?當然,國民黨說過,想要開闢新的戰場,就要轉移日本的進攻戰略。九一八事變後,為了讓日本人將進攻路線改變,把他們的火力分散到華東,把戰略方向改到西面,但其實這就是一個幌子而已,因為再次前幾年的日本就已經開始修築防線了。
但是國民黨為什麼要這樣說呢?無疑就是為了給自己找借口吧!
其實淞滬會戰的開始並不是因為改變日軍的進攻方向,而是為了改變經濟與工業。打仗大部分都是為了利益的,如果不為錢,不為工業有誰還去呀!


※天上掉餡餅?普京主動贈送航母,這國欣然接受後卻後悔莫及
※美戰機加大空襲敘利亞,又有幾十人被炸死,俄戰機緊急升空攔截
TAG:兵鑒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