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學的誕生,哲學沒你想的那麼複雜!

心學的誕生,哲學沒你想的那麼複雜!

這章我們說下陽明心學的誕生,以及對後人的影響

濃墨般的黑暗中,深山岩洞一燈如豆,猶如萬古長夜中,我心本具的一點靈明。風吹過,燭光微微顫動,彷彿隨時都會熄滅。

王守仁像一具雕像一樣坐在石棺中,看見往事一幕幕從心頭閃過。

那一年在蔽月山房,有個11歲的孩子一手指山,一手指月,用一種稚嫩卻又毋庸置疑的口吻說:「若人有眼大如天, 還見山小月更闊。」

那一年在京師,有個少年笑父親的狀元只有一代,沒啥稀罕,然後又一本正經地對塾師說: 「唯為聖賢,方為天下第一等事。」

那一年路過江西上饒,有個青年聽見婁一齋說「聖人必可學而至」,遂堅定了成聖成賢的志向。

那一年在京師,有個21歲的新科舉子面對一一叢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結果兩眼一黑,歪倒在地。

那一年在九華山,有個年輕的官場中人遍訪奇人異士,不禁被佛道兩家遁世修行、超然物外的魅力深深吸引。

那一年在陽明洞,有個棄官逃世的隱修者,在甚深定境中恰然自得,隱然有出世之想,卻又幡然醒悟:此非聖人之道。

那一年在京師, 有個格物多年卻依舊「找不著北」 的程朱信徒結識了湛若水,始覺陸九淵的心學深契本心, 遂恍然有悟,但終究不得其門而入。

......

往事一幕幕在心中飄過,然後又像鏡花水月一樣消散於無形。王守仁悟道的時候心中萬念俱泯,僅剩一個念頭:聖人至此,更有何道?

此時的王守仁,正是要和釋迦牟尼、耶穌一樣,將自己置於無所憑藉、無所傍依、無所希冀的絕地!要麼置之死地而後生,大死後而大活;要麼變成死灰槁木,化為一把黃土。

正是等待著開悟。

GIF

關於開悟,弗洛姆(哲學家)做過這樣的描述:

「人的眼睛突然睜開了;他自己和世界突然顯現在一種完全不同的光亮之中,能夠從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觀看。在這種體驗發生之前,往往有大量焦慮產生,而在此之後,一種新的力量感和自信心卻油然而生。

人到絕途,方能重生。必現實的一切,都被敲碎,一無所有,然後『海底涌紅輪』 一個「普遍的精神實體』始徹底呈現。此之謂大開悟。得失榮辱,甚至生命,都被迫放棄。

不在念中,亦無法在念中,然後得真歸依。」(牟宗三語)

在王守仁開悟後,曾經深深困擾他的所有焦慮、痛苦、矛盾、迷茫,也已經在剎那間煙消雲散,彷彿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

史稱,王守仁在這個暮春的深夜,在「居夷處困,動心忍性之餘」,終於「忽悟格物致知之旨」。那麼,他所悟到的究竟是什麼呢?

一句話: 「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年譜》)

所謂聖人之道,用我們今天的語言來表達,就是人的自我成長、自我完善、自我實現的方法和過程。

而聖人,就是潛能充分實現、人格臻於完善的人。

所謂吾性自足,並不是說我本來就是聖人,而是說我的心性之中具備一切成為聖人的潛能或者說「聖性」。

後來王門學人常說的「滿街都是聖人」,指的就是這種潛能。

正因為這種潛能或「聖性」是我本來具有的,所以我如果向外追求,到外在的事事物物中去尋求成聖的條件和理則,那就是徹底搞錯了方向。

王陽明在悟道時說的這句話,既是他在朱子理學中摸索了二十多年的思想終點,也是整個陽明心學的邏輯起點。正是從這個地方開始,王陽明正式與朱子理學分道揚鑣了。

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倒台,王陽明重返政壇,此後廣收門徒,講學論道,陽明心學開始流傳天下。

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陽明開任都察院左金都街史,巡撫南賴,先後平定福建、江西、湖廣、廣東等地的叛亂。 在此期間,王陽明始倡「致良知」之教。

正德十四年(1519年), 王陽明奉命前往福建處理兵變事宜,至豐城,聞寧王朱宸濠反,遂舉義兵,僅用35天便將其平定,從此聲望日隆。

兩年後,王陽明升任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

嘉靖七年( 1528年),王陽明平定廣西「思田之亂」,同年十月因病請求致仕,然後於返鄉途中病逝,享年57歲。

臨終前,弟子問他有何遺言,王陽明微微一笑,說: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然後溘然長逝。

隆慶二年(1568年),即王陽明去世四十年後,明穆宗給王陽明的蓋棺論定是「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

下面我們說說陽明心學對後世的影響:

王陽明身後,其心學由門人王艮、王畿、錢德洪等人發揚光大,遂成一代顯學,深刻影響了此後五百年的中國思想史。

從明到清,及至民國,無數政治家、思想家和仁人志士,都將王陽明奉為心靈偶像,對陽明心學頂禮膜拜,並從中汲取了源源不絕的精神力量。

比如徐階、胡宗憲、黃宗羲、曾國藩、左宗棠、嚴復、孫中山、梁啟超、章太炎、蔡元培等,都是陽明粉絲;

尤其是蔣介石,更是舉世公認的「明礬」 終其一生都把一部《陽明全集》擺在案頭,並一再對人說:「余所重者, 王陽明知行合一之說。此心有立,然後可以應天地萬物之變也。」

明末,陽明心學漂洋過海,傳至日本,感召擁躉無數,成為幕府末期維新志士西鄉隆盛、佐久間象山、吉田松陰等人最強大的精神武器,對明治維新和日本的近代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如日本學者高瀨武次郎所言: 「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

在日本有「軍神」之稱的東鄉平八郎,更是刻了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印章,隨身攜帶,時時拿出來觀瞻撫摩。

日本之所以能在明治維新之後迅速崛起,成為東亞強國,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陽明心學。

然而,反觀中國近代,王學末流卻走上:了空疏支離、淺薄浮躁的老路,失去了提振人心、經世濟民之大用。

在當時的中國,蔣介石曾說:「日本自立國以來,舉國上下,普遍學我們中國的是什麼?就是中國的儒道,而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國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學。他們竊取『致良知』哲學的唾餘,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統一了支離破碎的封建國家,竟成功了一個今日稱霸的民族。而我們中國人自己卻忘了自己的立國精神,拋棄了自己固有最良的武器。」「我們要革命、要救國,就必須奉行陽明心說。」

時至今日,陽明心學仍然被日本許多一流企業家奉為圭臬,並且身體力行。

而在中國,知識界對他的研究仍然囿於學術圈內,普通人對王陽明更是知之甚少。

GIF

我們要了解王陽明的心學智慧,不可不讀其代表作《傳習錄》。蔣介石曾自稱,他「最喜歡讀王陽明的《傳習錄》」,並將其作為「終生的精神食糧」。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門人弟子對其語錄、書信所做的彙編,分上、中、下三卷,由徐愛、陸澄、薛侃、南大吉、錢德洪陸續編集而成。

《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一部深刻影響後世的儒學經典。

小編想要讓各位讀者認識陽明心學的智慧,將從心理學、佛教禪宗、西方哲學、量子力學等多個維度進行闡發。

旨在破譯王陽明的心靈密碼,在掌握根本精神的同時,在現實生活中有效的實踐,修鍊內心強大的自己,實現心性本具的一切潛能,獲得一個智慧、喜悅、幸福、美好的人生。

如果您願意和小編一起探索心學奧義的話別忘了關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arry和Bobby 的精彩文章:

經天緯地五百年的哲學大作,王陽明心學解讀

TAG:Harry和Bob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