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規便秘治療無效?我可能遇到「假」便秘患者了……

常規便秘治療無效?我可能遇到「假」便秘患者了……

文/ 梅松政

中醫所稱的便秘,指的是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欲解大便但艱澀不暢。雖然由其他疾病而兼見的大便秘結者,不屬便秘範疇,但筆者在臨證中卻發現一些以便秘為主訴就診的患者,究其根本卻並非便秘。

認識不足忽略根本

記憶最深的是一位60多歲的女性患者,一進診室便說:「醫生,我便秘好多天了,請你給我看看。」

詳細詢問病史後得知患者最初是大便不成形,之前接診的醫生沒詳細詢問病史及辨證,根據患者便秘的主訴就讓其服用滑腸瀉下類的中成藥,導致大便溏泄,患者以為藥物無效,病情加重了前來就診。

上了年紀的老人往往對便秘一詞認識不足,就診時容易給醫生提供假象。這提醒我們在面對以便秘為主訴的患者時,須詳細詢問其既往史、現病史以及具體的臨床癥狀,不能輕易聽信患者主訴而隨意處方治療便秘的藥物。

另一位55歲男性患者,2天前突然出現腰痛,繼而牽扯下腹部疼痛,時有便意,反覆蹲廁未解出,在當地村衛生室服用顛茄片治療,疼痛時作時止,唯大便2日未解。

經B超檢查,診斷為左腎結石(最大0.6cm大小)。給予三金排石湯方加減治療2天,依然未解出大便,加用瀉下藥物治療,解出少量乾結大便,依然坐卧不寧。

經生化檢查,發現患者血清鉀明顯低於正常值,導致腸麻痹,給予補充氯化鉀後,便秘癥狀明顯改善。

該患者屬於臨床較為少見的便秘病例,患者平素健康,突發腰痛牽扯下腹部疼痛,加上B超檢查有左腎結石,使醫生認為是結石引發的腎絞痛而導致大便難解,按照結石病、腎絞痛治療,療效不顯,才轉送上級醫院就診。

雖然血清鉀過低導致的便秘臨床並不常見,但是作為一線醫生,至少應該具備這樣的思維意識:經久不愈或突發便秘者,應該排除是否存在缺鉀。

癔症也能導致便秘

因情緒異常導致的便秘真假難分,遇到處於青春期、更年期、具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等特殊人群主訴便秘,更應該留心眼排除是不是「癔病」所致。

筆者曾接診一53歲女性患者,因反覆便秘就診。5年前,患者便秘時作,3天解1次大便,時乾結,時正常,自行服用潤腸下火中成藥進行治療,稍有緩解。經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

詳細詢問病史,得知患者母親曾得過難治性便秘,患者傾述自己親眼看見母親的遭遇,心裡總擔心自己也患上便秘,果不其然,兩個月後就患病了。

根據患者提供的病史,筆者高度懷疑其得了「癔病」,建議家人帶她到專科醫院看看。經過專科醫生診斷,患者確實因「癔病」導致便秘時作。

遂讓其家人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反覆用暗示治療方法提醒患者,並用甘麥大棗湯方加減治療1個月余,患者康復。

真假便秘還須細辨

據肛腸疾病專家介紹,具備下面3個條件則可能患了便秘:每周自發性排便次數少於3次;排便需十分用力,有時還需要用手幫忙;一年之中有12周連續或間斷出現這樣的情況。

從中醫學角度來說,便秘可通過調治緩解或治癒的。不過,臨床上有的便秘只是一種臨床假象,需要臨床醫生細心地洞察患者病因病機,才能「知其根,治其病」。

中醫藥對便秘有其獨特治療優勢,不管是真假便秘均可根據臨床癥狀辨證論治或給予食療等。

不過,醫生也不能見到便秘就盲目使用瀉下藥,必須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既往史、治療史等,排除假便秘後給予治療,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別是老年人、婦女、兒童、有基礎疾病等特殊人群出現便秘時,臨床醫生更應該認真辨別真假,真便秘分清寒熱、虛實、氣血,假便秘尋找病根,從源頭解決患者對便秘的錯誤認識。

原文刊登於《醫師在線》雜誌第267期,有刪改

責編:陳麗娜

本文為《醫師在線》雜誌原創發布,微信公眾號jcyy2013,未經授權,不允許任何形式的轉載、鏡像、摘錄及改編,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便秘 的精彩文章:

提醒:孩子易便秘的5大「惡行」,尤其是第2個,孩子或許天天做
泰迪把狗飯碗當成了馬桶,坐在上面拉粑粑,便秘的樣子太逗人

TAG: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