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弱膝」的膝關節疼痛康復整理心得

「弱膝」的膝關節疼痛康復整理心得

歡迎收聽錄音:

關於物品整理的內容已經寫得差不多了。接下來打算寫一些有關學習和工作的整理心得,做一個「整理學用」的專題。這一周作為過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比較「新鮮」的感想。今天聊一聊因為「弱膝」導致的膝關節疼痛如何康復。我之前寫過一篇《如何整理身體的疼痛》談過概要,今天說說具體的疼痛。

膝關節康復與誤區

1

康復

我三月中旬骨折,到現在五個月了。前面三個半月基本都是躺著,兩側膝關節都有不同程度退化。患側的膝關節退化特別嚴重,脫拐的時候稍微彎曲就會疼,撿東西、走路都很吃力。另一側稍微好一點,但是上下樓梯也會疼。

這個疼法和跑步膝很像,它們的原理也都差不多:跑步膝是外力超過了膝關節的承受力,弱膝是膝關節太弱,承受不了正常活動的外力。所以我就用跑步膝的恢復方法,在脫拐的一個半月中,基本康復回來了。現在正常的走動、跑跳、上下樓,已經完全不疼了。

2

誤區

這並不是我第一次膝關節疼。我以前有段時間長期伏案工作,業餘又不運動,膝關節退化很厲害,各種痛。剛開始我為了不產生疼痛,就更加不運動,平時活動也盡量避免彎曲膝關節,以為這樣就可以不刺激疼痛的產生。

但是這樣做其實更加傷害膝關節,特別是下樓梯的時候,整條腿直直地落地,關節的壓力很大。由於疼痛不斷持續,我就很焦躁,開始用敲打、過度活動膝關節的方式來折騰,這樣做也沒什麼用。

我媽媽經常嘮叨我:「我到這把年紀才開始膝關節不舒服,你年紀輕輕的就這樣,老了以後怎麼過啊?」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就感到更焦慮。加上沒有有效的辦法解決問題,真的會有種「我完蛋了」的感覺。

我採取的這兩種極端方式,表面上看,好像我「什麼方法都試過了」,其實,我只試了兩個方法:一是不運動,二是亂運動。但是真正的辦法,要平衡在兩個極端之間,有技巧、有規律、有針對性地運動。我直到規律健身之後,才發現這個秘密。

我也注意到周圍很多人感到膝疼的時候,也和我以前一樣採取極端策略,就感覺特別著急。但是這種問題,也是三言兩語說不清楚的,有時候雖然有心要說點什麼,又不知道應該怎麼表達。也許還是寫出來,附上圖,更能方便大家需要的時候來回顧吧。

方法

膝關節是不是結實,不僅僅是骨頭夠不夠硬的問題,而是和大腿、小腿、膝關節前後左右的肌肉韌帶系統都有關係。我們的大腿上的一些肌肉連接在膝關節下方的小腿骨上,小腿上的部分肌肉,也連接在膝關節上方的大腿骨上。這些肌肉圍繞在膝關節的前後左右,控制膝關節活動,並且提供支撐力量。我們要進行膝關節保健,要「練膝」,就是通過訓練增強這一套肌肉骨骼系統。

我本來找了一些肌肉骨骼的解剖圖的,但是考慮到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樣的「恐怖圖片」,還是先不發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百度。只要大家知道,膝關節的問題不僅僅是這個關節本身的問題,而是「一群骨頭和一系列肌肉」的問題,就可以了。所以,當沒有器質性病變的時候,想要提升膝關節的結實度,就要鍛煉腿部的這一系列肌肉。

這裡推薦幾個我很喜歡的動作,是我自己經常在做的,給有需要的小夥伴參考。做這些動作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水平,適當增減難度,能感到微微的疼痛刺激,但是不要過度,也不要硬撐,感覺到肌肉疲勞時,就稍作休息。

此外,精神上要集中注意力,感受膝關節部位,想像自己的膝關節正在變得更結實。這是瑜伽的心法,也可以用在其他訓練中,增加練習的愉悅感。

1

靠牆靜蹲

動作要點:腰背和後腦,都要貼在牆上;小腿和牆面平行;腳尖和膝蓋的方向一致;手臂放鬆,或者輕放在大腿上;用心感受膝關節部位。

我每次做這個動作,也能感受到膝關節的強烈拉伸感,我認為是很有效的。有一次聽一位中醫師的健康講座,他說練膝要「靜練」,並且演示了一個類似「扎馬步」的半蹲動作,和這個動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動作很萬能,不僅可以練膝,還可以練腿、練臀,以及校正「富貴包」(一種頸部的不良姿態,過段時間我可能也會寫寫)。具體練哪裡,就取決於注意力集中在哪裡。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膝關節,就是起到練膝的作用;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臀大肌、感受臀部的力量,就起到練臀的作用;感受腿部力量,就是練腿了。我覺得人的注意力真是很奇妙的東西。

2

側卧後踢腿

動作要點:這個動作沒有找到動圖,就在上面這兩張圖之間來回切換就可以了。保持側卧穩定的同時,向後慢慢踢腿。動作要慢,不能依靠慣性,而是使用腿部的肌肉力量進行移動。

這也是對我的膝蓋康復很有效果的一個動作。這塊肌肉平時使用得少,所以出現問題的概率也比較高,推薦出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3

仰卧蹬車

GIF

動作要點:雙腳就像騎車一樣劃圈,越大越好;除了正蹬,也可以倒著蹬,使用的肌肉部位不同;重點也是感受膝蓋。

這是台灣老中醫姜通推薦的運動之一,除了練腰、腿、膝,還可以當作心肺訓練。這個運動不需要很大的場地,起床之前就可以做做看。

4

站立側抬腿

GIF

動作要點:根據自己的水平降低難度,普通情況不需要使用彈力帶,單腳站不穩時,可以扶著牆或者桌椅來做。划動的那條腿要保持不落地的狀態。

這個動作,我還喜歡把站立的那條腿微屈膝,這樣也能增強膝關節部位的鍛煉。

5

貝殼式

GIF

這個動作我很少做,但是很多膝關節康復教程里都有,可能會有小夥伴需要,補充在這裡,大家自己感受。

總結

膝關節疼痛的時候,不要只盯著膝關節下功夫。很多人喜歡在關節疼痛的時候揉、掐、貼膏藥,這些行為,都是把焦點聚在了膝關節這個點上。但實際上,膝關節的康復是一個很精妙的系統工程,除了正確運動之外,飲食營養和充足的休息也很重要。和健康相關的問題,都是很明顯的系統工程,一定要站在整體上來看待。

除了以上的專項運動,平時也可以加以保養。在上下樓梯、走路,刻意感受膝關節周圍的力量,有意識使用腿部的力量來抵抗慣性。我試過這樣做,效果很好。此外,走路和跑步的時候,微屈膝,步幅跨得小一點,這也有利於膝關節的保護和鍛煉。

最重要的,我認為還是個人的感受和體驗,這個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而且最核心的問題。

安文小叨:

現在臨近開學,我們家兩個娃都是入學入園的新生,事情非常多。所以,近期不排除請假的可能。不過9月3號開學後都會恢復正常的,提前和大家說一下。

我原本打算寫完「整理學用」專題之後,整理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但是想想,覺得這個題目有點太大了,現在寫為時過早,不如寫一些離我們的生活近一點的煩惱。所以我打算接下來這個月,就從學習工作煩惱,慢慢轉向各類生活煩惱。題目來源基本來自留言,還有知乎的提問。

知乎那邊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去回答了,積壓了很多問題。最近手機上的知乎APP好像刪掉貼鏈接的功能,發帖很不方便。另外,多數都是重複的問題,一個一個回答效率太低。加上知乎有回答數限制,所以我計劃把這些問題整理後,逐步回答。積累多了以後再歸類、設置索引和關鍵詞回復,慢慢完善。

用整理掃清煩惱迷霧,讓生活重新變得明亮。歡迎閱讀我的生活小論文,我是安文。曾經我是一個煩惱很多的人,一心整理法是我在對抗煩惱的過程中獨創的整理方法論,我用它解決所有的煩惱。

我不僅解決了自己的自控問題,也治好了自己身體上的疑難雜症,還搞定了自家孩子的感統失調。歡迎有相似煩惱的小夥伴來這裡共同探討、為人生找到出口。

這裡沒有說教的條條框框,只有親身的經歷和思考。願意和大家一起,用整理愉悅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心整理 的精彩文章:

「癮症」癥狀與情緒
一想到收拾房間就陷入拖延,怎樣才能克服「整理困難症」?

TAG:一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