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VS三星,三星VS蘋果:科技巨頭之間的一出好戲

華為VS三星,三星VS蘋果:科技巨頭之間的一出好戲

你先發制人,我就想後來者居上,你方唱罷,我方登場,這正是三星華為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緣分。

最近剛召開了新品發布會的三星推出了新款旗艦手機,還有傳聞中的智能音箱。這款號稱擁有「驚人的聲音和優雅的設計」的Galaxy Home直接對標專註於高音質的蘋果HomePod與之直接進行一次正面交鋒。

就在前後腳的時間,華為也放出風聲,立馬錶示已經在做智能音箱,大量挖掘人才,甚至放話至少要做十萬量級之上才有得做。

另外,根據早前的消息,在5G市場上野心勃勃的華為已經直接把戰火引到了三星的後院韓國。面對華為的強勢入侵,三星的大刀早就按耐不住了,隨即推出推出首款5G晶元 8GB LPDDR5 10nm DRAM。

更不用提手機方面的纏鬥,三星、蘋果、華為佔據了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的前三。龍爭虎鬥,好不精彩,那麼他們彼此之間都有哪些方面的過招呢?

智能音箱不甘落後

據Canalys的分析師報告,全球智能音箱市場在2018年第二季度增長了187%。亞馬遜、谷歌、蘋果、阿里、小米等公司的總出貨量為1680萬台,高於第一季度的900萬台。且據諮詢公司NPD新出爐的一組數據預測,與2016至2107年度相比, 2018至2019年度的智能音箱銷量將有望飆升50%。

在這些銷量數據的統計中,蘋果推出的HomePod,雖說比不上佔領大份額市場的亞馬遜和谷歌,但作為一款高端智能音箱,還是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作為競對的三星自然坐不住了,在從去年就傳言的智能音箱終於兩項,在最近的新品發布會上也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定位於高端線與HomePod正面交鋒。而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要蘋果所注重的音質上決一高下。

HomePod 內置的一個 4 英寸低音單元配合底部的7個高音單元陣列實現三頻分離。而且在播放音樂時,HomePod還具備「智能」屬性,能夠實時改善音效。而Galaxy Home使用六個內置揚聲器和一個低音炮提供環繞聲音頻,它能夠提供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音效以及名為「sound steering」的聲音轉向技術。

另外,語音助手也是智能音箱的關鍵之一。HomePod搭載的語音助手Siri是發展較早的一款語音助手產品,不少用戶吐槽它的「蠢」。 雖然與Alexa和Google智能助理相比,HomePod上的Siri功能不是那麼多,但是它至少可以很好地執行命令。

當然,Galaxy Home的 Bixby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基於發布會的演示,三星仍然沒有提供太多讓Bixby脫穎而出的東西。既然在語音智能上暫時無法獲勝,那三星只好另闢新路了。

以往,語音助手以App為中心,只有安裝了對應的App,語音助手才能操作,而 Bixby以雲端服務為核心,通過AI技術實現語音操控,即使手機中沒有安裝相關App,Bixby也同樣可以直接調用相關服務。這相對於過分依賴於iPhone的Siri實在是方便太多了。另外,Galaxy Home還可以通過SmartThings平台以Bixby控制包括電視、冰箱、筆記本和手錶等在內的多台電子設備。

那三星都出智能音箱了,一直視三星為對手的華為還會遠嗎?

去年還說堅決不做智能音箱的華為在今年突然改口,8月9日消息,華為消費業務CEO余承東在半年度業績報告中透露,華為正在做智能音箱,並將很快發布。之前也有媒體了解到,目前華為的智能音箱已經完成了70%-80%。

早前華為消費者 BG 智能家居產品線負責人閃罡也曾透露,華為有望在 2018 年推出智能音箱。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也表示,華為會做智能音箱。手機仍是主中心,音箱、平板、電視都有可能成為副中心,未來的家庭副中心是多元化的,主中心會驅動其他副中心。

華為做智能音箱其實是輕而易舉。因為目前華為的雲、AI、語音技術已全部成熟。並且華為兩年前就已經在布局智能音箱產品,並建立研發團隊。甚至有媒體透露消息稱,過去一年華為從騰訊叮噹和騰訊雲小微沒少挖人。

雖然目前華為的智能音箱還沒有上市,但根據華為一貫的做法肯定不會走低端路線,而是殺入高端市場與三星再來一番爭鬥。

支柱業務一爭高下

半導體業務一直是三星最賺錢的部門,第二季營收雖佔37%,獲利貢獻卻高達78%。

三星在第二季財報發布後稱半導體展望持續穩健,韓國證券界也認為半導體的良好情勢會持續兩三年,三星電子副總裁李明振表示:「第三季度D-RAM和NAND Flash市場的Bit Growth(換算成比特單位的生產量增長率)預計為15%左右,三星電子將呈現出高於市場增長率的增長勢頭。」

但摩根士丹利近期報告卻警告,半導體庫存攀高,未來恐怕越來越難漲價。此前D-RAM和NAND Flash的價格出現下跌徵兆。7月31日D-RAM(DDR4 8GB存儲器)的價格為7.9美元,比今年1月的9.65美元下跌了18%,不少機構都對此表示擔憂半導體行業的火爆還能夠維持幾年。

相比於對三星半導體前景的不看好,華為的運營商部門可謂是風生水起。近年來華為一直在布局5G市場,在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華為就正式發布了首款5G商用晶元巴龍5G01(Balong 5G01)。

作為世界上第三家發布5G商用基帶的供應商,野心勃勃的華為不斷地向外推廣,希望佔領更多的世界市場份額,如今甚至已經攻入三星的後院韓國。

韓國電信運營商LG Uplus公司的副董事長 Kwon Young-soo更是對華為的設備大加稱讚,已經表示將採用華為的5G設備,華為的設備不僅技術成熟而且價格便宜,其他的運營商也在考慮階段。

要知道三星作為韓國的國民品牌在電子科技方面可是佔了大半江山,面對華為的強勢入侵,三星當即作出回擊,在7月推出首款5G晶元 8GB LPDDR5 10nm DRAM,具備超高速、低功耗(LP),6400 Mb/s的傳輸速率相當於一秒可傳輸51. 2GB 的數據或14個全高清視頻文件,功耗降低30%。

三星電子還表示,公司能夠在今年12月份之前量產3.5GHz頻段的5G設備。相比於華為,三星的5G設備有著強大的民眾基礎,能否藉此擊退主打性價比高的華為搶回韓國市場?目前還尚未可知。

手機市場窮追不捨

早在2012年的三星曾是中國市場的第一位,從2013年到2018年三星在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急劇下跌,從20%到不足1%,三星從神壇跌落谷底,究其原因,則是以華為為首的國產手機大批量的異軍突起。

如今,三星大有捲土重來,重新打入中國市場的趨勢。而只一次,三星看準的是中國的高端手機市場。既然是高端線,不在價格上取勝,那就要在性能上下功夫。

三星不久前發布的Galaxy Note 9除了高通公司最新最好的10nm系統晶元驍龍845系統晶元提供動力,還採用 Exynos 9810 晶元。三星聲稱Note 9在CPU和GPU性能上有兩位數的提升。

早前,就有知情人士爆料三星已經和首爾大學、韓國科研院在內的4所機構、17名教授和100多名研究人員研發下一代AI晶元。

韓媒The Korea Herald也爆料稱,三星「幾乎完成」了神經處理單元(NPU,即通稱的AI晶元)的開發,預計其將會被商用。學者專家認為,NPU被廣泛稱作「智能手機的大腦」,因為其結構造型也酷似人腦。

雖然三星進入NPU市場較晚,但有消息稱,三星目前已經達到了蘋果、華為的技術水平,但下半年還會推出性能更好的AI晶元。據悉,三星電子的AI晶元每秒鐘完成的計算次數已經超過了蘋果(每秒鐘執行600G次運算)和華為(每秒鐘執行4T次運算)。

當然想要擊敗華為搶佔中國的市場份額哪有那麼容易?

作為華為兩大高端p系列和mate系列成為三星目前最大的威脅。有消息傳出,華為mate20即將面世,毫無疑問,這是華為針對三星Galaxy note9的殺手鐧。

目前,華為已經確認Mate20系列將裝載其最新的晶元組麒麟980。這是全球首款商用7nm晶元組,性能比10nm的驍龍845更好。

據稱,麒麟980將採用八核CPU,包括四個A76核心和四個A55核心,較大的核心運行速度高達2.8GHz,該晶元可提供20%的性能提升,並使該晶元的功率效率比10納米晶元高40%。另外,華為也補充道,「至於NPU,麒麟980還將採用新的AI處理器迭代,具有改進的AI性能。」

此外,華為早就推出了處理器中的NPU功能,在早前發布的Mate 10 Pro手機中,華為公司也植入了AI晶元,可以對手機用戶的習慣進行數據採集和分析。

同樣是旗艦手機,不少媒體在Galaxy Note9推出以後就已經將它與老對手蘋果的iPhone X進行了一番對比。蘋果在去年的iPhone X手機中,在A系列處理器中整合了人工智慧功能,用於三維物體和人臉識別、增強現實開發等後續功能。

相比於iPhone X,三星Galaxy Note 9擁有更大、更好的屏幕、更大容量的電池、更好的拍照水準、更大存儲配置。但是iPhone X的核心硬體配置A11仿生處理器的多線程跑分高達10170分,是全球唯一跑分過萬的處理器,單線程跑分位4245分;而高通驍龍845處理器多線程跑分位8456分,而單線程跑分為2461分,iPhone X的核心硬體配置完虐三星。

另外,在Galaxy Note9還沒推出之前,根據外媒對1555名消費者的採訪結果表示,最受大家期待的手機是iPhone即將推出的三款手機,第二才是三星。

但是根據IDC早前發布的智能手機市場的排名中顯示,排名第一的還是三星,而蘋果卻被華為以15.8%的市場份額擠下了第二位,以12.1%屈居第三。

2014年的時候華為的CEO就放話說要三年內超越蘋果,雖然當時不少人覺得是在吹牛,但三年後華為也真的做到了。當時他還說要在5年內超越三星,這個目標是否能被奶中,我們2年後見分曉!

物聯網的針鋒相對

三星一直想要為消費者帶來的智能物聯網(Intelligence of Things)體驗。針對距離消費者最近的智能家居IoT,2012年,三星啟動SmartThings控制平台。

如今三星智能家居計劃,便是將物聯網更加智能化。目前,三星將提供手機、智能音箱、冰箱、電視等IoT入口級產品幫助用戶更早的體驗到智能物聯網服務。為了接入各行業合作夥伴的IoT產品,三星還開啟了「三星智家聯合定製計劃」與「三星智家生態夥伴計劃」。

其中「聯合定製合作夥伴」將與三星推出聯合定製產品,進一步擴大三星智家物聯網設備的品類;而「生態夥伴」則為可接入三星智家更多更廣泛的第三方品牌產品,實現更全面的生活場景覆蓋。

這麼看來,三星推出智能音箱除了要與蘋果爭高下,還要進一步完善物聯網的布局。

對手都早早地有所計划了,華為在2015年12月12日才正式發布HiLink智能家居平台,而發布以後也是遲遲不見有所動作。

在都快要人以為華為已經放棄這個項目的時候,在傳出華為要做智能音箱之時,突然出擊,在3月8日的AWE博覽會上,華為邵洋宣布發力智慧家居,開展「百億計劃」,希望三年內把支持HiLink家電設備的銷售額做到100億美元。到6月22日的華為終端開發者大會,余承東發布華為的全場景智慧生態戰略。

目前,華為HiLink擁有2000多萬用戶,接入30多個品類,有100多個合作廠家,覆蓋覆蓋家庭娛樂、能耗、照明、自動化、安防等6大領域200多款產品。

其實三星想要重回中國市場,已經不再只是在手機上糾纏,家電也是其中的一個突破口。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三星推出IoT智能家居品牌「三星智家」,Bixby也將成為三星智能家居生態的核心。

科技圈的巨頭們你爭我奪永遠都不會停,華為永遠不會停下和三星爭鋒相對的步伐,而三星也一直眼望著蘋果。無論是新興的人工智慧方面還是傳統的智能手機行業,大戰才剛剛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聲學在線 的精彩文章:

競爭激烈!Alexa和Cortana合體,與Siri、Google助理分庭抗禮
英特爾晶元發現新漏洞Foreshadow,你的任何敏感信息都可以被黑客獲取

TAG:聲學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