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五種方法,放血拔罐就差不多了
放血拔罐是中醫拔罐的一種。很多沒有拔過罐的朋友可能對這個不太了解,甚至會對名字有一些誤解。放血拔罐聽起來有些可怕,好像是要用刀劃破皮膚放出血來拔罐一樣,其實不是的。
放血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所以放血拔罐只是讓皮膚充血,並非真正的放血。
放血拔罐常用的方法有以下這些:
1、火罐法
利用燃燒時的火焰的熱力,排去空氣,使罐內形成負壓,將罐吸著在皮膚上。火罐法方法比較多,主要有:投火法、閃火法、滴酒法、貼棉法、架火法。
2、水罐法
一般應用竹罐。先將罐子放在鍋內加水煮沸,使用時將罐子傾倒用鑷子夾出,甩去水液,或用摺疊的毛巾緊捫罐口,乘熱按在皮膚上,即能吸住。
抽氣法先將青、鏈黴素等廢瓶磨成的抽氣罐緊扣在需要放血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從橡皮塞抽出瓶內空氣,使產生負壓,即能吸住。或用抽氣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將空氣抽出,即能吸著。
3、走罐法
指放血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上塗一層凡士林油(或其他潤滑油)後,再放血拔罐。然後,醫者用手握住罐子,在塗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動。
當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至淤血時,將罐起下。此法適用於治療肌肉豐厚,皮膚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風濕痹痛等病症。
4、刺絡放血拔罐法
即將皮膚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後,再行放血拔罐,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此法多用於治療丹毒、扭傷、乳癰等病症。
5、閃罐法
是指把罐吸附於相應位置後,用一隻手壓住皮膚,另一隻手握住罐體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覆多次,直至皮膚潮紅、充血或淤血為度。此法適用於治療局部皮膚麻木、疼痛等病症。
做拔罐治療時一定要注意找准穴位,並運用正確的操作程序。拔罐過程中,防止燙傷、燒傷或其他安全事故的發生。
如果你覺得有用記得關注我們哦,我們會持續更新相關的知識,你也可以把它轉給有需要的朋友哦!


※濕氣重拔罐管用嗎?晨起堅持喝水加點「它」,比食補還「有效」
※濕氣重別拔罐,堅持每天用白開水泡「它」,幫你除濕,還能讓你瘦肚子!
TAG:拔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