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北京天變藍了 美媒話裡帶刺:全球為此買單

北京天變藍了 美媒話裡帶刺:全球為此買單

【文/觀察者網 王慧】

「中國做出了非常明確的承諾,要『恢復藍天』,」 悉尼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能源金融研究主管蒂姆?巴克利(Tim Buckley)表示,「(中國)幾乎每周都會出台新的監管或政策,以推進這一承諾。」

彭博社20日報道稱,北京市民正呼吸著十幾年來最乾淨的空氣,中國開始從霧霾治理中獲益。

報道使用了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收集的數據,數據顯示,自2008年以來,北京月空氣污染指數最低的7個月份當中,5個月份都出現在去年夏天之後。

報道稱,今年7月,中國空氣中每立方米的顆粒物平均含量為44微克,處於2008年記錄以來的第7位。

觀察者網通過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查閱到,北京市7月優良天數比例為45.2%,同比上升3.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

再來看一下北京今天的實時空氣質量:8月20日北京時間11:00,空氣質量指數30,空氣質量優,污染級別1級。

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數據截圖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黨的十九大提出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持問題導向,採取強力措施,中國天空保衛戰首戰告捷。

5月22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17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分別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全面完成。

2017年338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級別比例 圖源:《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17年338個城市六項污染物不同濃度區間城市比例 圖源:《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有99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佔全部城市數的29.3%;239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佔70.7%。

338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0%,比2016年下降0.8個百分點;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22.0%。5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100%,170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80%,137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 50%~ 80%之間,26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低於50%。

生態環境部8月15日通報了2018年7月和1-7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

據通報,2018年7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7%,同比上升5.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PM10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O3濃度為1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9%;SO2濃度為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2%;NO2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CO濃度為0.9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

1–7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8%,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PM10濃度為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9%;O3濃度為15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SO2濃度為1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0%;NO2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CO濃度為1.5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

就在中國在防治霧霾上成果初現、首戰告捷之際,美媒開始「雞蛋裡挑骨頭」了。

彭博社在報道中對北京治污表示肯定之後,筆鋒一轉,開始藉此批評中國,稱「全世界都在為北京的清潔空氣買單」。

報道稱,治污使中國天然氣使用量飆升,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去年冬天推動全球液化天然氣價格升至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另外,中國為應對污染採取的鋼廠減排限產措施,使螺紋鋼期貨價格反彈至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打響治污戰4年後,中國贏了。」

即使美媒在中國治污成功後仍在「酸言酸語」,但對中國的治污效率和成果還是心服口服,「打響治污戰4年後,中國贏了。」《紐約時報》3月12日報道稱。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此前,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發布了一份針對中國環境治理的報告,經過《紐約時報》報道後,在美國引發廣泛討論,部分美國網民對中國4年間取得的治污成果驚嘆不已,表示非常服氣。

報告將中國此番取得勝利的污染治理與幾十年前的美國進行了對比,尤其是鐵鏽地帶。(觀察者網註:「鐵鏽地帶」最初指的是美國東北部-五大湖附近傳統工業衰退的地區。)

美國「鐵鏽地帶」

1970年的《清潔空氣法》頒布之後,美國花了4年時間讓空氣污染指數下降了20%。隨後,又用了12年甚至經濟大蕭條作為代價,才完成了中國僅用4年就降低32%的成果。

在實行《清潔空氣法》之後,美國過嘗試大量減污措施,最後證明基於市場的監管最為合算,而中國目前尚未嘗試類似的方法。

文章最後稱,在美國只能「間歇性」地利用市場機制治理污染時,如果中國能夠採用這種方式打贏環境保衛戰,那將具有非凡意義。

中國治污,美國網民「很服氣」

美國網民對中國的這波污染治理操作到底有多服氣,下面這條評論可以說體現得淋漓盡致了。

紐約時報網友評論截圖 下同

「很難想像中國政府有沒有兌現過承諾的情況。」他表示,首先印入腦海的就是2017年的脫貧工件計劃。除此以外,在眾所周知的「五年計劃」中還有各種各樣正在穩步實施的工作計劃。

「至少在這方面,我們的政客可以從中國身上學到很多。」

也有網民認為,在過去幾十年里,中國經濟騰飛為全球成功減貧做出了極大貢獻。這一次,全球污染防治問題也將依賴於中國的領導。未來,將越來越指望中國。

而部分網友直接將矛頭直指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政府,稱「再過四年,美國將會成為一塊有毒的荒地,謝謝特朗普了。」

臉書網友評論截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桑巴軍團」獲勝後,內馬爾「網癮」又犯
雷軍千億身家再拿98億獎勵?小米總裁:行業慣例,他不知情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