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2請劉伯溫,劉伯溫都不願出山,好友說出10個字,劉伯溫慌了

朱元璋2請劉伯溫,劉伯溫都不願出山,好友說出10個字,劉伯溫慌了

民間常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劉伯溫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智慧和諸葛亮齊名。諸葛亮在得遇劉備三顧茅廬之恩後,方才出山輔佐劉備成就帝業。鮮為人知的時,劉伯溫出山時也是審時度勢,顧慮重重,因為對朱元璋不是很了解,所以朱元璋連請他2次,他都徘徊觀望,不願出山,最後好友對他說了10個字,劉伯溫一聽慌了,趕忙出山去拜見朱元璋。

1353年,朱元璋帶領心腹愛將湯和,徐達等24人離開濠州,南略定遠,在收編了驢牌寨民兵三千人後,又連夜攻破定遠橫澗山的元軍營地,招降了精壯士兵2萬人,此後朱元璋率領著這支生龍活虎的精兵去攻打滁州。在攻取滁州的路上,朱元璋遇到了前來投奔的李善長。李善長博通古今,富有遠見,他勸說朱元璋效仿漢高祖劉邦,招募賢士,知人善任,天下就會很快平定。朱元璋認為他說的有道理,此後每攻佔一地,就尋求當地的隱士賢才來輔佐自己。

早在進攻江浙前,他就對前鋒將軍胡大海說:「浙東地區,百姓富足,知書達理的人很多,其中必有一些有識之士,你要留心查訪,以備我用。」胡大海領命而去,在攻克婺州後,當地的名士宋濂便被朱元璋召去委以重用。然而朱元璋認為此地不應只有宋濂一位名士,索性就追問此地還有哪些人才可用?宋濂和胡大海就推薦了劉基。而劉基之名,朱元璋也早有耳聞,此前的郎中陶安就向自己推薦過此人,說他有經天緯地之才。朱元璋一聽劉基就在此地,心中非常高興,就趕緊派人帶上親筆書信和厚禮去聘請劉基。

使者見到劉基後,恭恭敬敬的拿出朱元璋的親筆信和禮物,並告訴他說:「我家主公立志滅胡元,興漢業,舉兵起義,解民於倒懸之危。素聽聞先生才高識廣,智謀超群,懷伊尹之志,具子房之才。今小人特奉主公聖諭,來聘請先生去應天一見,助我主公拯民於水火,歸神州為一統。」劉伯溫看完了信,不僅有所心動,因為他也早聽說朱元璋知人善任,軍紀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得百姓愛戴,是一個明主,遠比方國珍,陳友諒等人強上百倍。

然而思考再三,他卻拒絕了使者的邀請,因為一是他多次被元朝召去做官,但都不被重用,甚至還遭受性命之危,這次出山,他不想重蹈覆轍,因此他要保持慎重。二是朱元璋雖然名聲在外,然而畢竟地盤不大,出來爭天下的時間也不長,他對朱元璋的品行吃的還不是很透,不知道朱元璋是做表面文章,還是真心招募賢才。所以他委婉了拒絕了使者的好意,使者見此行沒有完成任務,再三的請求,劉伯溫都回絕了。

使者回去告訴朱元璋,說劉伯溫死活不願前來,滴水不進,連信和禮物都全部退回。朱元璋聽完也沒有生氣,而是再派處州總制孫炎前往聘請劉伯溫。孫炎與劉伯溫曾有些交情,又被朱元璋重用,朱元璋認為派孫炎去以身說法,應該可以打消劉伯溫的疑慮,招他前來效力了。然而孫炎去後,一下子難住了劉伯溫,劉伯溫想拒絕,卻怕駁了好友的面子和好意,不拒絕吧,又違背了自己的初衷。於是在孫炎走後,他將自己的一把心愛的龍泉寶劍贈給孫炎,間接的表明了自己不願復出的態度。

孫炎收到寶劍,也明白了劉伯溫的意思,他頓時感到很不快,劉伯溫忤了他的面子不說,他該怎麼向朱元璋交代呢?朱元璋在信中一在告訴他要好言相勸,務必請劉伯溫出山。看著這把寶劍,孫炎陷入了苦悶之中,忽然他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揮筆寫了10個字:劍當獻天子,斬不順命者。然後讓人把寶劍和信一起回給了劉伯溫。

劉伯溫看著這10個字,大吃一驚,頓時慌了神。假如朱元璋真的做了天子,自己兩次都給臉不要,萬一到時候皇帝追究起來,自己和後人哪還有好日子過。何況朱元璋此刻身邊人才濟濟,連好友宋濂都應召而去,不比劉備三顧茅廬時只有劉關張三人,離開了孔明,劉備如何活下去都舉步維艱。想到這,劉伯溫也自然不敢將劍去親自獻給朱元璋了,第二天,他就收拾好行李,前往應天拜見了朱元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非讀史 的精彩文章:

唐軍13000人對陣日本42000人,戰後日本1000多年不敢斜視華夏
樊噲的後人如今過得怎麼樣?傳至77代,祖祖輩輩恪守一條7字祖訓

TAG:韓非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