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同的度數可以有不同的視力?

相同的度數可以有不同的視力?

你知道為什麼同樣不戴眼鏡,200度近視的孩子「視力」有可能不如400度好?為什麼兩個屈光度相同的孩子,戴著相同的眼鏡站在5米處,一個能看見1.0,而另一個只能看見0.6?為什麼兩個屈光度相同的小孩,在不戴眼鏡的情況下要求看到1.0,一個站在2米處,另一個卻可以站在3米處?

作為家長,你了解孩子的「真實視力」么?是什麼導致孩子屈光不正?孩子得了近視要不要立刻配鏡?

GIF

一、視力和屈光度是一個概念么?

首先要明確,屈光度和視力不是一個概念。

視力,簡單說就是人們看清視物的能力,也有人管它叫「裸眼視力」。視力發生的問題,在醫學上叫做屈光不正。

當光線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時,光線方向會發生改變,這在眼光學中稱之為「屈光」。在正常的情況下,外界光線和物象在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後,會聚焦在眼底的視網膜上,再由此發出視覺衝動傳導到大腦,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東西了。

但當平行光線通過眼的屈光作用後,不能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視網膜前或後方成像,就發生了屈光不正,表象上就是我們常說的近視、遠視、散光。

「屈光度」這個概念是眼鏡的,也有人直接稱它為「度數」。人們常說的「近視400度」,就是所謂的「屈光度」了,是指我們眼睛屈光系統的屈光度。

遠視眼佩戴凸透鏡,屈光力以「 + 」號表示,近視眼凹透鏡的屈光力以「—」表示。 1 屈光度或 1D 等於常說的 100 度。

度數的確定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是人們看清5米處視力表的1.0的位置的最低度數為依據,它只是人們看清規定事物的一個狀態的具體曲度的指標。改變了位置就會有不同的要求和反映,所以眼鏡是無需一直佩戴的,它只是人們看清大概5米處是自身所需要的屈光的改變。

二、多種因素共同影響裸眼視力

人眼屈光的介質主要包括角膜(屈光力43.05D)、房水、晶狀體(屈光力19.11D)和玻璃體。它們各自都承擔了重要的功能。

1、角膜:相當於一個凹凸鏡,前後表面會產生屈光度;

2、房水:主要具有維持眼內壓的功能;

3、晶狀體:位於玻璃體前面,周圍由晶狀體懸韌帶與睫狀體相連,呈雙凸透鏡狀,富有彈性,也是唯一具有調節能力的屈光介質。隨著年齡的增加,晶狀體濃縮、擴大、失去彈性都會使眼的調節能力變差,出現視力問題。

4、玻璃體:位於晶狀體後面,如果玻璃體發生渾濁,就會產生飛蚊症等病症。

綜上所述,眼部炎症、外傷、晶體混濁、玻璃體混濁、視網膜病變等疾患都能引起視力下降。眼睛作為人體最精密的器官,任何「零件」出現問題都會導致視力問題的出現。但大部分青少年學生的視力下降多與近距離疲勞用眼有關,加上對於近視防控知識、工作的疏忽,忽視了視力提升養護的重要性,引起眼睛調節障礙和最終引起的器質性病變。

三、配鏡標準固定,人眼卻是隨時變化的

人們配鏡得初衷往往是因為看不清遠處的事物(如黑板、對面走來的人的面目、前方過來的車輛等),而驗光配鏡的目的也就是解決看遠的問題,所以配鏡就有一個原則,也就是以看清5米處1.0的視力表的最低度數為依據。

雖然眼睛精密又脆弱,但是人眼是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裸眼視力會隨時發生改變,配鏡卻有固定的依據。每個人的眼睛都存在不一樣的地方,因此就出現了相同的屈光度,視力不一樣的普遍現象。

長期佩戴眼鏡會怎樣?自身看遠調節的放棄,因為無需自身調節;看近是無需眼鏡就能看清,卻錯誤的佩戴用以看清大概5米處的近視眼鏡,這時要看清近處的物體無異又額外的的增添了眼肌的調節負荷,相當於額外的要把看遠在調節成功看近。

所以,不同的人,相同的度數可以有不同的視力;同樣,相同的視力也可以有不同的度數。但對於同一個人,在相同的時期,度數越高,視力就越差。兩者有一定的相關性,卻沒有相互換算的公式。客觀的說平時應該關心的是視力,而不是度數。

利瞳反覆強調:近視眼鏡只是一種視力矯正工具,而非治療方法。它唯一的功效就是提高矯正視力,對裸眼視力的提高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對裸眼視力的加速下降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當人們戴上近視鏡,他的視力是提高了,但他眼肌的自我調節功能也同時放棄了,僵持的眼肌並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看近的時候也戴眼鏡的情況下,額外加重了眼肌的負擔,因為眼睛首先要抵消掉眼鏡的度數,然後再看清。這樣就比不戴眼鏡時額外的增加了對眼睛的曲光調節,造成了視力的加速下降和眼鏡度數的飛速發展。這就是眼鏡為什麼越戴度數越深的主要原因。(利瞳視力提升整理編輯,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力 的精彩文章:

14歲女生網購美瞳隱形眼鏡,左眼視力僅剩0.05,你真的會佩戴隱形眼鏡嗎?
視力越來越差,艾灸或按壓這幾個穴位!

TAG: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