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戲,三個瘋子
王根基、馬進和馬小興三個人成為瘋子的原因各不相同,可以簡單歸結為:權力扭曲、良心被譴責和夢想破滅。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尼德羅
頂著「50億影帝」帽子的演員黃渤,以導演的身份操刀了自己第一部片子——《一出好戲》。據悉該片耗資3億,劇組在日本的一個海島上待了2個多月,可謂勞心勞力。
《一出好戲》劇照(圖/網路)
《一出好戲》上映之後,總體上好評居多,即使是批評,也基本是善意的,例如說野心太大云云。考慮到對於該片的各種人物原型、社會科學原理已經有了大量解讀,所以我只挑選一個小切口,談談影片里出現的三個瘋子:王根基、馬進和馬小興。
1
先簡單說一下三個瘋子是如何出現的。
第一個瘋子是片中的司機兼導遊王根基(王寶強 飾)。流落荒島之後,他爬上了權力神壇,緊接著又跌落了。一次意外,他看到了一個事關眾人能否被救的秘密,心思單純的他頓時興奮不已,卻因為觸犯到了當權者馬進和馬小興的利益,被指為瘋子。
第二個則是當權者馬進(黃渤 飾),他因為留戀島上身為領袖的感覺,故意隱瞞了救援信息,最終受到了良心的譴責,在被夢寐以求的女神表白求婚之後,陷入了癲狂狀態。
第三個是陰謀家馬小興(張藝興 飾),起初看似一臉單純的他,在鬥爭中,卻表現得越來越心狠手辣。最後,因為陰謀未能得逞,夢想破滅,進了瘋人院。當然,也有人腹黑地解讀馬小興是裝的,此種假設暫且不論。
《一出好戲》劇照(圖/網路)
三個人成為瘋子的原因各不相同,我把原因簡單歸結為:權力扭曲、良心被譴責和夢想破滅。王根基是片中的第一代強人,但他主要依靠武力統治群眾,智商並不出眾,在進入資本和信仰為主導時代,他的耿直反而變成了災難。
馬進是一個樂觀的loser,始終對未來充滿希望,所以他的良心未泯,這樣的人其實是沒本事欺詐的。只不過他留戀島上的「舒適區」,也跟著玩了一把「指鹿為馬」。最終因為收穫超出預期,內心接近崩盤。
馬小興則屬於夢想破滅導致精神崩潰的類型,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復燕失敗的慕容復,也是這種類型。當一個人處心積慮,把所有期待都累積在一個節點上,而且還一度接近過成功,一旦失敗,則弦斷絲裂。
2
法國社會學家米歇爾·福柯認為,精神病的建構性質其實是一種知識—權力的模式,因為對精神病人的診斷,是建立在一套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的,而這套專業知識本身的運用也就構成了一種權力。
GIF
《一出好戲》劇照(圖/網路)
在片中,王根基、馬進、小興三個人都看到了能夠救援他們的大船,但馬進和小興想自己逃生,所以通過先跟大家描述王根基的興奮狀態,來引導大家認定王根基已經瘋了。
馬進和馬小興之所以能夠這麼做,跟他們的統治方式很有關係。如果說王根基依靠的暴力管理眾人,張總依靠的是掌握交易和貨幣發行的權力來管理,那麼馬進和馬小興依靠的是技術革命和信仰輸出來統治人群。
因為掌握了技術的命門和信仰的權力,所以他們獲得了眾人發自內心的肯定。他們給了眾人生活的信心、希望和方向,所以當他們指出王根基是瘋子時,幾乎沒有人懷疑。
此外,馬進和馬小興要求大家不要靠近後山——發現救援船隻的地方,做起了信息控制。這種設置恐懼邊界的行為,王根基和張總統治之下都不可能做到,因為眾人沒有真正的信仰。事實上,只需要看看「牆頭草」和「馬屁精」小潘的態度,就可以知道民心是否穩定。小潘都服服帖帖,說明社會非常和諧。
《一出好戲》劇照(圖/網路)
掌握真理的王根基被打成了瘋子,原因僅僅是觸犯了當權者的利益。這樣的事情在人類社會中從來就不少見。精神病人到底該包括什麼人呢?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不正常的人。什麼是不正常的人?當權者不喜歡的人,就可以被劃入不正常的人行列。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被火燒的布魯諾,雖然不叫瘋子,但異類的稱呼即是「不正常的人」。不正常的人,就需要隔離。在片中,王根基和馬進都被電擊過,也不許靠近聚居區。
3
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社會化的過程創造了「良心」這個東西。「良心」可以理解成一種「自律」,或者「自我認同」,如果「社會認同」和「自我認同」不能匹配,當事人就會發生精神錯亂。有一類人其實無法承受他人真正的愛意,人們愛他越多,就使他越瘋狂,一如女神姍姍對馬進的表白。馬進非常享受對女神姍姍的追求過程,巨大的逆轉反而讓他不能適應。某種意義上,馬進缺乏接納女神之愛的受體,來自女神的純潔無暇的愛意,令馬進陷入癲狂。
《一出好戲》劇照(圖/網路)
馬小興則習慣成為他人輕視和羞惡的對象。從小被父親狠揍的他,工作了也是頻頻被欺負。外表雖然柔弱,但他內心卻積累了對世界的巨大惡意。
在大災難的一系列巧合之下,他乘人之危,抓住了一個翻身的機會,要了老總6個億的身家。他絲毫不允許別人破壞自己的計劃,所以柔弱的他變得十分兇狠。這樣的人,一旦計劃失敗,也就容易跌入人生的泥潭。
這就是《一出好戲》中三個瘋子給我留下的印象。製造瘋子的原因是奇特的,充滿了權力的影子,也充斥了競爭的壓力。人類社會的歷史,也是一部製造瘋子的歷史。


※《我不是葯神》爆紅以後,我們離一部能改變社會的電影還有多遠?
※錢鍾書的上海,張愛玲的上海,我的上海
TAG:冰川思想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