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來源:內容來自「莫尼塔研究」,謝謝。

被動元件最初是台灣電子行業對某些電子元器件的叫法,區別於主動元件。而國內此前則稱無源器件和有源器件。被動元件內部不需要電源驅動,其本身不消耗電能,只需輸入信號就可以做出放大、震蕩、計算等響應,無需外部激勵單元。各種電子產品中含有被動元件,是電子電路產業的基石。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1電子元件的分類 資料來源: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被動元件主要分為RCL(電阻、電容、電感)以及射頻元器件兩大類,其中RCL約佔被動元件總產值的90%。在RCL中,電阻,電容,電感是三種主要的類型,電容的主要功能是旁路,去藕,濾波和儲能;電阻普遍用於分壓、分流,濾波和阻抗匹配;電感的主要用途是濾波,穩流和抗電磁干擾。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2 RCL的功能及主要廠商 資料來源:莫尼塔研究

1.2 下游應用驅動新一輪全球漲價潮

從2017年起被動元件市場行情持續向好,開啟了新一輪漲價浪潮。產品主要涉及MLCC (積層陶瓷電容)與R-Chip(貼片電阻)。漲幅最大的是體積小,電容量大的高端MLCC產品,其中部分型號漲幅超數十倍,R-Chip漲幅略小於MLCC。

2018年3月28日國巨旗下奇力新發布了電感漲價通知,調漲幅度區間在45%~68%。至此,三大核心被動元件均開啟新一輪漲價潮。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3 2016年以來各大廠商漲價情況 資料來源:莫尼塔研究

下游應用是推動被動元件漲價的主因

從被動元件的發展史來看,下游應用市場的變化與發展主導了被動元件市場的發展,此外,資本支出和技術升級也是被動元件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被動元件是電子產業發展的基石,就市場規模而言,2017年被動元件市場規模達250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328.9億美元。被動元件的主要應用領域有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家電等,其中消費電子佔據行業70%以上應用空間。

消費電子技術升級、5G 帶來旺盛需求

消費電子升級,新技術和5G應用合力帶動被動元件需求量進一步增加。過去幾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迅速擴張,預計未來仍有一定增量,以手機為代表的終端電子產品出貨量的增長對被動元件銷量提升有積極帶動作用。

1.2.1 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對功能的追求,推動晶元集成度的提高,被動元件往微型化發展的同時,單一手機使用量迅速提升。以iphone為例,每一次產品的更新換代,以MLCC為代表的被動元件增幅明顯,2007年初代iphone單機MLCC使用量僅為177顆,2016年的phone 7已經高達890顆,iphone X更是高達1100顆。

1.2.2 5G通信:5G技術的傳輸速率將比4G提升1~2個數量級,傳輸速率的提升將帶動濾波器、功率放大器等射頻前端器件用量的提升,一併拉動電感電容等相關被動元件的用量。2G方案中,電感電容的用量為15隻,4G 方案中提升至56隻,5G方案下將進一步提升。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4 各電子產品被動元件使用情況 資料來源:莫尼塔研究

1.2.3 汽車電子使被動元件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

與消費電子產品不同的是,汽車電子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要求,且細分市場更多,汽車電子的進步倒逼被動元件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汽車電子的高性能被動元件已經取得了快速發展,正逐步取代低端被動元件。車用被動元件必須能夠適應高溫、強烈振動、衝擊等惡劣環境,如電源電感會在運行中發熱,需要嚴格控制溫度上限;汽車內部高溫環境會降低一般Ni-Zn磁芯電感的飽和磁束密度,需要使用飽和磁束密度高且損耗小的Mn-Zn鐵氧體磁芯構成的電感等。

汽車電子化率提升,帶來被動元件新市場。汽車電子主要應用於動力控制系統,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汽車安全控制系統和車身電子系統等,為了提高駕駛體驗,汽車電子化率不斷提升。台灣車輛研究測試中心預計,汽車被動元件平均用量總和將超過5000個,占整車的產值比重將超過40%。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5 被動元件在汽車中的應用 資料來源: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6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輛)資料來源:中汽協,莫尼塔研究

此外,新能源汽車將進一步拉升汽車電子化率,帶動車用被動元件市場規模擴大。近幾年,在特斯拉的帶動下,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爆,我國電動汽車今年的產量相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隨著「雙積分政策」的落實,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電子元件成本佔比遠高於傳統汽車,新能源車產量的提高將有效帶動車用被動元件市場規模的提升。

日本被動元件的霸主之路

2.1 日本被動元件產業的崛起

日本電子產業在二戰之後迅速崛起,除了戰後日本國內對電子產品的需求增大、日本廠商創新和技術實力強大、積極拓展海外版圖等有利因素和策略之外。還有其背後的更深刻的發展邏輯:日本政府積極的經濟政策、戰略性貿易激勵政策,以及國際電子產業大環境對日本極其有利。

日本政府根據國內不同的發展階段和國際環境,改革進口關稅結構,對原材料採用較低的關稅水平(上游被動元件廠家的原材料成本因此降低)。而對本國產量較高的電子製品採取高關稅,為本土企業開闢了足夠的成長空間,那麼同樣也打開了本國被動元件供應商的發展。另一方面,政府對本國寡頭的扶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對企業間聯合壟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以法律形式允許綜合商社不受壟斷法的限制。促進了包括TDK和村田等被動元件廠家在內的整個電子產業鏈迅速發展,提高其各自的國際競爭力。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7 日本被動元件產業鏈 資料來源:莫尼塔研究

日本電子產業經過上世紀90年代的鼎盛期,逐漸被韓國、台灣等地區代替,消費電子、半導體、家電等傳統強勢產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的被收購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日本電子元器件廠商憑藉其深厚的技術壁壘,借智能手機之東風迅速成長,形成了京瓷、TDK、村田製作所、日本電產、日東電工、阿爾卑斯電器、羅姆的七大產業巨頭。

日本廠商之所以成功,一是電子元器件不同於消費電子等其他產業,對材料要求甚高,好的材料才能做出好的器件。日本在材料技術上獨步天下,因此韓國、台灣廠商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能望洋興嘆;二是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工藝,需要長時間不斷地摸索積累Know-How,而這又和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和企業文化高度契合,形成了難以逾越的一道鴻溝;三是高精尖的下游支撐,日本採取選擇和集中的戰略,積極布局汽車電子、機器人及高端製造、工業控制、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旺盛的產業需求使其更高端化、更精細化。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8 二戰後被動元件國際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9 日本電子元器件七巨頭 資料來源:莫尼塔研究

2.2 電容市場競爭格局及日本廠商

電容器的主要作用為電荷儲存、交流濾波或者旁路、切斷或阻止直流電壓、提供調諧及振蕩等,廣泛應用於電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濾波、調諧迴路、能量轉換、控制等方面。

目前,在被動元件市場上,日本一家獨大,美、韓、台、陸各有所長。行業龍頭村田、TDK兩家去年被動元件收入就超過百億美元,幾乎佔據了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美系廠商在二戰後也積極發展被動元件,兩大被動龍頭威世和基美通過多起大併購,在該領域成功上位。韓國三星在1988年研發出超小型MLCC,直到2007年才開始針對MLCC大幅擴產。台灣的被動元件市場則呈現諸侯割據模式,各廠商實力均衡。大陸方面雖然目前主要以中低階產品為主,但也湧現出一批高質量的廠商。

日本:京瓷(Kyocera)、村田(MuRata)、松下(Panasonic)太陽誘電(TAIYO YUDEN)、TDK、富士通(FUJITSU)、日立(HITACHI )、興亞(KOA)

美國:AVX、基美(KEMET)、澤天(Skywell)、威世(VISHAY)。德國:愛普科斯(EPCOS)、威馬(WIMA)。韓國:三星電機(SEM)、三和(SAMWHA)、三瑩(SAMYOUNG)

中國台灣:華新科、國巨、傑商、世昕、禾伸堂、合美電機、智寶。中國大陸:艾華科技、宇陽科技、火炬電子、華威電子、金富康、風華高科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10電容市場全球規模(億美元)資料來源:產業信息網,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11一般電容的構造

2017年全球電容器市場規模209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987億元。目前全球電容產業格局由日本、美國、中國主導,其中日本處於領先地位,壟斷高端元器件,在電解電容、陶瓷電容、薄膜電容等行業均具備最強實力。

電容按照電介質可以分為:陶瓷電容、薄膜電容、鋁電解電容、鉭電解電容、超級電容等。從2015年的全球市場份額看,陶瓷電容器和鋁電解電容器產值份額較高,其中陶瓷電容佔比54%,鋁電解電容為23%,薄膜電容和鉭電容分別佔到11%和12%。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12 各種電容器的優缺點 資料來源:莫尼塔研究

2.2.1 陶瓷電容

陶瓷電容在壽命、體積、ESR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電壓範圍上都優於傳統鋁電解電容。隨著大容量陶瓷電容的問世,100uF以下的容量已經實現了對傳統鋁電解電容代替,並有300uF以上的超大容量陶瓷電容逐步被開發出來,預計可以在更大範圍內被使用。

陶瓷電容器可以分為單層陶瓷電容器、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及引線式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除了有「隔直通交」的電容通性特點外,還具有容量大,壽命長,可靠性高,低ESR,耐高溫高壓,體積小,電容量範圍寬,適合於表面安裝等特點,在成本和性能上都佔據相當優勢。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13陶瓷電容全球市場規模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14 MLCC製造流程圖

全球主要MLCC生產廠商有日本村田、太陽誘電、京瓷、TDK、美國基美、韓國三星機電、台灣國巨、華新科、禾伸堂、信昌、中國大陸的宇陽、風華高科、三環、火炬電子。其中前五大廠商是村田、三星電機、國巨、太陽誘電和TDK合計佔據總市場份額的85%,國內MLCC產品尚且處於起步階段,具備成長潛力。

日韓MLCC巨頭向小型化、大容量轉移。日韓廠商開始調整戰略,產能逐步轉向汽車電子、工業類小型化高容、高規產品以及RF組件。升級產品結構同時逐步放棄中低端市場,造成中低端被動元件供給端的缺口。

2.2.2 村田製作所—被動元件世界霸主

公司概況

村田製作所是全球領先的電子元器件製造商,於1944年10月成立。主力商品是陶瓷電容器,高居世界首位,其他具領導地位的產品有陶瓷濾波器,高頻零件,感應器等。

隨著順利進入蘋果產業鏈,公司迎來了業績穩定增長期,下游智能手機的蓬勃發展提供了絕好良機。2017年實現營收13718.42億日元(128.86億美元),同比增長20.81%,實現凈利潤1460.86億日元(13.72億美元)。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15 2006-2017年村田製作所業績 資料來源:村田官網,莫尼塔研究

被動元件世界霸主

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為128.86億美元,其中被動元件佔比約為52.3%即67.4億美元,佔全球市場份額約20%,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細分產品來看,公司目前已成為MLCC、電感全球第一大廠商。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16 各產品板塊銷售額(十億日元)資料來源:村田官網,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17 按下游應用銷售額(十億日元)資料來源:村田官網,莫尼塔研究

陶瓷電容及MLCC

公司最初始建於1944年,它由村田昭(1921-2006)在日本京都市中京區創建。最初的只是一個150平方米的小作坊,主要生產用於超外差式收音機的氧化鈦陶瓷電容器。正是由於二戰剛剛結束,日本國內正處於極度混亂的時期,收音機是唯一的娛樂和信息來源。與此前的超再生方式相比,超外差收音機以其突出的性能得到了迅速的普及。

1955年借著晶體管收音機帶來的東風,公司的陶瓷濾波器、陶瓷電容器有了極大的市場需求。到了90年代,公司研發的天線共用器GIGAFIL為數字行動電話的小型化、多功能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了適應這種日漸增長的需求,1988年在泰國設立生產、銷售公司Murata Electronics(Thailand),Lyd.,公司走上了全球性生產銷售之路。1994年,在中國設立了生產和銷售公司「無錫村田電子有限公司」。進入本世紀之後,公司依舊把控時代科技脈搏。時至今日,村田製作所已經成為了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共有幾萬的員工為其工作、生產各式各樣的高科技產品和為客戶提供的解決方案。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18 MLCC未來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19 村田MLCC結構圖 資料來源:村田官網,莫尼塔研究

村田是世界第一大MLCC廠商,佔用絕對龍頭地位。自從MLCC出現以來,公司就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全球佔有率從未低於20%。而在高端市場,其佔有率更高,2016年以來公司開始削減普通型MLCC產能,將戰略重心轉移至車用、IOT等高端MLCC市場。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20 村田車用級MLCC 資料來源:村田官網,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21 村田車用級電感 資料來源:村田官網,莫尼塔研究

陶瓷電容及MLCC成功探究:村田MLCC成功的關鍵在於持續的創新推動,依靠研發實現橫向布局材料、製造、分銷等產業鏈,縱向提升產品的種類。

第一、堅持創新和推廣新產品,包括在現有市場推廣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把新產品和新市場作為中長期成功的關鍵考核指標。

第二、公司創新的法寶則來自於從上游材料到產品的垂直一體化,涉及材料技術、預處理技術、產品設計技術和後處理技術等。好的電子元器件來自好的材料,村田不盲目追求規模,而更注重自己掌握上游材料源頭和核心環節。

第三、通過併購和合作開發完善自己的戰略布局。在過去5年中,公司也圍繞自己的核心業務進行了一系列併購,以完善自己的技術和產品線,包括電容、感測器、晶體、功率放大器、通信模塊和聚合物材料等,不斷提升自己的產業競爭力。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22村田近年來的併購情況 資料來源:村田官網,莫尼塔研究

2.2.3 薄膜電容

薄膜電容器是以金屬箔當電極,將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從兩端重疊後,卷繞成圓筒狀的構造之電容器。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信息中心統計, 2017年我國薄膜電容器市場產值約13億美元,約佔全球市場總產值的42%,位居全球第一。

日本的Nichicon,德國的Wima,義大利的ICEL,美國的CDE等,是頂級的薄膜電容器生產商,其中,WIMA的產品主要用於高品質的音響,Nichion主要用於電子產品,而CDE是專業的變頻器薄膜電容生產商。其他,如日本的NISSI、荷蘭的飛利浦,以及台灣的凱勵、昱電、華容等,也都是世界知名度薄膜電容器生產商。在產量方面,日本的松下電工和德國的EPCOS、美國的Kemet是全球最主要的薄膜電容生產商。

薄膜電容器市場是完全開放、充分競爭的市場。國際市場上,眾多廠商逐步淡出傳統領域,僅存少數幾家如Panasonic、TDK等高端供應商;傳統產品規模逐步縮小,競爭重點轉向光伏、風電和新能源汽車等電力電子電容器方向發展;國內市場上,大、中、小各類生產廠商並存,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主要配套傳統家電及照明市場,市場競爭激烈。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23中國薄膜電容市場規模(億元)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24 全球薄膜電容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莫尼塔研究

2.2.4 鋁電解電容

鋁電解電容器是由陽極箔、陰極箔、中間隔著電解紙卷繞後,再浸漬工作電解液,然後密封在鋁殼中而製成的電容器。鋁電解電容器主要作用為:通交流、阻直流,具有濾波、消振、諧振、旁路、耦合和快速充放電的功能。全球鋁電解電容器應用領域分布為消費性電子產品佔45%,工業佔23%,資訊13%,通信7%,汽車5%,其他7%。

目前,日本、台灣地區、韓國和中國大陸是全球鋁電解電容器的主要生產國家和地區,全球前五大鋁電解電容器廠商有四家是日本企業,其分別是:Nippon Chemi-con、Nichicon、Rubycon和Panasonic,日本廠商全球市場份額超過60%。鋁電解電容市場處於寡頭壟斷時期。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25鋁電解電容下游應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26 全球鋁電解電容地域分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莫尼塔研究

2.3 電感市場競爭格局及日本廠商

2.3.1 電感市場競爭格局

電感是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的元件,主要作用是篩選信號,過濾雜訊、穩定電流和抑制電磁屏蔽等。作為電子線路中必不可少的基礎電子元器件,電感大約佔整個電子元器件配套用量的10%~15%。電感具有較強的定製化特點,對精細線圈的製造能力和定製化設計能力要求較高。目前,在電子產品越漸輕薄化的趨勢下,片式電感憑藉尺寸小,可靠性高和電性能優良等特性,已成為電感器主流產品。

據Mordor Intelligence數據,2017年全球電感市場規模42.32億美元,隨著消費電子和通信模塊對電感的單機用量增加,預計2023年將達到51.57億美元。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27 全球電感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Mordor Intelligence,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28 2017年全球電感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國際電子商情,莫尼塔研究

全球電感競爭格局較為集中,日本廠商村田、TDK和太陽誘電居前三,合計佔比達40.42%。台灣奇力新和大陸廠商順絡電子緊隨其後,分別佔比13.22%和7.01%。順絡電子為我國大陸片式電感領軍企業,在電感細分領域的市佔率排名前三,其中功率電感和射頻電感排名第二。

電感市場價格相對比較穩定。電感產品具有定製化特點,產能會隨需求變化而改變,不易出現轉換產能至新興領域而擠兌傳統領域產能的情況。因此,近年來電感市場基本處於供需平衡狀態,價格相對比較穩定。

2.3.2 太陽誘電—電感和電容雙輪驅動

公司概況

太陽誘電是日本被動元件領軍廠商,成立於1950年。從電容器起步,不斷致力於電感器、通信器件、電路模塊、能源器件等各類電子元器件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優勢在於以原材料為起點的商品化活動。在此優勢上,公司秉持精細製造,持續提供在細節上複合客戶需求的產品,並努力向消費電子設備、汽車電子、工業設備、醫療保健和環境能源領域不斷拓展。

目前,公司已成為全球第五大電容器廠商(佔比6%)、第三大MLCC廠商(佔比13%)及第三大電感供應商(佔比13%)。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07億日元;凈利潤54.28億日元。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29太陽誘電各產品板塊佔比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30太陽誘電各下游應用佔比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莫尼塔研究

創新發展,電感電容齊頭並進

自1950年創立以來,公司產品創新不斷。2004年,高頻、0603尺寸的多層片式電感器獲得世界最好的電感值;2006年,首創批量生產突破性EMOIN嵌入式多層銅芯基板;2017年,世界上最小的高頻多層陶瓷電容器研製成功。持續不斷的產品創新突破,在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奠定了公司獲得長足發展的基礎。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31太陽誘電的電感、電容等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莫尼塔研究

「精細」與「極致」鑄就優良品質

近70年來公司一直傳承著日本企業精細和極致的性格,以在民用品市場的高份額為成果,通過極力將基本設計及工序共通化,提供成本更為合理的產品。既做到了高可靠性產品的大眾化,又秉承「精細」與「極致」的企業性格。

產品結構調整,發力汽車電子領域

公司目前產品較多利用於通信領域,汽車電子領域佔比24%,但是發展最快的領域,自2013年至2017年年複合增速高達34%。公司也在極力開發適用於該領域的高端電容器產品,今後也將利用其技術開發能力和生產能力,並運用培養的解決方案能力為汽車產業,產業機器,保健市場各方面,開展可靠及成本優異的產品業務。

2.4 電阻市場競爭格局及日本廠商

2.4.1 電阻市場競爭格局

電阻(Resistors)是一種在電路中起到限制電流大小作用的被動電子元件。市場上電阻種類較多,其中片式電阻市場需求量最大,市場份額高達90%。片式電阻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電性能穩定、可靠性高,精度高,高頻性能好和阻值公差小等優點,在電子產品不斷迭代更新的今天,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和通信等領域。據Cision的報告數據,2016年全球電阻市場規模約為44億美元,而隨著下游需求的拉動,市場空間有望持續擴大,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57億美元。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32 片式電阻結構圖 資料來源:佳益電子官網,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33 片式電阻尺寸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電子產品世界,莫尼塔研究

全球片式電阻競爭格局集中,前五大廠商佔比達57%,其中台灣廠商國巨佔據34%的市場份額,為第一大片式電阻廠商。其次分別為日資的興亞、羅姆和松下以及美國的威世,佔比均不達10%。

美日企業技術領先,台廠規模優勢明顯,大陸廠商市場份額小。技術上,美日企業在高精度化方面,完全走薄膜工藝路線,如美國威世一直是超高精度電阻的最大製造商,而日本廠家的0201、0402高精度片阻的產業化程度最高,是目前全球唯一實現01005規格片阻產業化生產的國家。國巨、華新科,厚聲等台灣廠家則以規模優勢來尋求發展,在小型化技術及產品質量等方面與美日企業存在一定差距,在技術上處於跟隨的地位。而大陸電阻廠商以國營企業改制股份制公司為主,代表企業為風華高科、北方華創和四川永星等,市場份額較小。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34全球電阻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Cision,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35 2016年全球片式電阻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國巨,莫尼塔研究

2018年以來,貼片電阻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疊加上游原材料陶瓷基板漲價,以台灣廠商主導的電阻價格便漲價不斷。究其原因,電阻漲價主要原因為供給端的變化,一方面,各大廠商在過去幾年均沒有大幅擴充片式電阻,使得需求上升後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另一方面,隨著車用電子需求的快速增長,日系電阻廠商在2018年初開始將大量產能轉向車用市場,才使得片式電阻價格在2018年出現快速上漲。而目前各大廠商擴產動力不足,我們預計片式電阻市場將保持高景氣態勢。

2.4.2 羅姆(ROHM)—工匠精神、專註主業

公司概況

羅姆(ROHM)株式會社是全球知名的半導體、電子零部件廠商之一,總部所在地設在日本京都市,1958年以生產電阻器起家,公司名字Rohm便是由電阻及電阻單位歐姆的英文拼寫而成。後來,公司於1967年和1969年逐步進入了晶體管、二極體領域和IC等半導體領域。2年後的1971年,羅姆作為第一家進入美國矽谷的日本企業,在矽谷開設了IC設計中心。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公司的眾多高品質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許可和讚許,汽車電子IC躍居全球前十,電阻器全球第三,而功率器件、感測器和晶體管等方面都擁有出色的市場表現。

羅姆半導體2018財年實現營業收入3971.06億日元,同比增長12.81%;凈利潤372.49億日元,同比增長40.92%,挽回了前幾年業績下滑的趨勢。毛利率方面,公司生產的高科技產品附加值高,近十年毛利率一直保持在34%左右。公司2018財年銷售凈利率為9.38%,較2017財年提升了1.88%,獲利能力提升。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36羅姆近十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 資料來源:Wind,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37羅姆銷售毛利率及凈利率 資料來源:Wind,莫尼塔研究

工匠精神、專註深耕片式電阻

羅姆在電阻領域一直保持全球領先的研發實力。在創業產品電阻上,公司於1976年開發出世界上最早的矩形貼片電阻,之後不斷突破陸續開發出耐高壓、超低阻值、抗浪涌和大功率貼片電阻,市場認可度極高。且公司於2014年還利用獨創的細微化技術開發出SMR003(03015尺寸)世界最小級別貼片電阻器,並已實現量產,滿足了智能終端對可高密度安裝的超小型零部件的要求。目前公司正向更小的SMR002(0201尺寸)片式電阻方向研發,以期不斷創新帶領電阻行業發展。

堅持尖端技術引領行業發展,公司創新能力強。羅姆在全球設立了12個設計中心,網羅頂尖技術人員進行新產品的開發設計。近年來,公司產品在感測器、汽車電子、移動設備和模擬解決等領域建樹顯著。如汽車電子方面,公司為降低能耗研發出世界首個開發出雙溝槽結構SiC-MOSFET並實現量產,且新一代的SiC-MOSFET開關時的損耗比Sic-IGBT降低了73%。此外,公司還在全球設立了10個QA中心以貫徹「質量第一」的企業方針。

2.5 京瓷—電子陶瓷之王

2.5.1 公司概況

業務多點開花,業績實現穩健增長京瓷株式會社(KYOCERA Corporation)成立於1959年4月1日,創始人為世界著名實業家稻盛和夫,是全球領先的高科技產品供應商,主要從事精密陶瓷零部件、半導體零部件和電子元器件等業務。歷經五十多年的增長,京瓷已發展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先進陶瓷供應商之一。

精密陶瓷五十年的精進

五十年如一日的不斷精進,成就了全球第一的精密陶瓷製造商。稻盛和夫曾說過,先進材料將會對現有工業技術帶來未來的突破,精密陶瓷將會成為未來發展重要的一環。因此該公司在這一領域不斷精進,從1972年開發出大規模集成電路用陶瓷多層封裝開始,便一直引領著新材料革命。目前,公司能提供200多種陶瓷材料,擁有高純、超細和高性能陶瓷粉體製造技術和工藝,以及大型的燒結窯,先進的成型、加工和設計技術。公司生產的生物陶瓷、介電陶瓷、電子陶瓷、金屬陶瓷、微波介質陶瓷和片式多層陶瓷具有高強度、高生物相容性和耐用性等特性,極大地推動了工業、半導體、醫療設備、電子和環保等行業的發展。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40京瓷營業收入及凈利潤 資料來源:Bloomberg,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41京瓷在精密陶瓷領域的發展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莫尼塔研究

京瓷深耕主業多年,並採取多元化擴張及全球化拓展的戰略,營收和凈利潤呈穩步增長態勢。自1992至2018財年,公司營收自34.09億美元增長至142.34億美元,年複合增速為5.65%;歸母凈利潤由2.03億美元增長至7.38億美元,年複合增速為5.1%。此外,公司於1972年和1980年陸續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42京瓷各產品板塊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莫尼塔研究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43京瓷各下游應用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莫尼塔研究

公司主營業務包含三大類:零部件業務、設備及系統業務和其他業務,其中零部件佔比最大為53.9%,零部件業務主要包括電子元器件、半導體零部件等;公司十分重視研發,近年來開發了MEMS感測器用陶瓷封裝、射頻模塊用LTCC封裝殼、光通信連接器、汽車中ECU用陶瓷多層基板和毫米波雷達天線基板等新品,作為最早將LCD搭載在汽車上的廠商,公司產品不斷迭代升級,有望搶佔更多消費、汽車電子和5G領域的市場份額。

日本被動元件是怎樣稱霸全球的

圖表44京瓷的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莫尼塔研究

2.5.2 京瓷的成功之道

京瓷的崛起可以歸因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公司構築的技術護城河和多元化擴張的經營戰略。公司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生產精密陶瓷,較早掌握了陶瓷的核心技術,並完成了從材料到器件的垂直一體化布局,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且公司積極布局,通過外延併購的方式不斷整合產業鏈技術和客戶資源拓展業務,並進行全球化市場布局,業績得以不斷提升。此外,公司獨創的阿米巴經營模式,培養出無數個管理人「分身」,解決了傳統企業自上而下層級式構架下的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等問題,企業經營效率獲得極大改善。

另一方面,日本國內政策支持以及國際市場環境也給企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日本對國內電子產業的貿易政策支持,是公司崛起的重要因素。20世紀60、70 年代,日本政府改革進口關稅結構,對原材料採用較低的關稅水平,而對本國產量較高的電子製品採取高關稅,設立進口貿易壁壘,保護本國企業促成長。公司那時正處於發展初期,乘著行業快速發展的東風迅速崛起。且二戰之後歐洲遭受嚴重破壞,其電子產業幾乎不能對日本廠商構成一點威脅,而適逢美國市場需求量巨大、購買力雄厚、產品需求檔次高,這也給公司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

借鑒日本,國產被動元件突圍

3.1 國產被動元件自主可控

中國電子產業起步時間晚基礎薄弱,被動元件主要以低端產品為主,市場份額有限,更是無法直接與國外巨頭競爭。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各地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加之智能手機和4G網路興起,中國的電子消費市場成為全球主力,被動元件行業反而增長迅速。

出於人力成本和靠近下游消費市場的考慮,各大巨頭紛紛選擇中國建廠,全球重心轉移帶來產能的大遷移,也帶來了技術的革新和人才的引入。伴隨著國內智能手機、5G、人工智慧等新興市場崛起,引發了電子產業鏈的新一輪調整和優化升級。時至今日,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電子設備製造中心和消費最旺盛的地區,上游被動元件需求情況比較樂觀。

借鑒日本成功的三個因素,國產被動元件廠商必須專註深耕主業,厚積而薄發在材料和工藝等方面不斷探索多加積累,技術主導型的優質企業值得關注。國內電子產業必將從消費電子升級到汽車電子、機器人及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也為被動元件廠商提供了發展良機。

3.2 三環集團(陶瓷電容)

創立於1992年,是全國最大的先進技術陶瓷、電子元件生產基地之一,以先進陶瓷技術為基礎,產品覆蓋光通信、電子、機械、電工、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等應用領域。公司集材料、產品、裝備研發與製造為一體,垂直一體化經營競爭力強。公司建立了以研究院為核心,各事業部技術課相結合的研究開發體系,研發實力處於業內領先地位。歷經40年深根細作,公司已連續29年入選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

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31.3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10.03億元。2018年Q1重回增長,增速高達19%。公司毛利率逐年提升,2018年Q1已超50%,處於業內領先水平,凈利率約31%。

3.3 法拉電子(薄膜電容)

法拉電子創立於1955年,1967年開始製造薄膜電容。50餘年一直專註於薄膜電容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技術實力雄厚處於行業頂尖水準。公司目前是國內最大、世界前五的薄膜電容器製造商。

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16.98億元,同比增長11.06%,扣非歸母凈利潤3.94億元,同比增長4.18%。201其傳統家電及照明市場、新能源汽車、風力和光伏發電三大領域收入佔比分別為69%、11%、20%。薄膜電容器被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中,在新能源汽車中應用薄膜電容將成為趨勢。

公司的研發極具前瞻性和原創性,與國際領先保持同步。根據市場需求及行業發展預測,每年至少有3款新品成功推向市場,目前新能源用薄膜電容器是其最重要的研發方向。

3.4 順絡電子(電感)

成立於2000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重點「火炬」計劃和國家「863」計劃項目承擔企業。公司專業從事各類片式電子元件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疊層片式電感器、繞線片式電感器、無線充電線圈組件等電子元件。產品廣泛應用於通訊、消費類電子、及汽車電子等領域。2017年營業收入19.88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46億元。

秉持著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雙驅動機制,公司雙管齊下助力發展。產品方面,公司開始提前布局超微型射頻電感、各類超薄無線充電線圈、汽車用變壓器、微波介質濾波器等新產品開發,並收購了生產高性能陶瓷材料的東莞信柏,整合上遊資源,推進產品之間的模塊化整合。應用領域上,公司計劃由通訊、消費類電子向汽車電子、無線充電、 5G及精細陶瓷等領域持續拓展。目前,公司已獲得了世界前三大汽車電子廠商體系認證和產品認證,並取得了合格供應商資格。

3.5 艾華集團(鋁電解電容)

艾華集團成立於1985年,是一家以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鋁電解電容器為核心,集電極箔與設備製造於一體的科技型企業。公司擁有「腐蝕箔+化成箔+電解液+專用設備+鋁電解電容器」完整產業鏈,其中腐蝕箔+化成箔是是電極箔製造的核心技術。而電極箔是生產鋁電解電容的關鍵性基礎材料,用於承載電荷,占生產成本的30%-60%,因此電極箔工藝的好壞決定了鋁電解電容的性能和技術能力。

公司產品應用於節能照明、工業設備和逆變器、消費電子領域,公司在全球中高端節能照明領域的市佔率已經超過6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DARPA推EDA新項目,欲變革行業
風華高科晶元電阻再漲價72%,被動元件何時才能不被動?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