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24個藏在詩詞里的文學典故,美到心醉!

24個藏在詩詞里的文學典故,美到心醉!



點擊箭頭所指的

世界名著每日讀

,陪你有品位地閱讀


編輯:

世界名著每日讀

(ticesmall)






夢蝶


戰國時,某天下午,莊子做了一個夢。


在夢裡自己變成了蝴蝶,翩翩起舞,好不自在。醒來後悵然若失,分不清是莊子夢見自己是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是莊子。


出處: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唐·李商隱《無題》


抱柱


相傳古代有位男子叫做尾生,他同一位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


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樑,尾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後比喻堅守信約。


出處: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唐·李白《長干行》


青衿


語出《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因此用它指讀書人。


出處:


青衿胄子困泥塗,白馬將軍若雷屯。


——唐·杜甫《折檻行》


黍離


語出《詩經?黍離》,東周大夫路經西周故都,見其滿地禾黍,遂有宮室宗廟毀壞之嘆。後以此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出處:


禾黍離離半野蒿,昔人城此豈知勞?


——唐·許渾《登洛陽故城》



尺素


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為書信代稱。


出處: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宋·秦觀《踏莎行》


投筆


東漢班超年輕時,以替宮府抄寫公文為生。他曾投筆感嘆,要效仿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取爵封侯。後指棄文從武。


出處:


莫學班超投筆,


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


還珠


古時合浦地盤產珍珠,可地方官員很貪,珍珠都自動移到別的地方。


東漢的孟嘗到這裡來當太守,革除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來了。故以「還珠」喻官吏為政清廉。


今日還珠守,何年執戟郎?


——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長侍十韻》


鴻鵠


《史記·陳涉世家》載,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少有鴻鵠之志,後揭竿起義大澤鄉。後來就以「鴻鵠」比喻遠大志向。


出處:


矯首看鴻鵠,遠舉高飛。


——宋·吳潛《八聲甘州》



青眼


相傳三國魏的名士阮籍,能為青白眼, 對所憎惡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表示輕視或憎恨;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對他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表示尊重。


他見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見到嵇康就用青眼,後以「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


出處:


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唐杜甫《短歌行》


東山高卧


東晉謝安辭官隱居東山。後指隱居。


出處:


東山高卧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唐·李白《梁園吟》


柳營


指軍營,《史記》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為周亞夫。


周亞夫細柳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周亞夫許可,方可入營。後也代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出處:


細柳連營石塹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唐鮑溶《贈李黯將軍》


畫眉


西漢張敞夫妻恩愛,曾為其妻畫眉。後以此形容夫妻相愛。


出處: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唐·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



豆蔻


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後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出處: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唐杜牧《贈別》


爛柯


任昉《述異記》講述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有幾個小孩在下棋唱歌。過了一會兒,小孩催他回去,他發現斧頭柄已全爛了。


回到家,已經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後便以「爛柯」喻離家年久。


出處: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金烏


傳說太陽里有三足烏。後以「金烏」作為太陽的代稱。


出處:


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唐·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


桑榆


傳說太陽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樹上。以此比日暮,後比喻人的晚年。


出處: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王勃《滕王閣序》



東籬


語出東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多以「東籬」表現歸隱之後的田園生活或閑雅的情致。


出處: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宋·李清照《醉花陰》


寒食


節日名,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


傳說晉國介子推隱居山中,晉文公用燒山之法逼他出來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燒死。晉文公為紀念他,在其死亡之日禁止舉火,只吃冷食。該節由此而來。


出處: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唐·韓翃《寒食》


斑竹


湘妃竹。舜死後,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淚灑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紋。


出處:


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唐·劉禹錫《泰娘歌》


採薇


殷商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


殷商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採薇而食,終餓死。後以此喻隱居避世。


出處: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唐·王績《野望》



汗青


古時字寫在竹簡上,先用火燒竹簡,使其乾燥,叫「殺青」;因烘時竹簡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後指書稿、史書。


出處: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雞黍


《論語》記載,子路隨孔子出遊時落了後,遇見了一位正在勞動的老人,就向他打聽。


由於子路的態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還殺雞做黍米飯厚待他。後來就用「雞黍」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


出處: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唐·孟浩然《過故人庄》


折腰


陶淵明因不願為五斗米而向鄉里小兒折腰,遂辭官歸隱,後喻指屈身事人。


出處: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雕蟲


語出漢代揚雄《法言》:「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後來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術,多指文學技巧。


出處: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唐·李賀的《南園》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名著每日讀 的精彩文章:

三個故事,六種人生!耐人尋味!
古代詩人描繪秋天的十五首詩詞,驚艷到骨子裡

TAG:世界名著每日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