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武漢紡大兩項「紡織之光」應用基礎研究項目通過結題驗收

武漢紡大兩項「紡織之光」應用基礎研究項目通過結題驗收

8月17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組織的「紡織之光」應用基礎研究項目評審會在武漢舉行。由武漢紡織大學承擔的「粒子流原位染色技術及其裝備的基礎研究」「新型液氨筒子紗絲光染色技術研究」兩項「紡織之光」應用基礎研究項目順利通過結題驗收。

中紡聯副會長李陵申、中紡聯科技發展部主任彭燕麗、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葉志民,以及來自高校、行業協會、企業的專家出席評審會。評審專家在聽取了項目承擔單位的彙報,審閱了相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後,認為兩項目均已完成任務書規定的要求,同意通過結題驗收。兩項基礎研究項目均得到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的資金支持。

「粒子流原位染色技術及其裝備的基礎研究」項目針對傳統浸軋染色易形成先染的織物顏色深,後染的織物顏色淺的現象,以及染液的使用率不高,無法實現高比例的染料使用,對資源以及對環境都造成負面影響等問題,採用超聲波設備將染液霧化成漂浮的粒子,再通過流體的控制將粒子送至被染織物上。基礎研究數據表明,超聲波霧化的染料溶液的本體和霧粒的染料溶液濃度始終保持一致,不會造成染色中出現匹差的現象。在確保染色效果的同時染料也能夠高比例使用,不會造成資源浪費以及環境污染。因此,該項目是一種全新的印染技術。項目實施將為粒子流原位染色技術的研究提供巨大幫助,為未來實現我國具有自主開發、節能環保的新型印染技術帶來契機。

「新型液氨筒子紗絲光染色技術研究」項目研製一套液氨筒子紗染色技術和設備,建立一套液氨染色新工藝。液氨染色技術是以液氨為溶劑的一種無水染色技術,染料和溶劑易全部回收並循環利用,與傳統染色方法相比,具有節水、環保和節能等優點。由於染色時間短,染色工藝簡化,縮短生產周期,提高了經濟效益。該研究項目解決了液氨染色技術中存在著竭染率和固色效率低,色牢度和勻染性差等技術問題。該項目的研究,有助於推進該技術的工業化應用,從源頭上減少印染行業水耗和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對推動染整清潔生產及節能減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紡織服裝周刊 的精彩文章:

8月家紡展「牆飾」來襲,你準備好了嗎?
源頭時尚,就此開啟!柯橋紗線坯布展8月底啟幕

TAG:紡織服裝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