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最大貪官:乾隆明知和珅貪污,為什麼不處理?

歷史最大貪官:乾隆明知和珅貪污,為什麼不處理?

還記得自己上初中的時候,愛看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邊紀曉嵐總是把和珅一句話堵的啞口無言,每當看到活寶一般的和珅窘迫的樣子,總是感到格外的愜意。

。。。。。。。

走的是人間的道

抗的是頂風的旗

。。。。。。。

或許是那時閱歷太少,喜歡清官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只是,隨著自己畢業後工作,在社會中摸爬滾打,也漸漸明白了社會中的生存道理,再反過頭來看的時候,雖然仍舊崇拜一生正氣之人,但感悟卻是另外一幅天地。

古人說的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需要的是從小到大的磨鍊,人是群居性的動物,一個集體越是龐大,就越是複雜,就越難以管理。對於一個國家更是如此。

不論是唐朝錚錚直言的魏徵,還是宋朝心懷百姓的包青天,又或者是明朝兩袖清風,為民請命的海瑞,在歷史上都一直備受好評。而那些大貪官,往往則是被人們所唾罵。既然如此,那清朝時為什麼被某些人吹捧為千古聖君的乾隆,明知和珅是個大貪官卻不聞不問,依舊任其貪污枉法,非要留給嘉慶皇帝來處理呢?

對此,每人的看法都不同,我說說我的看法,主要有三點:

一、權利的平衡

其實,清官和貪官就像公司裡邊的boss和高層管理人員一樣,清官(boss)兩袖清風,剛正不屈,他們只為了心中的理想實現,不在於任何的壓力,哪怕丟掉性命也在所不辭。而高層管理人員就不一樣了,他要在管理好自己公司的基礎上,靠著自己的權利,多讓自己收入多一點,人性就是如此,我們無權辯駁。

就比如唐朝的魏徵,好幾次在大廳之上直言不諱,逼的唐太宗動了殺機。多虧了長孫皇后的英名,才成就了大唐明鏡之名。可是,站在皇帝的立場,這樣的臣子是不可或缺,但是更需要的是可以幫助皇帝解決問題的人才。比如說,像和珅(高層管理)這樣的。

乾隆在位期間,國家發生了好幾次災情,糧食短缺嚴重,地方政府根本解救不了,這個時候,是和珅發揮了重大作用,運用他的人脈關係及對國家體系的熟悉,迅速的將糧食運送到了受災區域,挽救了百姓。

或許在乾隆看來,紀曉嵐有才但過於剛直,是一個理想型的人才,可以提醒自己。而和珅是有一個實幹性的人才,雖然為人有點貪財,但是做事的能力確實很強的,可以幫助自己解決很多具體的事宜。兩者相互互補,就是很完美的嘛!

二、和珅是才子

其實,電視劇里還沒有體現的一點就是,和珅是一個才子,史料記載:少貧好學,儀錶俊雅,精通滿、漢、蒙古、西藏四種文字。真實歷史上的和珅在文學上的造詣可一點不比紀曉嵐低,雖然貪污是他的最大的過錯,但他的才華還是應該得到承認。有人將他與劉墉和紀曉嵐並列為清乾隆時期三大中堂。其實劉墉和紀曉嵐均未入軍機處, 所以根本不能稱為宰相或中堂。加上乾隆自身對自己的才學自負,多才的和珅對於乾隆而言大概也有出於文人之間的兮兮相惜之情!

三、帝王心術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身為帝王,是很無情是很孤獨的,有道是自古無情帝王家。在這爾虞我詐的帝王之家,權利的慾望使得兒女都可能給自己幾刀,在這種背景下,能有幾個可以和自己聊得來的臣子,對於乾隆來說應該算是一件不錯的事情,至於和珅貪污,權當瑕不掩瑜,於是才有了乾隆對和珅貪污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至於自己死後繼位的孩子怎麼處理,那就是晚輩的事了。或許乾隆也想著豬養肥了再殺呢?這誰又能說清?

結語:歷史是一面鏡子,有著正反兩面,和珅的貪污為國家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在他任期間,清朝官場腐敗加劇,才有了後世著名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讓百姓痛恨,這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在貪污的同時,做為一個頂層實權人物,和珅也為大清做了不少的實事,功過是非很難一口界定。對此 ,你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礪刃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貴炮彈!一枚炮彈挽救了一場戰役,改寫了歷史!
它堪稱冷兵器時代的大炮,威力逆天,曾是國家實力的象徵!

TAG:礪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