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血壓和「腎臟」

高血壓和「腎臟」

中醫真的是偽科學嗎?我認為這不是三言兩語或者幾個人就能討論得出的問題,在這個公眾號上,我只是想分享我身邊的一些親身經歷,希望能有人從中獲益。

我從來不認為中西醫是對立的,其實很多中醫理論是可以由西醫在微觀上論證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了解。同時我也不認為中醫是萬能的,不可能包治百病,在病症的治療上,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採取什麼治療方法。

本公眾號關於中醫養生的一些文章旨在提供一個預防、治療的思路,因每個人體質和病的狀況不同,還是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才能判斷採取怎樣的治療方式,只是希望文章可以給該類的患者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文章不一定是本人所寫的,但如果是別人寫的一定是經過作者本人同意轉載的。

所有文章中所提到的治療方法及藥方等請勿用於商業用途,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請相信一定會追究到底

高血壓和「腎臟」

作者:良藥·Zhong

「血壓(blood pressure,BP)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於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在不同血管內被分別稱為動脈血壓、毛細血管壓和靜脈血壓,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體循環的動脈血壓。」本文所說的血壓也是指這個血壓,本文所說的高血壓指原發性高血壓。

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精細而且可以自動調節的系統。為了滿足身體各種組織對血液的需要,人體血壓是自動調節的。原發性高血壓是身體自動調節的結果。因此,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應該以消除產生高血壓的病因為最佳選擇。

心臟肯定是產生血壓的主要動力。除此之外,我們發現腎臟可以調節血壓:

「由腎臟分泌的腎素可使血壓升高,當限制鈉攝入或鈉缺乏時,血漿容量減少和腎臟血液灌注壓力降低時,以及直立體位時,腎素從細胞中分泌出來,即具有活性,可使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原脫肽而成為血管緊張素Ⅰ,再經轉換酶的作用而成為血管緊張素Ⅱ,通過血管緊張素Ⅱ和醛固酮的作用,使血壓升高。同時腎臟分泌的前列腺素又具有使血壓下降的功能,前列腺素主要是通過增加腎皮質血流量,促進利尿排鈉,減少外周血管的阻力,擴張血管而達到降壓的作用。」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腎臟分泌的腎素可使血壓升高,腎臟分泌的前列腺素可使血壓降低。

病因分析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是什麼?

身體既然能夠自動調控血壓,我們的血壓為什麼會升高?

1、除了一些特殊情況(如藥物作用)外,血管阻力的增大是血壓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血管阻力增大了,又要滿足身體各種組織對血液的需要,只能升高血壓。血管阻力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血管內沉積、血瘀堵塞,使血流不暢。一般來說,年齡越大,血管血瘀堵塞的情況越嚴重,這也是年齡越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比例越高的原因。

輸送新鮮血液離開心臟的血管叫動脈。輸送用過了的血液回到心臟的血管叫靜脈。在動靜脈之間有一種極細的血管稱為毛細血管。其管徑很細,管壁薄,通透性高,血壓低,血流緩慢,彼此連結成網,是血液和組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一個成人的毛細血管總數在300億根以上,長約11萬公里,足可繞地球2.7圈。可見,人體的血管系統是多麼龐大,包含著所有的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

動脈血管會發生沉積瘀堵,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也會發生沉積瘀堵。

2、 腎臟腎單位血流不暢,甚至堵塞也可導致血壓升高。

腎動脈進入腎臟以後,經過逐級分支,最後分成一百多萬條毛細血管,每一條毛細血管在其終端形成一個毛細血管團,稱為腎小球。腎小球外面有腎小囊包繞而形成腎小體。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腎單位。腎單位是腎臟過濾血液的基本單位。腎小體對血液進行初步過濾而形成原尿。原尿通過腎小管時,回收身體需要的物質後才形成尿液一一相當於第二次過濾。腎臟每天要過濾身體內的流動血液(身體還有儲存血液)約三百遍。腎臟的這個工作可能(我不能確定)在我們出生以前就開始了。這個工作是連續和不間斷的,直到它自身岀了問題不能工作或者人的生命終止。

可以想見,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歷經幾十年不間斷的工作,腎臟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是腎單位血流不暢甚至完全堵塞。當然,如果只是堵塞幾個甚至幾十個腎單位問題也不大,但是,如果我們不對腎臟的這些問題進行修復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腎單位堵塞越來越多,過濾血液會出現困難。為了保證腎臟過濾血液的需要,腎臟會自動分泌腎素,加大「腎臟血液灌注壓力」,使之升高,形成高血壓。腎臟工作的時間越長,腎單位堵塞的可能性越大,數量也越多,也就更容易患高血壓,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年齡越大,高血壓患者的比例越高。

腎臟腎單位堵塞可以引發高血壓,血管瘀堵也可以使血壓升高。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基本上既有腎臟方面的問題,也有血管瘀堵的問題。

我們同樣可以想見:血液中所含有的毒素越多、廢物越多,血管越容易發生沉積、瘀堵,腎單位也越容易發生堵塞。影響血液中所含毒素、廢物的多少的原因很多,但肯定和「脾胃」消化系統、肝臟解毒能力、腎臟過濾功能關係密切。

另外注意:腎單位過濾血液、回收水和其它物質的機理較為複雜。腎單位血流不暢、腎單位堵塞的機理和動脈血管瘀堵的機理不盡相同。

和腎臟腎單位堵塞引發高血壓的情況類似,身體中的其它器官也有可能發生毛細血管沉積堵塞、基本工作單位血流不暢而引發高血壓的問題。這使我們很難找到引發原發性高血壓的具體原因,當然也就不能消除產生高血壓的病因,而只能用降壓藥強行使高血壓降下來。

筆者的目的是,如何讓身體自動調節血壓:各個器官和組織既都能夠得到充足的血液並正常工作,又不需要使血壓升高形成高血壓。筆者嘗試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疏通血管;二是修復改善「腎臟」功能,使腎臟腎單位血流通暢。通過這兩個方面的努力,消除全身產生高血壓的病因。

應該注意:血管加上心臟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疏通血管,應該是疏通所有的血管: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

實際上,腎臟功能修復改善了,腎單位血流暢通了,腎臟排泄體內廢物、毒素的功能會加強,留在體內的毒素、廢物會減少,這有利於身體各個器官組織的代謝和工作,從而也減少了其他組織器官因血流不暢而產生高血壓的因素。疏通血管,修復改善「腎臟」功能,這兩者是相互緊密關聯的:血管的疏通,有利於改善修復「腎臟」功能;「腎臟」功能的修復改善,有利於血管疏通。如果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身體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和代謝也會得到極大改善,產生高血壓的病因將會大為減少。

因此,筆者將原發性高血壓的主要病因暫定為:

1、血管瘀堵,血流不暢;

2、腎臟腎單位血流不暢,甚至堵塞。

中醫治療

1、用活血化瘀藥物清除血管瘀堵,減少血管阻力。

中醫活血化瘀的單一藥物和中成藥很多。每一味單一的中藥都有偏性,為了避免這偏性並且加強療效,我們的祖先基本上是將多味中藥組方:讓組方中的藥物互相制約並加強治病的療效。組方葯優於單味中藥。有些組方葯經過歷代醫家臨床應用檢驗,效果甚好,成為典型經方。大黃?蟲丸就屬於典型經方,為張仲景創製:見附錄1。

筆者自己治療靜脈曲張,曾經嘗試服用過多種活血化淤藥物和中成藥,以大黃?蟲丸效果最好。經過筆者親身體驗,大黃?蟲丸的確有去除「干血」之力,可以化除動脈血管、靜脈血管、毛細血管里的沉積、血瘀;只要血管沒有完全堵塞死,血液可以流動,它就能將血管疏通。

注意:大黃?蟲丸性寒,不宜久服多服,體寒之人服用更應注意;其蟲葯多,會有一些毒素,服用多了,有些人會有皮下發癢:這些人的肝腎功能不是太好。

2,調理修復「腎臟」功能。

注意:這裡的腎臟,是中醫的概念的"腎臟",包括了解剖學的腎臟。

「腎虛」,實際上就是「腎臟」功能出了問題(西醫檢查腎功能往往又是正常的)。補腎的藥物一般都有修復調理「腎臟」功能的作用。基於上述相同的理由,我們仍然選用典型經方:在地黃丸系列中選用。

1800年前,張仲景創製了八味腎氣丸,治療腎陰陽兩虛。北宋名醫錢乙,將八味腎氣丸方中桂枝、附子減去,首用六味地黃丸,用於治療兒童先天之不足(腎為先天之本)。六味地黃丸一經推出,經歷代醫家臨床應用,備受好評,歷經900餘年而不衰,到了現代,仍受讚譽,筆者也大獲其益,更嘆服先人之智慧。

六味地黃丸對「肝脾腎」三臟均有「補」(修復、改善)「泄」(疏泄)作用,稱為「三補」,「三泄」。補為補陰,補重於泄,重在「補腎」;六味藥物互相制約,共同作用。見附錄2六味地黃丸藥性分析。

後代醫家在八味腎氣丸,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創製了一系列地黃丸:如保留了原來的六味藥物,則其原來的「三補、三泄」作用尚存,另外加入的藥物自有其相關作用。

地黃丸系列中成藥為補益類非處方葯,相對安全,但患者在服用時仍應根據自己體質選用並仔細閱讀說明書、遵醫囑。

處方:

1、中成藥地黃丸系列中根據體質和實際情況選服一種:按照說明書用藥。

2、大黃?蟲丸:體質好的患者可以每天服用一次,每次一丸;體質不太好的患者可以每兩天服用一次,每次一丸;同時參照說明書、遵醫囑服用

效果

例1:2014年我太太單位組織體檢,偶然發現高血壓,血壓150多/90多mmHg柱。服用杞菊地黃丸和大黃?蟲丸,四天後,血壓降到120多/80多mmHg柱。繼續服用一周後,血壓降到110多/70多mmHg柱,停止服藥。以後,毎隔1~2個月,或者3~4個月測測血壓,如果收縮壓超過130mmHg柱,就按說明書服用相應的地黃丸;也服用大黃?蟲丸:每天服用一次,每次服用一丸,服用三天後不再服用,血壓就降下來了。

例2:一個手術後的癌症患者,收縮壓一旦達到130mmHg柱左右,就服用相應的地黃丸;大黃?蟲丸也是每天一次,每次一丸(三天後停止服用),血壓就降下來了。

舒張壓超過90mmHg柱的高血壓患者,應該對身體作更多的調理。

例3:去年身邊有多位高血壓患者朋友停止服用已服用多年的西藥降壓藥,嘗試文中提到的中醫方式降血壓,結果沒有一個成功。

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人體自身有自己的自動調控系統,如果使用藥物,特別是激素人為的擾亂或者破壞了這個自動調控體系,這個自動調控體系自然失效。胰島素是唯一能使血糖降低的人體激素,我們較長時間人為的注入胰島素後,胰腺還可能分泌出更多的胰島素來使血糖正常嗎?所以:一旦服用降壓藥、降糖藥物後,可能就要終生服用,每天不要忘記。

附錄

附錄1:大黃?蟲丸

張仲景《金匱要略》:「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蟲丸主之。

大黃?蟲丸方:

大黃十分(蒸) 黃芩二兩 甘草三兩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藥四兩 乾地黃十兩 乾漆一兩 虻蟲一升 水蛭百枚 蠐螬一升 ?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附錄2:六味地黃丸

「藥性分析:方中重用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葯。山萸肉補養肝腎,並能澀精;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精,共為臣葯。三葯相配,滋養肝脾腎,稱為「三補」。但熟地黃的用量是山萸肉與山藥兩味之和,故以補腎陰為主,補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澤瀉利濕泄濁,並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泄相火,並制山萸肉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濕,並助山藥之健運。三葯為「三瀉」,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標,均為佐葯。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於「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並補,以補腎陰為主,這是本方的配伍特點。」

附錄3:西藥降壓藥

1.利尿降壓藥:

(1)噻嗪類:如氫氯噻嗪等

(2)瀦鉀利尿劑:氨苯蝶啶,阿米洛利

(3)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等

(4)袢利尿劑:呋塞米等

2.交感神經抑製藥

(1)中樞性降壓藥:如可樂定、利美尼定等。

(2)神經節阻斷葯:如樟磺咪芬等。

(3)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4)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葯:如普萘洛爾等。

3.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製藥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製藥:如培哚普利(長效)、卡托普利(短效)等。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葯:如氯沙坦 坎地沙坦等。

(3)腎素抑製藥:如雷米克林等。

4.鈣拮抗藥:

(1)二氫吡啶類:硝苯地平(短效),左旋氨氯地平(長效)等 [1-2]

(2)非二氫吡啶類:地爾硫卓,維拉帕米等 [3]

5.血管擴張葯:如肼屈嗪和硝普鈉等。

文章中的引文及附錄中的資料,除另加說明的外均來自百度百科或國家衛健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傳播網路平台/百科名醫網在百度百科平台上發布的內容。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壓 的精彩文章:

你對高血壓了解多少?
高血壓一直存在的錯誤認識,少吃鹽血壓還是會高,關鍵在這裡

TAG:高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