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夜色桃夭酌,清飲一盞茶

夜色桃夭酌,清飲一盞茶

《桃花酌》

秋寒夜下桃花庵,桃花庵坐桃花仙。

胭脂月色剪花簾,酌茶清飲酡紅顏。

秋意侵襲著夜幕,捎帶著一襲涼意,月色陶醉於桃花源的淺粉旖旎,也為自己披上一層曖昧的外衣。桃花庵里的女子美艷不可芳物,既有周圍桃花的點綴,那便稱她作桃花仙子吧。

月光本無顏色,奈何桃花太過嫵媚,被輕輕施上脂粉的月光似一把剪刀,緩緩剪去那層由桃花布成的帘子……只見桃花仙子沏了一杯清茶,不見其飲酒,自酌自飲間兩腮卻泛起兩韻酡紅。

夜色桃夭酌,談的是茶道之境,浮花、夜色、美人多為憑空臆想。而清飲一盞茶卻是飲茶之道,只為喝而飲稱作「俗」飲,能喝又會品才能稱作雅飲。品之一字又有講究,品茶、品茶藝、品茶境、品插花插畫……最後再品人生,從茶飲之雅到茶道之悟,也就是所謂的禪茶一味,人生如茶。

話雖如此,但人生在世本就雅俗同歸。聚眾四五友,潦草一濁茶,飲的是茶間雅趣;自斟自酌,孤獨而飲,飲的卻是處事心境。「俗人」有喝法,「雅人」有異飲。誰又能確定「俗人」不會偶爾「雅」上一回,而「雅人」又沒有「俗」的時候?

茶境之一字的追求,本就因人而異,就像世人面對生活、事業的壓力,總抱怨處峰頂不勝高空之寒,處低谷又要為生計四處奔波。不過人生本就如此,頂峰者可多俯瞰低谷,低谷者多仰望高峰,仔細觀察便會知曉眾生皆有苦處。在其位某其職,知足常樂而已。

佛家曾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是否是在暗示世人,人生處處皆可參禪。茶是清悠、素雅,禪是休閑、清心,茶和禪,都是清雅和素凈的閑適文化,講究修心養性,平淡處悟盡人生之玄妙,浮華里勘破人生之縹緲。

禪茶的理解可深可淺。對於難以放下世俗的人而言,禪茶的這份閑適的境界不是為了去超脫,也不必去參透生死、看破紅塵,從而大徹大悟求得解脫……僅在於閑茶時間能放下塵世紛擾,靜心安享那一份喝茶的閑雅。只不過很多人體會不了這份閑適的美好,因此面對紅塵便有了諸多煩惱。

古代文人品茶追求雅緻美感,禪茶則追求於喧囂處求一閑適空靈之所。對於古代詩人而言,茶禪更像一首詩。對於唐代詩人白居易而言,空寂之時以孤獨為飲,「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一首詩,一杯茶,道出的卻是一段禪心。以茶為引,詩此作為載體,品了茶,寫了詩,順便也悟了禪。

若「道」是一棵參天大樹,那人生中的各種道便是理樹上的枝與葉,各有特點而又同根同源,而茶道便是其中之一。茶道具有一定的時代性與民族性,就像中國各朝各代之間茶道文化的差異性,卻又因為中國傳承幾千年的民族文化而殊途同歸、不離其宗。

茶道涵蓋了技藝、道德、哲學、規範等中華傳統文化,而茶的本質終究還是一種飲品。

茶藝師妙手間茶藝表演,飲的優雅與美感;親人、朋友相聚而飲,飲的是人文交際;孤獨而飲,且酌且悟,飲的是人生浮沉;商場合作,茶水間的利益交換,飲的卻是隱藏於背後的那份功利……茶道感悟因人而異,卻也正因世人思想、飲法上的差異性,茶道茶藝得以於世界大放異彩。

夜色桃夭酌,清飲一盞茶。正如紅顏初見,不見其飲酒為何兩韻酡紅?且觀一盞看似色純而透亮的茶湯,茶毫隱匿其中跌宕起伏間,恰似紅塵路之起落浮沉。(作者:謙不語,圖來源:南茗佳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淺議螃蟹腳與普洱茶的關係
生普什麼感覺,喝才是關鍵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