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它是中國人的日常用品,至今有4000年歷史,目前價格竟達200多萬

它是中國人的日常用品,至今有4000年歷史,目前價格竟達200多萬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青銅器大家族中,銅鏡是一支最瑰麗最神秘的隊伍。漢代銅鏡年代久遠,有近四千年歷史,比銅錢使用時間還久,最早發現於殷商、西周時期,歷經春秋戰國秦漢唐宋元明清,後被玻璃鏡所取代。

臨淄西漢齊王墓五號器物坑龍紋鏡

隨著整個市場的走強,不同時期的銅鏡價格都在上漲。要佐證這一點,最直觀的就是北京大得國際拍賣公司正在預展中的2011年春拍,一方戰國的青銅海水三山三獸紋銅鏡,其預估價就達到260萬元。

春秋銅鏡

由於戰國銅鏡的大量出土,人們對春秋戰國銅鏡類型和特點的認識愈來愈清楚了。但是,回顧一下對它們的認識過程,不難發現,這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北宋《博古圖錄》、清梁廷枏《藤花亭鏡譜》等書中雖然收錄了戰國鏡,可是作者沒有將它們從漢唐鏡中識別出來。本世紀二十年代以後,戰國鏡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名稱。諸如「秦鏡」、「淮式鏡」、「楚式鏡」、「先漢式鏡」等等。

「大樂貴富」四葉蟠螭紋鏡

這些名稱的差異和演變的背後固然反映了人們不同的認識,也反映了在中國人民能夠掌握自身命運前的舊中國許多歷史文物古迹受到破壞、許多奇珍異寶被劫往國外的辛酸歷史。

1925年至1929年,日本人梅原末治赴歐美調査中國的古器物時,看到的我國的古鏡即有一千數百餘面,其中就有不少戰國銅鏡。這就是戰國銅鏡的不同名稱產生的歷史背景。

「賞得秦王鏡」瑞獸紋鏡

「王質觀弈」故事紋鏡

在拍賣市場上,春秋銅鏡的成交數額少於戰國鏡,價格也不及戰國鏡。

近六年來中國市場成交價超過萬元的春秋鏡約十餘方,價超10萬元者4方,中國嘉德佔3方,且均為龍紋鏡。其中2009年秋拍中以33.6萬元拍出的十二龍紋鏡是春秋銅鏡的成交紀錄,直徑10.3厘米,雕有龍紋、牛頭、馬面、鹿耳、豬鼻,偶蹄,神態生動活潑。

唐代銅鏡

唐代銅鏡的形式,衝破了幾千年來傳統的圓形模式,出現了菱花形、葵花形、方亞字形及有柄形等新的鏡式。

鏡鈕雖多以傳統的圓形為主,但亦有獸形鈕、龜形鈕、花形鈕等新的鈕形;紋飾的內容豐富多彩,較前代有很大變化,各種珍禽異獸、奇花異草、古代神話傳說故事,都成為很好的表現題材,鑄造於鏡背。

而紋飾的布局也不再限制於內區和外區了,出現了跨區布局、整體高浮雕等多種表現手法;鑄造技法上出現了鍍金、貼銀、金銀平脫、螺鈿和寶石鑲嵌等特種新工藝。

唐代銅鏡鑒定

唐代銅鏡的裝飾花紋,張之恆先生將其分為十一種:分別是四神十二生肖鏡、瑞獸鏡、瑞獸葡萄鏡、瑞獸鸞鳥鏡、花鳥鏡、瑞花鏡、神仙人物故事鏡、盤龍鏡、八卦鏡、萬字鏡、特種工藝鏡。

徐殿魁先生將其分為十六種:分別是四神十二生肖鏡、瑞獸鏡、瑞獸葡萄鏡、素麵鏡、鸞鳥瑞獸鏡、雀繞花枝鏡、葡萄蔓枝鏡、對鳥鏡、人物鏡、盤龍鏡、瑞華鏡、四夔紋鏡、蝶花鏡、萬字鏡、刻花鏡,八卦鏡。

縱觀近幾年的拍賣市場,達到幾十萬元或上百萬元價格的,多是唐代出品,比如在2010年9月16日舉行的紐約佳士得「思源堂中國青銅器珍藏」專拍,其最後一件拍品——唐代花瓣形龍紋銅鏡以超出估價數倍的33.85萬美元成交(約合229.74萬元人民幣),創造了紐約市場近年中國銅鏡拍賣紀錄。

總結

《和僕射牛相公寓言二首》這樣寫道:

心如止水鑒常明,見盡人間萬物情。鵰鶚騰空猶逞俊,驊騮嚙足自無驚。時來未覺權為祟,貴了方知退是榮。只恐重重世緣在,事須三度副蒼生。

唐代詩人劉禹錫吟出的「心如止水鑒常明」,道出了文人墨客一種美好的心靈追求。

如果將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銅鏡連在一起的話,那無疑是一條歷史的長河,或浩浩湯湯,波瀾壯闊,或低吟淺唱,細水長流,演繹著銅鏡發展的精彩與無奈,直至悄然謝幕。

歷史是一面鏡子,鏡子是一段凝固的歷史,可照容顏變化,可鑒國家盛衰。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頑派 的精彩文章:

數量有限,這麼火爆的能工巧匠紀念幣你想要嗎?
2.3億港幣!明清官窯瓷器,為何屢屢拍出天價?

TAG:文頑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