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對話《巨齒鯊》導演喬·德特杜巴:拍電影,第一部為自己,做續集是為觀眾

對話《巨齒鯊》導演喬·德特杜巴:拍電影,第一部為自己,做續集是為觀眾

暑期檔一向是大片雲集的兵家必爭之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的暑期檔超70部影片扎堆上映,而在這些片子中,投資了1.3億美金由華人文化集團主投、主控的中美合拍電影《巨齒鯊》,因為有了好萊塢導演喬·德特杜巴的加入而顯得尤為矚目。

喬·德特杜巴在好萊塢一直是引領風潮的製片人及導演,他最為中國觀眾熟悉的,是與尼古拉斯·凱奇合作的《國家寶藏》系列商業大片。有著「《國家寶藏》之父」美譽的喬·德特杜巴,在好萊塢已經取得了成功,為什麼還要選擇與華人文化合拍《巨齒鯊》?他對中美合拍片的製作又有怎樣獨到的見解?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喬·德特杜巴。

對話《巨齒鯊》導演喬·德特杜巴:拍電影,第一部為自己,做續集是為觀眾

喬·德特杜巴(右)(受訪者供圖)

拍攝《巨齒鯊》,要成為科學家、生物學家和自然學家

自1992年拍攝第一部影片《小鬼難纏又當家》,喬·德特杜巴已經在好萊塢闖蕩了26年,在他的導演生涯中,作品大多是冒險片。在2004年時,他拍攝的劇情冒險片《國家寶藏》,為他在中國帶來了巨大的聲譽。

12年過去後,為什麼喬·德特杜巴要冒險做一部合拍片?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第一次問這個問題時,他極具個人色彩的搞怪說道:「鑒於你們是National Business Daily(財經媒體),我要告訴你們一個別的導演從未告訴過你的答案,選擇拍這個電影,最好的原因仍舊是錢。」

誠然,對一個好萊塢導演來說,商業因素非常關鍵。然而對於一個在好萊塢取得過成功的導演,花費兩年的心血在同一個項目上,錢顯然不會是最關鍵的因素。果不其然,搞怪之後,喬·德特杜巴正兒八經地說:「其實我一直被大洋所吸引,我們總是對人類在海洋中發現的事物感到驚奇,同時還想要知道更多尚未發現的東西。」

如喬·德特杜巴擅長的冒險片一樣,《巨齒鯊》將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結合在了一起,以期讓人產生真實的壓迫感。而拍攝《巨齒鯊》的難點,也正在於讓從未出現過的史前生物巨齒鯊變得真實。

對話《巨齒鯊》導演喬·德特杜巴:拍電影,第一部為自己,做續集是為觀眾

對於這個問題,導演喬·德特杜巴表示:「巨齒鯊不是想像出來的生物,它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我們並不知道它是否在深海。作為導演,為了體現出這種真實性,我必須要成為一個科學家,同時還應該是生物學家和自然學家。只有這樣,觀眾才能感受到我學習探索到的東西,才會覺得真實。」

毫無疑問,在電影創作中,只有細緻認真的通盤學習才能造就真實。而在真實之上,導演喬·德特杜巴天性的幽默搞怪,又為電影增色不少。喬·德特杜巴將個人品質靈活化用到每一部作品之中,並形成了他最獨特的電影風格。

做續集,必須要知道觀眾為什麼喜歡前作

在喬·德特杜巴的電影風格中,神秘、幽默和家庭是繞不開的三個關鍵元素。而這同樣也是電影《國家寶藏》系列所包含的元素。當談及《國家寶藏》系列下一部的計劃時,他笑著說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碰到了尼古拉斯·凱奇,兩人都已經準備好了拍攝下一部,「就是不知道迪士尼有沒有這樣的計劃。」

好萊塢的公司,在一部電影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往往會趁勢推出續作,但並非每一部續作都能保證前作的好口碑。喬·德特杜巴表示電影要做續集,就要做非常原創的事情。他說:「你必須要了解觀眾為什麼會喜歡你的電影,而不是你為什麼喜歡。因為做電影,第一部是為自己做,但做續集是為觀眾做的。」

了解美國觀眾的電影喜好,是喬·德特杜巴作為導演的重要工作。而在中美同步上映的電影《巨齒鯊》中,喬·德特杜巴導演不僅要了解美國觀眾的喜好,同時還要了解中國觀眾的喜好。

對話《巨齒鯊》導演喬·德特杜巴:拍電影,第一部為自己,做續集是為觀眾

截至8月20日12時許,《巨齒鯊》全球票房為3.14億美元(Box Office Mojo/圖)

在採訪中,喬·德特杜巴表示:「其實我還需要更多去學習中國觀眾喜歡什麼。我知道有些東西是普世的,但有些東西則不是。我本人當然很清楚西方觀眾喜歡什麼,但現在我希望把中美觀眾的喜好結合到一起。」

可以看到,在創作全球觀眾都喜歡的影視劇這一命題上,不僅是中國影人在思考,同樣,也是美國影人的思考。面對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崛起,喬·德特杜巴認為,中美雙方都應意識到彼此可學習的地方有很多。美國能向中國了解對觀眾喜好的把握,而中國則能向美國了解成熟的工業製片經驗。

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後問及《巨齒鯊》下一部拍攝規劃時,喬·德特杜巴笑著眨眨眼睛,他說下一部的話,肯定要看影片效果和投資方意願了。

每日經濟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