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這種維生素缺乏易出血,純母乳餵養寶寶尤需留心

這種維生素缺乏易出血,純母乳餵養寶寶尤需留心

有約君說

相信大多數家長都知道血友病、白血病等疾病會因為先天或後天性的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功能紊亂等原因導致流鼻血、傷口出血不止、皮下出血甚至內臟出血。然而,還有兩種容易導致新生兒或兒童出血的原因,容易被大多數家長忽略。

醫生提醒,若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突然無誘因地出現瘀斑瘀點,寶媽們可要留心了,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及檢查孩子的凝血功能。

這種維生素缺乏易出血,純母乳餵養寶寶尤需留心

一個月小寶寶皮下多處出血

一個月大的小寶,身上莫名出現多處瘀斑瘀點,這可把爸媽嚇壞了,趕緊帶到醫院就診。小寶爸媽介紹,寶寶出生時各項檢查無明顯異常,近來純母乳餵養,也沒有用藥情況,實在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

檢測結果顯示PT(凝血酶原時間)和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都明顯延長,且已超出儀器檢測範圍,這意味著小寶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發生血液凝固,出血風險增加。最後查出小寶最可能的出血原因是凝血因子缺乏。醫生給小寶使用維生素K進行治療,短短兩天時間,他的的凝血功能便恢復正常。

小小維生素K為何這麼神奇?據了解,維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蛋白C、蛋白S和蛋白Z的必要輔助因子。新生兒出生時幾乎均有維生素K的相對缺乏,由此導致出血。

比較典型的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通常發生在生後24小時至1周內,也可能發生在生後1個月內。主要原因包括:

①餵養延遲;

②母體通過胎盤傳輸給嬰兒的維生素K較少;

③新生兒缺乏合成維生素K的腸道菌群,導致維生素K短暫不足。

2013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所有新生兒生後接受維生素K注射,預防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而小寶在外院生產時並沒有接受維生素K注射。

4歲男孩誤食鼠藥 維生素K成解毒「神器」

4歲男孩樂樂,反覆鼻出血十餘天,被家人帶到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就診。醫生介紹,入院時樂樂面色蒼白,雙側鼻腔都有血液,還有少許活動性滲血。檢查結果顯示,樂樂的APTT和PT都明顯延長,超出檢測範圍。醫生推測引起該患兒反覆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凝血因子缺乏,並且檢測到凝血因子IX的含量明顯降低。最終在臨床醫生的反覆追問下,家長才發現樂樂誤食了老鼠藥,之前家人對此毫不知情!

原來,樂樂誤食的老鼠藥中的香豆素成分,與維生素K十分相似,可干擾肝臟中維生素K生物學的作用,抑制凝血因子合成,導致凝血障礙。一般在服藥3~10天後出現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皮膚粘膜內髒的廣泛出血,如皮膚瘀斑、鼻衄、口腔粘膜出血、便血等,重者可發生失血性休克,而維生素K1是特效解毒劑。

純母乳餵養寶寶尤需留心

兩個完全不同的原因,卻導致了孩子類似的癥狀。醫生提醒,若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突然無誘因地出現瘀斑和瘀點,寶媽們可要留心了,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及檢查孩子的凝血功能。

另外,我國某些地區還存在「坐月子不能吃水果和蔬菜」的陋習,增加了純母乳餵養的新生兒發生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風險。

需要提醒的是,家長還應當將鼠藥類似的毒物放在遠離孩子的地方,避免孩子接觸,以免不慎誤服,造成不良後果。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婧 通訊員羅婭莎、劉元鈴編輯 何家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你可能還想看以下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TA是補中益氣「第一瓜」,懂養生的人都是這樣吃的!
三伏天灸兒童也可以貼,但要注意……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