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藏傳文玩】天珠亂象

【藏傳文玩】天珠亂象

西藏行知書

| 旅行 | 攻略 | 驢友 | 高端文玩|

文玩圈有一種說法:文玩收藏玩兒到頂級就是涉足老貨古珠,而在古珠中則奉「天珠」為上品,當然這種說法出現也不過是近幾年的事。脫胎於民間收藏的現代文玩產業,大致萌芽於本世紀之初,伴隨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歷經2012年至2014年的「黃金時期」,至2014年底開始進入瓶頸期。在這個過程中,五花八門的文玩商品粉墨登場,其中各種材質的新老珠子,被挖掘整合出文化意義並重新賦予價值後進入交易市場,經由愛好者追捧,媒體宣傳加溫,投機者造勢逐利,消費者盲目跟風,加上明星效應的光環,投資理財概念的嫁接以及其他一些灰色需求,導致商品附加值比例過重,市場提前透支了未來的發展空間。「天珠」被炒至虛火過旺,便是一例。

稍有接觸的玩友對於「天珠」的大致印象,主要體現在幾個關鍵詞上:「西藏」「佛教」「神秘」「能量」「昂貴」,但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說清楚「天珠」到底是怎麼回事,也正是因為這種神秘感,使人對其產生了某種敬畏,令眾多玩家、藏友趨之若鶩,以收藏到一顆所謂「至純天珠」為平生大幸。然而,實際那種所謂「材質至純」「法力殊勝」「能量充盈」代表著「成功人生的護符」的「天珠」,往往存在於人們的遐想里而非頸間囊中吧。

目前貼吧、論壇流傳著各種所謂學說,五花八門光怪陸離,讓人不看則已一看更暈。而市面上的相關書籍,主要來自於台灣幾位學者或商人,拿起來翻翻沒啥新意網上都有,細思之後又感覺似曾相識,想起上世紀90年代起這些人推手的「貴族蜜蠟」,發現其手法竟是如此雷同,只不過當初傳播手段遠不如現在豐富多樣,內陸地區的文化需求和消費能力也遠非今朝可比。

筆者試圖探尋「天珠」這個詞的準確意義,於是多方檢索其出處,結果發現不光漢語的工具書里沒有,就連《藏漢大辭典》里也沒有,作為中國第一部兼有藏文字典和藏學百科全書性質的綜合性藏漢雙解大型工具書,出版於1985年,其中收錄了5萬多詞條,涵蓋了歷史地理宗教民俗文學藝術等方方面面,如果《藏漢大辭典》中沒有對於「天珠」的記載,那麼是否可以說明一件事,就是「天珠」一詞沒有直接相對的藏語辭彙,其詞產生應晚於1985年。1985年至今30年,人才輩出的考古學界論著多如牛毛,不可謂不豐富不徹底,竟然集體忽略了「天珠」,從國有文物商店到民間私人經營,竟也漏掉了「天珠」。與各主流權威百科書中「零記載」相對應的,是互聯網路上的「百花齊放」,各種「百科」、貼吧,以及許多專營「天珠」的大小商家紛紛開壇佈道,引「經」據「典」,神話傳說漫天飛舞,「科研結論」言之鑿鑿,好不熱鬧。

讓我們來看一些網上廣為流行的說法:

「天降神物」說

關於「天珠」,網上特別流行的一種說法就是「四千年以前一顆巨大的火星隕石撞擊到喜馬拉雅山域,撞擊力加上高溫混合在瑪瑙礦內、致使岩礦熔化、崩炸、散落,在飛奔的過程中受到大氣流的影響,形成圓柱體,這些圓柱體碎石內含有14種火星上的元素,以13伏特的磁場成為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力量體,其中鐿元素的磁場更是相當強烈,全世界目前只有西藏的千年至純天珠有這種特殊元素的磁場」。

這種說法聽起來特別的高端大氣上檔次,有鼻子有眼兒有數據非常唬人,深究下卻是漏洞百出。

首先,四千年前是什麼概念?那是夏朝,目前僅有春秋戰國時一部叫做《竹書紀年》的編年體史書記載過公元前1831年夏王朝發生的一次地震災害,此外再沒有中原及藏地的典籍記載過同一時間段的大災害。所謂隕石撞擊地球之說,更是在一沒有文獻證明二沒有科學實驗模型三沒有目擊證人的情況下搖搖欲墜站不住腳,要知道,6500萬年前一塊直徑不到10千米的隕石撞擊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可是形成「核冬天」,造成了主宰地球的恐龍滅絕;其次,對於天珠含有什麼「鐿」元素的檢測目前沒有相關科學報告,全憑一些不知「鐿」為何物的眾人以訛傳訛,或說美國航天部門或說日本科研機構,卻沒人能夠準確說出此說的出處以及含「鐿」的天珠是什麼鬼;第三,所謂「13伏特磁場」的說法更顯得沒有常識,筆者作為一個因為物理會考僅得36分兒被迫選修文科的學渣都知道磁場的單位是高斯……

史料記載說

先來看一句話:「婦人辮髮,戴瑟瑟珠,雲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馬。」

網上隨便搜一下這句話,基本所有排名靠前的鏈接都指向「天珠」,萬能的搜索引擎會告訴你,這句話來自於《新唐書》的記載。於是,各貼吧、論壇的「大神」們腰桿兒直了,氣兒也粗了,這下有出處啦!從此言天珠必談《新唐書》,口若懸河不亦樂乎,甚至還有某某「知名青年收藏家」在某某網站的某某節目中專題開講「天珠」,將此論引為經典,筆者看著6位數的點擊播放次數,唏噓不已。

說到這兒又要潑冷水了,只要稍稍查閱史料就會發現,「天珠」和《新唐書》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那麼上述那句被「大神」們奉為圭臬的金句到底出自哪裡呢?有一本書叫做《新五代史》我想這些不愛看書的「天珠大神」們不一定知道,這部書的牽頭作者和《新唐書》一樣是宋朝的歐陽修,書中記載了自後梁開平元年(907年)至後周顯德七年(960年)共53年的歷史。在第七十四卷(也是最後一卷)四夷附錄第三中,出現了那個金句,原文是這樣的:

西北五百里至肅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門關,又西百里出玉門關,經吐蕃界。吐蕃男子冠中國帽,婦人辮髮,戴瑟瑟珠,雲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馬。

即使說清了出處,實際上也沒有提及對應現代玩友認知中的「天珠」,只提到了「瑟瑟珠」。儘管互聯網上有很多人把「瑟」(藏語讀「zi」)解讀為現在那種人工鑲蝕技術製成的玉髓瑪瑙珠,但仍然不具備說服力。

2015年1月,各大媒體競相報道「西藏考古首次發現出土天珠」的新聞,這是官方首次在西藏發現出土的「天珠」,由此引發了各界對於「天珠」的又一次熱議。在議論中,再一次提到了「婦人辮髮,戴瑟瑟珠」的問題。儘管學界對於「瑟瑟珠」具體為何物看法不一,但結合現有文獻來看,「瑟瑟」似乎與「天珠」沒有太大關係,有學者認為是綠松石、藍寶石、縞瑪瑙、天青石等,就是沒有「天珠」。目前呼聲較高的說法來自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學者愛德華·謝弗在《唐代的外來文明》中的理論,認為吐蕃人佩戴的這種「瑟瑟珠」可能是天青石,或者是琢磨成了圓形或圓頂平地形的深色藍寶石。

藏傳佛教聖物說

網傳「天珠」的另一則故事說,3000多年前文殊菩薩撒下「天華」拯救受疫病磨難的喜馬拉雅地區災民,當時撒下的「天華」正是目前所稱的「天珠」。如此類似的傳說被渲染傳播,講者雲山霧罩,聽者五迷三道。為此筆者特意去請教了青海地區寺院里的大喇嘛。喇嘛告訴筆者,佛教里沒有這個「天珠」的概念,所以並不清楚所謂「天珠」為何物,只知道這種珠子價格很高,以九眼花紋為最,被視為裝飾品,並無特殊意義。

筆者反覆求證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被稱為「天珠」的這種類型的蝕花玉髓珠並非佛教原創,其花紋樣式也非源於佛教,它的存在歷史相當長,傳入藏地後被藏族人民所珍視,藏地虔誠的教眾常將它和珍珠、珊瑚、松石、金銀、琥珀、法螺等其他稀缺資源視為最貴重的財產作為供奉,並裝點造像表達敬畏。

根據相關資料已經可以證明,「天珠」上的花紋是人為干預形成的,它的加工技術和其他紅色玉髓鑲蝕的花紋珠屬同類。這種蝕花玉髓珠最早製作於公元前1000年的兩河流域,此項技術後來流傳至印度而再傳入西藏。在《文物天地》2015年1月號上刊登的《西藏首次考古出土的古象雄天珠》一文中,根據考古推測,墓主應為公元2世紀前後象雄時期的貴族,而當時佛教並未正式傳入西藏(佛教於公元7世紀正式傳入西藏),在宗教信仰方面佔據主流地位是本教,這說明「天珠」出現在西藏地區的時間要早於佛教。至於花紋所代表的意思,還只能推測其與原始巫術、自然崇拜相關,無法確切釋意。另外「天珠」的製作技術傳入後是否成批量在本土生產、何時產於何地,也還需要更多考古證據。

近年來「天珠」一如其名,橫空出世,一出場便佔領古珠領域的價格高地,且屢創新高。也真是應了「天降神物」的故事。這樣一個擁有不到30年新名字的品類,因各種神奇傳說而受人瘋狂追捧,能夠迅速攀至古珠收藏的巔峰,並衍生出了相關的研究組織(當然是非官方的)甚至推出了年份推斷,真偽鑒定,價值評估等一整套系統的理論,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其實仔細想想不難發現,一些聰明的商人正是利用「天珠」的史料缺失編造謊言,利用藏漢文化差異及信息不對稱捏造「天珠」的寓意,為其銷售工藝品編造各種經不住推敲拷問卻美麗動人的故事,時機成熟後通過媒體傳播,甚至著書立說對廣大藏友和玩家進行洗腦,甚至通過高價銷售「天珠」對藏友進行利益綁架,以便於和他們一起尋找或者等待下一個接盤者。

站在收藏者的角度,我們要知道,在「天珠」最初產生的年代,其工藝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完全屬於高新技術,且其紋飾所反映出的文化含義也完全符合當時人們的精神需求。反觀科技和文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大多購買者、收藏者一不溯源歷史,二不考證文化,三不研習宗教,僅憑聽信神話故事便慷慨解囊,這種浮躁的消費心理也為「天珠」的價格不斷炒高提供了土壤。

去年,某「天珠專家」在某知名拍賣公司的專題講堂上竟然公開發表「天珠救命擋災」「兩眼天珠保夫妻和諧」「虎牙天珠咬財」等無稽之論。在筆者看來,消費者應該擺正心態,將自己升官發財、家庭和睦、驅病除災等願望付諸誠實經營、合法勞動、合理膳食、科學養生以及真摯的情感付出,實在不必要向一顆珠子祈禱它根本辦不到的事。

「天珠」,或許還是應該稱之為蝕花玉髓珠吧,它在幾千年前被當做天賜神物具有其合理的歷史意義,然而在可以成批量生產的今天,人們是否應該更客觀地綜合看待其價值使它回歸合理價格?而新近加工的產品是不是可以放棄東施效顰的做舊工藝,停止貓捉老鼠的價格遊戲,安靜地做一枚致敬歷史的工藝品?或許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不過夢想總還是要有的,萬一要實現了呢?

西藏行知書,在這裡讀懂西藏。

雪域高原風土人情,藏傳佛教百科全書

藏地衣食住行攻略,宗教古舊藝術大賞

你的每一次關注和轉發,都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地行知書 的精彩文章:

TAG:藏地行知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