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參與三次政變服侍四朝皇帝,大太監王守澄最終還是拗不過命

參與三次政變服侍四朝皇帝,大太監王守澄最終還是拗不過命

太監是特定歷史環境下的特殊產物,自封建社會開始就伴隨著王朝的一生直到終結。所以歷史上的朝代自始自終都會跟太監發生點什麼?歷史上太監最出名的時候無非是漢朝、唐朝和明朝,其中唐朝的宦官專權愛歷史上是最輝煌的一頁吧。今天我們就扒一扒唐朝歷史上的大太監,王守澄和皇帝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歷史上的太監家裡都很窮,要麼誰會主動挨一刀入宮呢?王守澄也不例外,因為從小吃不飽穿不暖的他只能選擇去當一個太監。不過他很努力運氣也不錯,在宮裡混了幾年居然也混得一個風生水起。就這樣當時有了一定說話的他去了外面做監軍,因為監軍是是皇帝的人,有一定的權力,所以能說得上話。在這裡他還認識了一個叫鄭經的醫生,也對他的後來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那時的皇帝因為得了重病,御醫們都束手無策,這下鄭經的機會到了,就被王守澄帶回了長安,因為看到老皇帝的病已經無葯可醫,就這樣王守澄準備留在長安謀求下一步發展。皇帝駕崩以後,王守澄當機立斷,與梁守謙合力將李恆送上了皇位。因為有定策大功,王守澄被封為了樞密使。因為樞密使這個官職的特殊性,加上唐德宗以後開始親近宦官,所以王守澄此刻的權力已經到了膨脹的地步,面對這麼大的權力,王守澄的慾望也被無限的放大了。

就這樣王守澄在朝中開始大力的培植黨羽,當敬宗被殺後,他憑藉自己的勢力將李昂送上了皇位,就是後來的唐文宗。被宦官擁立的唐文宗並不開心,相反覺得很不開心,皇位本來是我的,你一個太監瞎指揮個毛線,就這樣唐文宗埋下了殺王守澄的心思。不過當時的朝廷因為多數都是王守澄的人,所以他找了個幫手叫宋申錫。並且慢慢提高宋申錫的職位,達到能和王守澄抗衡的地步,但是因為用人不當,被王守澄發現了貓膩。無奈之下的文宗最終只能棄車保帥,殺掉宋申錫。

文宗看到這樣的方法行不通,於是乎他就開始了策反王守澄身邊的人,就是鄭經和李仲言,當時的王守澄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也就沒有太放在心上,所以當他的權力被架空以後,他才明白自己養了一匹狼,不過這些都沒用了,因為他已經輸了,所以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也許到死他才明白,缺了東西的他即使在厲害也當不了皇帝,畢竟沒了分量終究要退出舞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風吹過的三月 的精彩文章:

故宮這三個地方太神秘,不讓遊客進入,裡面藏有什麼秘密
他是玉帝專業演員,被刻在了冥幣上,自己燒紙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TAG:春風吹過的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