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福島核電站含氚水測出放射性碘超標:半衰期長達1570萬年

福島核電站含氚水測出放射性碘超標:半衰期長達1570萬年

據日本共同社19日晚報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下稱:東電)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凈化後的含氚水中,仍殘留有其他放射性物質。測定結果顯示,其含量超過廢水排放的法定標準值,其中部分物質「半衰期」(即放射性物質的量減半)長達約1570萬年。

當地時間2017年2月2日,東電公布對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安全殼內拍攝到的圖像。結果顯示,內部空間輻射量推算為最大每小時530希沃特。

報道稱,本月底,日本政府將舉行聽證會,將討論以對人體影響最小的方法對第一核電站持續積聚的含氚水進行處理。不過,對於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幾乎從未被討論。

有意見指出,可能性較大的是採取排放入海的處理方法。在這種設想下,稀釋含氚水後排放,殘留放射性物質也將被稀釋到標準值以下。

不過,文章稱,此舉必須對以擔憂形象受損的當地漁業人員作出細緻的解釋。

東電錶示,2017年使用「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凈化後的測定結果顯示,半衰期約1570萬年的「碘129」為每升最大62.2貝克勒,大大超出9貝克勒的法定標準。

此外,半衰期約370天的「釕106」最大為92.5貝克勒(標準值100貝克勒),半衰期約21.1萬年的「鍀99」最大為59.0貝克勒(標準值1000貝克勒)。

(觀察者網註: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每秒衰變的原子數,目前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為貝克勒(Becquerel,Bq),也就是每秒有一個原子衰變,一克的鐳放射性活度有3.7×1010Bq。)

此前,還有過ALPS導入初期在凈化性能不穩定情況下運轉的時期,有意見認為當時的活度會更高,但東電則稱「沒有詳細統計」。

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廢水的罐子。視覺中國 資料

截至8月,保管的含氚水將達到約92萬噸,但東電對約680個儲罐的放射性活度只表示「沒有調查」。

對於含氚水的處理方法,政府工作小組梳理了排放入海、注入地層等5個選項。

探討形象受損問題等的政府的小委員會上,正在研究甄選處理方法,展示了排放入海和排入大氣具有社會性影響持續期間比較短等優點。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稱作為「唯一方法」,要求排放入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美國遇4年來最高「獨立日油價」 特朗普急了
美國女子南非獵殺長頸鹿引抨擊 官方卻說這是合法的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