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戰前大國格局的形成:長達一個世紀的博弈

一戰前大國格局的形成:長達一個世紀的博弈

不同於二戰和冷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歐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格局:除了法國和德國的敵對關係之外,其他所有大國之間都存在結盟或反目的誘因。也正因為如此,增加了一戰前大國博弈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來梳理這段波瀾不驚的歷史。

要想理解一戰爆發前的歐洲大國格局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必須了解十九世紀歐洲格局的演變過程。實際上,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爆發於二十世紀(1914年),但是這場大戰更應該被看做是十九世紀的延續。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完整的十九世紀始於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及隨後的拿破崙戰爭。法國大革命的真正意義在於它的發生將「民族主義」和「國家認同」這種思想帶入了普通百姓的心中。在此之前,對民族和國家的認同感僅存在於貴族階層,但是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使得這兩種認同成為幾乎所有歐洲人的共識。而這種現象的出現,在十九世紀成為一股巨大的力量,徹底改變了歐洲的大國格局。

一戰前大國格局的形成:長達一個世紀的博弈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塑造了全新的歐洲格局

做為拿破崙戰爭的最終結果,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英法奧普俄五大國重新劃定了歐洲的版圖。立足於防止再出現一個拿破崙,五大國形成了一個危機協商機制,即「歐洲協調」;為了應對愈演愈烈的民族主義浪潮,在奧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親王的運作之下,奧地利、普魯士和俄國組成了保守的「三皇同盟」;更顯而易見的是,為了堵住法國在歐洲大陸上的傳統擴張渠道,維也納會議決定整合碎片化的德意志地區,建立法蘭克福議會,初步形成了一個既可以抵抗外來侵略又不足以威脅其他國家的「德意志邦聯」。客觀的說,這種以均勢為顯著特徵的歐洲格局取得了相當程度上的成功,維持歐洲將近半個世紀的和平。

但是1848年爆發的席捲整個歐洲的民族主義革命打破了歐洲的平靜。在這場巨變中,拿破崙三世登上了歷史舞台。可惜的是,拿破崙三世是作為一個失敗者被銘記的悲劇人物。拿破崙三世有完成其叔叔未竟霸業的雄心,但是既沒有他的軍事才華,也沒有足夠的外交手腕。他一心打破維也納體系對法國的束縛,先是挑起克里米亞戰爭(1853年),打破歐洲協調機制,隨後又支持義大利統一。在普魯士統一德國的關鍵時刻卻將注意力放到了遙遠的墨西哥。德國和義大利的統一徹底堵死了法國傳統的擴張通道,法國也從此徹底失去了稱霸歐洲的可能。

1871年德國的統一是歐洲大國格局演變中的一次巨變,對歐洲的歷史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以說,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出現,是自1648年三十年戰爭以來,在歐洲中部首次出現了一個巨人。幸運的是,在這個劇變的時刻,有一位偉大的戰略家支撐著整個歐洲的局面——德國宰相俾斯麥通過德奧同盟、德奧意三國同盟、德俄再保險條約、奧意英地中海條約等複雜的條約體系,打造了一個囊括了除法國外所有歐洲大國的互相制衡的格局。德國則位居這個格局的中心。

一戰前大國格局的形成:長達一個世紀的博弈

俾斯麥和威廉二世

但是,這個條約體系自身也存在致命缺陷,這個缺陷也與德國的政治傳統密不可分。縱觀歷史,德國擁有傑出的軍事思維,但卻缺少足夠的政治思維。在1890年俾斯麥離職之後,這個弊端顯現出來。俾斯麥打造的條約體系非常複雜,其中存在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例如德國為什麼要同時承諾幫助奧地利對抗俄國和幫助俄國抑制奧地利?俾斯麥原本是藉助這些矛盾達到制衡的效果,但是他的繼任者,甚至他的當外交官的兒子都無法理解這些矛盾。威廉二世趕走俾斯麥後,打算捋順這些關係,打造一個以英德和德奧同盟為主線的同盟體系。當時,英國主要的對手是沙俄,此外,英國和法國在非洲也存在殖民地爭端。在終止德俄再保險條約後,驚恐的俄國只得於法國形成法俄協約(法俄協約是正式的同盟關係)。德國在尋求與英國結盟的過程中很不順利。英國的外交傳統是排斥在和平時期與歐洲大國結盟的,而且隨著德國的愈發強大,英國也擔心,與德國結盟後會使德國稱霸歐洲。尷尬的是,德國國內也有人擔心,與英國結盟會導致德國成為英國在歐洲的擋箭牌。在尋求英德同盟受阻的情況下,威廉二世希望通過證明德國的強大來迫使英國主動拉近與德國的關係,德國的大海軍計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

十九世紀末的英國的日子也不好過。當時的英國在波斯、印度一直到遠東都在與俄國爭奪勢力範圍、在非洲與法國存在衝突(例如法紹達危機)。被人們忽視的是,英國在當時非常擔心一個橫跨歐亞的反英聯盟的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先後與美國形成特殊關係、與日本結盟、於法國和俄國達成協約(注意,這裡的協約不是正式同盟)。這一連串的關係和解再加上1905年的日俄戰爭,使得法國和俄國重新將目光聚焦回歐洲大陸。

在當時全世界幾乎被瓜分殆盡的情況下,卻有一個地方「倖存了下來」——奧斯曼帝國。但是在歐洲大國重新聚焦回歐洲的情況下,這一局面也很快發生改變。1908年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地區,引發了一場危機。這場危機導致法國和俄國支持下的塞爾維亞與奧匈帝國為敵。雖然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的統治早已名存實亡,但這層窗戶紙一直沒有被撕破,直到1911年義大利侵略利比亞。利比亞當時仍然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這場戰爭激起了其他地區推翻奧斯曼帝國的風潮,特別是巴爾幹地區,先後爆發了兩次巴爾幹戰爭。法國出於迫使俄國將更多力量聚集到西邊從而減輕法國壓力的目的更是在巴爾幹大力支持俄國。德國也看上了這片存在權力真空的地區,提出修建連接柏林到君士坦丁堡的鐵路,後來進一步計劃將這個鐵路延長到巴格達和波斯灣入海口,即著名的巴格達鐵路。這樣一來就觸犯了英國在中東的利益。好在是,兩國達成妥協,德國同意英國參與管理波斯灣一段的鐵路,這也說明實際上德國與英國達成殖民地或勢力範圍妥協是有可能的。但是1913年德國向奧斯曼帝國派出利曼·馮·桑德斯使團的舉動徹底激怒了俄國。俄國決定加強與英國的關係(以前只是鬆散的協約)。雙方一連串的外交行為將歐洲各大國全部牽扯到巴爾幹。至此,歐洲大戰就差一個人點燃火苗了。

一戰前大國格局的形成:長達一個世紀的博弈

奧斯曼帝國版圖的變化

通過對十九世紀至一戰的歐洲大國博弈的過程進行梳理,我們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多方在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時間內相互博弈的結果。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梳理了美國崛起的過程和冷戰的過程。進行對比,我發現,一戰之前的歷史與冷戰的歷史、德國的崛起和美國的崛起之間存在幾個明顯的不同:一方面是,一戰沒有絕對的主角。除了法國和德國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之外,其他所有大國關係都可以說是亦敵亦友。這種格局就導致任何國家對歐洲格局都缺乏掌控力。雖然當時大英帝國是老大,但是英國的霸權是建立在歐洲之外的,歐洲本身卻是相互制衡的關係。另一方面是,各國都沒有明確的大戰略。正是沒有一個擁有掌控力的主角,各國的國家戰略都無法起到主導作用。不像美國崛起過程中的門羅主義和冷戰時的遏制戰略,一戰前的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一個一以貫之的大戰略,更多的是對危機的隨機應變。這也導致稍有不慎就會擦槍走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