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晴死了,《如懿傳》來了,讓馬蔚華羞澀的神秘美女贏了,陳凱歌、宋佳們要發了?
面對巨額投資卻命運坎坷的《如懿傳》,本該哭暈在廁所的製作方新麗傳媒,居然在幾天前走完了比小說劇情還坎坷的上市之路,收穫了一個不錯的去處。
本文7271個字,請耐心讀完。
金融八卦女頻道每日為你送上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的精彩內容,歡迎置頂關注,八妹等你
文/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迦南
一個月前,網民們把《延禧攻略》稱為山寨版的《如懿傳》,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看於正笑話。
一個月後,大家開始熱情討論富察容音白月光,衛龍女孩多少糖,使得《延禧攻略》日點擊量突破五億,一天至少上三回熱搜。
幾天前,《如懿傳》又一次因為延播登上微博熱搜榜,新的播出時間成謎。留言里全在喊,再不播,肯定要涼了。
幾天後,《如懿傳》突然在夜裡官宣,即將於三日後開始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與《延禧攻略》正面開打,網友們卻普遍表示,肯定打不過。
人生嘛,世事無常真是常態。
這不,面對巨額投資卻命運坎坷的《如懿傳》,本該哭暈在廁所的製作方新麗傳媒,居然在幾天前走完了比小說劇情還坎坷的上市之路,收穫了一個不錯的去處。
8月13日,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發布重磅消息稱,將以不超過15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百分百收購新麗傳媒。
消息一出,股市震動。
閱文集團股價暴跌,市值在一個交易日內蒸發了近百億港元。有股民直指,收購新麗傳媒的價格太高,這不是在利益輸出,就是在割韭菜。
顯然,股民們多有不滿,但新麗傳媒卻志得意滿。
曾經,新麗傳媒在上市之路上屢戰屢敗,同行業小弟唐德影視、慈文傳媒卻相繼成功登陸A股。與此同時,明星股東范冰冰、趙薇、張豐毅等人也隨著上市身價大漲,一時間傳為佳話。
現今,范冰冰與崔永元因私人恩怨,觸發了影視行業的稅收動蕩,A股影視公司市盈率大多下降了20倍以下,使得慈文市值不過63億元,唐德市值也不超40億。
而多年飽受上市之苦與缺錢困擾的新麗傳媒,卻搖身一變,以媲美行業老大華策影視的市場估值,曲線完成了上市之路,讓陳凱歌、張嘉譯、海清、胡軍等實力派演藝界股東,得了些許安慰。
這世事無常,一波三折,要是講起來,可能比它家的《如懿傳》 還好看。
而此前的新麗傳媒,要是被比作後宮小主,應該是一流的才情,遇上了二流的隊友,可惜是三流的運氣,所以多年坎坷,舉步維艱。
1
一流的才情,從新麗傳媒的作品可看一二。
電視劇領域,有2011年的《北京愛情故事》;2012年的《浮沉》;2013年的《辣媽正傳》、《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的父親母親》;2014年的《一仆二主》、《大丈夫》、《父母愛情》、《相愛十年》;2015年的《女醫·明妃傳》、《虎媽貓爸》;2016年的《小丈夫》;2017年的《如懿傳》、《我的前半生》、《白鹿原》、《風箏》。
電影方面,有2010年的《山楂樹之戀》;2011年的《失戀三十三天》;2012年的《搜索》;2013年的《101次求婚》;2014年的《我的早更女友》;2015年的《道士下山》、《夏洛特煩惱》、《煎餅俠》;2016年的《情聖》;2017年的《妖貓傳》、《羞羞的鐵拳》、《悟空傳》。
網劇市場,也有張一山口碑之作《餘罪》和《杜拉拉升職記》。
這些作品,能看出新麗傳媒在多個領域都有建樹,沒有明顯短板;也可見口碑劇爆款劇頻出,能扛得起精品製作的大旗。
而招股書也顯示,2011年至今的7年間,新麗傳媒合計播映及取得許可證的電視劇、電影合計50部,其中主控作品超過40部。而所有實現銷售的電視劇,累計單集價格均超過100萬,以《辣媽正傳》、《虎媽貓爸》為代表的精品劇的單價均超過400萬。
至於《如懿傳》這樣聲勢浩大的作品,此前更傳出以網路版、電視台合計1500萬一集的單價打破了國產電視劇的銷售記錄,創造了總共13億的銷售天價。
在眾多優秀作品的加持下,新麗傳媒的營業收入自2012年起一直保持在3億元以上,市場估值也是不停翻番,更是於近日達到了155億元人民幣。
電視劇《如懿傳》劇照
2
新麗傳媒的董事長叫曹華益,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早年一直是名圖書編輯。
媒體提到他,更多都是稱,蓋麗麗的丈夫。
作為一代人的女神,蓋麗麗的熒幕形象可曾是無數人心中的白月光,而且她還拿過戛納金仙女獎等無數獎項。只可惜,後來因為一場莫名其妙地輿論指責,蓋麗麗被迫退出了娛樂圈。
這個事件,現在回看就很可笑了。由於導演的要求,蓋麗麗在沒有替身的情況下,在電視劇中半露胸脯給孩子餵奶。就這樣一個正常鏡頭,在當時引起了觀眾強烈的不滿。一片討伐聲中,被用了「三級」一詞的蓋麗麗,自此銷聲匿跡。
後來,有消息稱她已經嫁為人妻,丈夫就是新麗傳媒的曹華益。而新麗傳媒里的「麗」字,就是取自蓋麗麗之名。
說起來,曹華益雖然是個商人,但是其文人的特質可能還更濃些,還常被圈內人稱作是「內容為王」的信徒。新麗早年間的口碑項目,也都是他自己找故事談合作盯質量,親力親為完成的。
可以說,新麗傳媒能有今天的成績,曹華益是當仁不讓的創造者。
所以,二流的股東,其實是給曹華益隊友們的評分。
這些人之於新麗,有的增添了不少資本故事,有的帶來了直接受益,有的成為上市路上的絆腳石,有的則在一段時間內決定了公司的命運。
王子文,就是個決定性人物。
此人並非是《歡樂頌》中的演員王子文,卻有著曲筱綃一般的人設。她年輕貌美,被稱為中國十大美女CEO之一。
2005年,王子文畢業於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金融會計專業,剛一畢業就回了國,理由是思念祖國,不願在外漂泊。而她接受採訪時曾自曝,18歲那年留學的動機是定居,所以才選擇了適合移民的會計專業。
後來,又傳出了她因為要移民而把新麗股份全部出手的說法,不得不說,女人心真是海底針呀。
回國之後,她成立了一個組織,名叫「寶馬會」,就是把所有愛開寶馬的人們聚集起來,開展活動,沒想到還取得了一定的影響力。
2007年,王子文在湖南衛視做了一檔名人電視博客《零點鋒雲》,這檔節目一直收視不佳,但是嘉賓資源卻是好得不可思議,節目嘉賓都是王石、王健林、馮侖之類的著名企業家。
原因是什麼呢?2007年,王子文參與組建中國企業傢俱樂部。這個俱樂部什麼概念呢?馬雲、馬蔚華、牛根生等等大佬都是其成員,王健林當年也是座上賓,60位理事所領導的企業年營業收入合計超過4萬億人民幣,合計資產總額達19萬億人民幣。
這樣一個俱樂部,門檻自然很高,據說會費超過50萬。23歲的王子文,在其中並不是過客,最起碼,她跟這些國內的頂級大佬關係是混得很不錯的。
比如,中國企業傢俱樂部參加的2009「BMW-道農杯」高爾夫聯賽第四站競賽上,王子文和王若雄、張醒生、艾欣、劉東華等大佬一起揮杆,還拿了「大波獎」。
又比如,2011年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的道農會新年晚會上,王子文嚷嚷著要包養馬蔚華,馬蔚華還笑得很羞澀??
至今,王子文也仍是正和島的股東之一。
不要小看這家公司,它的股東名單上,全是中企的大佬。
不過,王子文的家世背景卻一直不為人所知,所以她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績,很讓人不明覺厲。
2010年,王子文28歲,以1251萬元獲得了美錦影視48%的股權,並出任公司CEO;2011年,美錦影視更名為新麗傳媒。
王子文購得股權的價格,可以稱得上證監會對新麗傳媒的未解之謎。
以王子文的買入價格來算,當時新麗傳媒的市場估值僅2607萬元。可在股權轉讓發生的2010年,新麗傳媒的凈利潤已經達到了2786萬元,如果按照市盈率來估值,王子文的買入價格僅為市盈率的0.9倍,明顯地違背了正常的融資邏輯。
而另一位股東曲雅倩,與王子文家鄉、年齡、背景均相仿,但二人的確切關係不明,她也以王子文的估值在同一時間購入了新麗傳媒2%的股權。
2011年1月,曲雅倩又按照7650萬元的估值,再次投資了1500萬元。
奇怪的是,僅僅兩個月之後,陳凱歌、海清等人投資的喜詩投資就按照9億的估值對新麗傳媒增資9000萬元。這意味著,短短兩個月內,新麗傳媒的估值飆升了34.5倍。
又過了幾天時間,新麗傳媒的估值就一躍上升到了24.5億,再漲2.77倍。
以上的詭異操作,自然引起了證監會的注意,從反饋來看,新麗傳媒被懷疑存在股權代持。
如果說,以上操作還能用草莽時代發展不規範來解釋。那王子文在新麗傳媒上市之路上的作為,就是真正的匪夷所思了。
按照新麗傳媒的解釋,王子文一直有一個移民海外的夢想。然而,我國影視行業是禁止外籍人士持股的,於是王子文就計劃把股份賣掉。
前面也說過,這套說辭,簡直是與王子文本科畢業就回國那套,完全相反。而且她既沒有耐心等著新麗上市,也不願延遲自己的移民計劃,轉讓股權的時間差不多堵死了新麗的上市之路。
2013年10月,王子文將手中剩餘的全部股份,即24.264%的股份,以30億元股價賣給了光線傳媒,自己則從新麗傳媒全身而退,並以高達76%的投資收益,創造了影視行業投資的奇蹟。
這波操作,意味著新麗傳媒違背了IPO期間不可發生股權轉讓的原則,使得新麗傳媒第一次被迫申請終止IPO。
同時,證監會認為,王子文引入上市公司光線傳媒代替她成為第二股東的行為,引發了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的可能。
而這種風險,成為了新麗傳媒上市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事實上,新麗傳媒與光線傳媒也的確存在著同業競爭關係。此次轉讓事件前,新麗傳媒曾經遞交過招股書,在競爭對手一覽,新麗傳媒是將光線傳媒明明白白列在其中的。
而2015年的國慶檔,新麗的《夏洛特煩惱》還遇上了光線傳媒的《港囧》,同為搞笑片,二者的競爭不可避免。
面對證監會的質詢,新麗傳媒幾乎無力反駁。
而王子文之後,又有馮大樹。
兩年之後,重整旗鼓的新麗傳媒於2015年12月再次開始了IPO排隊。
而苦苦等待一年之後,新麗傳媒居然成為了2017年第36家IPO終止審查的企業。當時外界議論紛紛,新麗傳媒解釋稱是主動申請終止的,可當時的輿論似乎鮮少相信。
直到兩個月後,新麗傳媒又一次出現在證監會預披露名單里,重新開始新的排隊生涯,新的招股書才證實,新麗傳媒所言非虛。
原來是公司有一股東馮大樹,將其持有的0.0816%股權以人民幣200萬轉讓給了妻子張培培。
據悉,這位馮大樹是北京人,旗下擁有峨眉山山水影視文化公司等多家文化傳媒類公司,還是曾經參與投資電視劇《密戰峨眉》,並擔任了該劇的第一出品人。
至於此人,在公司上市流程的關鍵時期,將所有股權轉讓給妻子,究竟是為避諱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這次轉讓發生後,新麗傳媒的上市之路需要重新報輔導、重新排隊,算下來需要至少多等一年半的時間。
相較於其他人,曲雅倩就是個佛系投資人。
2011年9月,曲雅倩將股份的3.4%分別轉讓給了馬化騰的世界凱旋、王健林的萬達影視、胡軍、宋佳、張夢雨,套現獲利8300萬元,按照當時的市場估值,身價超過18億元。
不過,這位超級富豪並未成日坐享收益,而是依舊在某國際教育諮詢公司里擔任資深客戶經理一職,就好像是財富如雲煙,工作為理想一樣。
彼時,新麗傳媒的股權在幾經轉讓後,股東及股權分配如下:
除了上述幾位股東,名單里還能看到喜詩投資、胡軍、張小童(張嘉譯)、蘇芒、宋佳等演藝界明星的名字。
招股書顯示,喜詩投資是以1582.35萬元的價格,認購了新麗傳媒9.59%的股份,從而間接捆綁了包括陳凱歌、海清、李光潔在內的一眾演員。
其中,內地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陳凱歌,與新麗傳媒有著明確的捆綁協議。按照約定,陳凱歌將以導演的身份為新麗傳媒生產7部作品,合作簽約費用為2100萬。
目前為止,《搜索》、《道士下山》、《妖貓傳》3部作品已經成功上映,而剩下4部作品還在製作與策劃中。
招股書還顯示,《道士下山》完成後,新麗傳媒為陳凱歌支付了100萬元的編劇費,950萬元的導演費;夫人陳紅也分得製片人費用422萬;而《妖貓傳》過後,陳凱歌分三次收取了導演費1828.5萬元,較兩年前翻番;其妻陳紅收取了製片人費用約428.5萬元。
雖然導演費用不菲,但是兩部作品卻反響平平。
2015年,《道士下山》在首映後,還引發了巨大的爭議。一方面,觀眾對作品並不買賬,口碑平平;另一方面,還有道教協會稱陳凱歌醜化道教,需要公開致歉,消除影響。這部作品,最終為新麗傳媒帶來1.72億元收入,基本與影片的成本持平。
2017年的《妖貓傳》,雖然創下了華語影片在日本的票房紀錄,但國內市場票房卻不過6億。由於成本高昂,有報道稱,該片最終以虧本2000萬收場。
也就是說,捆綁陳凱歌並未給新麗傳媒帶來直接的賬面收益。至於間接收益多少,並不可知。
同為明星股東,海清也與新麗傳媒達成了協議,需要在5年內完成6部作品;而李光潔,則需要在3年內完成3部作品。
而以個人名義直接認股的胡軍、張嘉譯(原名張小童),則是分別以47萬元的價格,認購了新麗傳媒約0.2856%的股份。此外,蘇芒與宋佳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這幾人之中,除了胡軍和新麗傳媒簽有5年3部作品的合約外,其他人與新麗傳媒是否有捆綁關係,尚不明確。
事實上,以明星成為股東的方式來吸引資本和目光,一直是影視公司的常態。
2009年華誼兄弟上市時,馮小剛、張紀中、黃曉明、李冰冰等明星股東赫然在列;唐德影視IPO的時候,范冰冰、趙薇等明星股東,也是為它賺足了眼球。
不過,現在回看,明星股東更像是一把雙刃劍。
上市公司在藉助明星名氣實現資本升值的同時,也得承擔風險博弈。一旦明星股東出現了負面新聞,必定會對公司的股價和業績產生不良影響。
這次的「陰陽合同」事件,就直接導致文化傳媒板塊市值整體鎖水,《手機2》的出品公司華誼兄弟,股價下跌一度接近30%。
不過相較而言,新麗傳媒追逐明星股東的行為,就相對少幾分資本逐利的味道。
這一方面是因為,新麗的明星股東,風格與其作品相符,大多走實力路線;另一方面,新麗傳媒更像是以股權為誘餌,實現業內資源的聚集。
自2011年起,新麗傳媒就開始有意識的用股權來綁定媒體一線人士。上述的明星股東反而是小比例,更多的則是以股權綁定一線編劇和導演。
比如導演沈嚴、姚曉峰就貢獻頗豐,幾年內給新麗帶來了孫儷主演的《辣媽正傳》;馬伊琍主演的《我的前半生》;倪妮、陳坤主演的《凰權》;趙薇、佟大為主演的《虎媽貓爸》等,一水兒全都是口碑劇。
製片人和編劇方面,還拉來了於正。對,就是那位《延禧攻略》的製片人。招股書上還顯示,於正的本名叫余征。
此外,新麗傳媒還以股權捆綁了《半路夫妻》導演劉惠寧,《慶生》導演宋曉飛,《白鹿原》導演劉進,《我的少女時代》導演陳玉珊,著名作家馬伯庸,《甄嬛傳》系列編劇流瀲紫等。
這些人雖持股比例不高,卻因此和新麗傳媒深度捆綁起來。
這一招兒,頗有孫儷飾演的女商人周瑩給全員發股份的意思,畢竟夥計變東家,最有利於凝聚人心。
2018年3月,光線傳媒發布公告稱,將把名下27.6420%的全部股權,以33.1704億元的價格,完全出售給林芝騰訊。
此次交易後,加上馬化騰名下的世紀凱旋此前持有的4.08%的股權,騰訊共計持有新麗傳媒31.72%的股權。如此份額,僅比公司第一大股東曹華益低1.59%。
對於光線而言,一筆交易取得的收益,就是其2017年全面凈利潤的三倍。
而新麗傳媒有了騰訊這棵大樹,當晚就宣布,因為排隊時間太長,選擇放棄IPO計劃,並積極幫助老股東尋求退出的方式。
3
說到新麗傳媒三流的運氣,自然又繞不開《如懿傳》了。
這部作品有《甄嬛傳》珠玉在前,起點頗高。然而樹大招風,還未開拍,就傳出兩位主演拿走了1.5億元天價片酬,一時間成為了眾矢之的。
央視拿出了15分鐘,點名批評《如懿傳》片酬太高。其後,這一發聲倒逼了廣電總局出台演員「限薪令」。
觀眾們都是一片責罵自是十分暢快,任由幾位演員多次闢謠,也於事無補。
後來,新麗傳媒的招股書卻證實,周迅和霍建華的片酬,確實沒有那麼高。以新麗傳媒與天津欣喜相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訂了勞務合同來看,該公司邀請並確保周迅參演的總費用為5350萬元。
這意味著,周迅的最高片酬只有5350萬元,平均下來,單集不超過60萬。這個數額,在行業內並不算高,甚至不及孫儷《那年花開月正圓》單集150萬元片酬的一半。
而新麗傳媒和霍建華公司的勞務合同也顯示,霍建華單集片酬約為56萬元,放在行業里也不是什麼咋舌的數字。
然而,或許和《如懿傳》太過誇張的開場有關,這部未給大眾什麼好印象的作品,在過審、播出的過程中,皆是困難重重。
在該劇積壓一年多的時間裡,新麗傳媒賬戶上的貨幣資金多次緊張。從資產負債的情況來看,2017年新麗傳媒的資產負債率高達70%,而該數據在前兩年分別為61.13%和52.31%。
甚至有傳聞,新麗傳媒賬戶金額已經不夠一部大製作影視作品的成本,這對於影視製作公司而言,無疑是致命的。
2018年8月,在騰訊控股新麗傳媒31.72%股份之後,騰訊系公司閱文集團宣布以155億元高價,收購新麗傳媒全部股份。
155億元,意味著新麗傳媒的售價相當於1個華策、2.5個慈文、4.3個唐德。
但是,根據新麗傳媒2017年的財務數據來看,3.77億元的稅後純利潤,表明其盈利能力遠不如慈文傳媒,但此次卻能估價超出2.5倍,也難怪股民懷疑其中不是利益輸出,就是在割韭菜。
不過,也有消息稱,閱文之所以如此重金收購,其實是因為新麗傳媒在背後答應了一場今年影視收購中最驚心的對賭。新麗傳媒在去年凈利潤為3.77億元的情況下,承諾未來三年凈利潤分別不低於5億、7億、9億。
而騰訊方也為對賭做了些努力,閱文集團與騰訊簽署了三年合計58億的影視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和放映權。這一舉動,側面印證了外界對騰訊的猜想,即高價收購新麗,是為進一步實現了騰訊開發內容全產業鏈的野心。
這幾天,網路上流傳著一張圖,上面寫著,「騰訊永遠不會輸。」 這句話,似乎才是新麗傳媒上位之路,最好的橫批。
短短半年,無論是從騰訊手裡被高價售賣,還是由騰訊子公司高價收受,這筆買賣里,新麗傳媒始終只能被選擇,而騰訊卻成了真贏家。
只是不知道,自此以後身為騰訊人,新麗傳媒和《如懿傳》,能不能像騰訊一樣,真正贏一把。
— THE END —
作者【迦南】:有思想無風格,期待與你互放光亮。


※拼多多:盜版書不是假貨
※「我在北京加班到深夜,我媽在老家猝死」
TAG:金融八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