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屋嚇人師:"扮鬼「得敬業 一不小心就被打只好嚇完人就跑
剛過去的周末,正是小姜最忙碌的兩天,那是他兼職的日子,不過他不在寫字樓,不跑銷售,也不是送外賣,而是在「鬼屋」專職扮鬼嚇人。
圖片來源:呂誠/視覺中國
上午10點,小姜準時來到「鬼屋」,套上一身大褂子,收起笑容,戴上一張鬼面具,露出兩隻眼睛,在定點位置站好,「潛伏」在黑暗中,等待著當天的首批遊客。
圖片來源:呂誠/視覺中國
「啊!」「呀!」「哎哎哎!」鬼屋內傳出一陣陣尖叫聲,人們似乎被「嚇」得不輕。只要有遊客進入鬼屋,這驚嚇就少不了,而這驚嚇,大都是小姜他們「製造」出來的。原本只是按照老闆的規定,在幾個固定的位置嚇人,不過小姜沒事就總琢磨怎麼樣才能讓嚇人效果更好,摸索出了幾個新地點,常常出其不意,後來他還不滿足,每次還特地跑到走廊盡頭,趁客人不注意時,突然衝出來。「我們不會與客人有肢體接觸,一般也不說話。」
圖片來源:呂誠/視覺中國
面對「嚇人師」,客人們反應不一,膽小的會被嚇哭,膽大的會追著他們打。
圖片來源:呂誠/視覺中國
別看小姜「扮鬼」如此敬業,這職業可是有一定危險性的,一不小心就會被打。「上次有個女生被嚇到,拿起手上的包就朝我打來,幸好不痛。」小姜笑著說,有時候客人出於本能,被嚇到,隨手拿起東西就打過來,他們嚇人還得要懂得自我保護,所以他常常嚇完人,轉身就逃走。 圖為小姜的面具被一位客人不小心打壞。
圖片來源:呂誠/視覺中國
小姜覺得「鬼屋」就是給客人尋找刺激的,客人尖叫出來,也是一直釋放壓力的方式。看到客人們走出鬼屋後有說有笑的樣子,小姜也會感到快樂。
圖片來源:呂誠/視覺中國
隨著娛樂產業的越來越豐富,「鬼屋」逐漸顯得有些沒落。
圖片來源:呂誠/視覺中國


※塑料袋屢限不止污染嚴重 智利工程師發明出能溶於水的新材料
※航拍伊斯坦布爾海灘 彩色遮陽傘遍布藍色海岸
TAG:視覺中國圖播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