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讀:華為電視?新圍城時代:做手機的想進去,做電視的想出來
歐界報道:
近日有消息稱,華為已經重設了電視項目小組,目前正在招兵買馬,準備跨界進入電視行業試試水。有意思的是,國內多數上市彩電企業都在走下坡路。有人認為電視行業已經變成了所謂的"夕陽產業",許多電視廠商都在哀嘆低價負利的慘淡景象。
如同錢鍾書在《圍城》裡面寫的,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來。彩電行業也像一個圍城:做手機的想衝進去,做電視的想衝出來。華為不安安心心地做手機,衝到電視這個夕陽產業來做什麼呢?
硬體收益只是"飯後甜點"
彩電行業就是一個坑,在市場持續走低的情況下,華為不可能還跳進去。真正讓華為心動的是終端應用市場,準確的說,是5G終端應用市場在未來的廣闊前景。
產業鏈消息透露,華為早在兩三年前就有意向進軍電視行業。那時華為的想法是做4K電視,想把從通訊設備到終端的整體解決方案推廣給歐洲的客戶。但不知什麼原因,與面板商的洽談至今沒有進展。
如今情況又有所不同,5G時代到來的進度被大大加快。伴隨著美國排名前三的移動運營商先後推出5G商用解決方案,預計到2018年底,美國將會大範圍實現5G商用。依賴於8K電視對超清顯示的剛需,5G通訊將會擁有巨大的潛在市場。
這是華為非常希望看到的,憑藉世界"唯三"的5G專利技術,華為想從這個大蛋糕中切走一塊並不難。華為擁有龐大的手機用戶體量,如果能夠在8K電視上創造新的用戶需求,帶來的收益是十分可觀的。至於硬體和智能電視運營的收益,那不是華為的主菜,只能算是飯後甜點。
在彩電市場本身已經形成穩定格局的情況下,華為未必會把重心放在做自己的8K電視上,網路運營和應用服務才是華為的強項。因此,光是開發移動端的5G應用還不夠,早點涉足8K電視,對華為立足5G終端應用市場有百利而無一害。
智能家居是無法抗拒的誘惑
人工智慧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各行各業都開始漸漸向AI靠攏,家電行業也是如此。前有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 Show,後有谷歌"超級智能音箱"與其對標,電視廠商也緊跟潮流推出了各自的AI電視。長期低迷的彩電行業似乎把AI電視當成了一根救命稻草,迫切希望從中尋找到一條脫離困境的出路。
然而事與願違,儘管電視智能化是必然趨勢,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AI只是給所有行業畫了一個巨大的餅,中看不中吃。AI電視連遠場交互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憑什麼指望一台有"聽力障礙"的電視被用戶廣泛接受?
這對彩電行業來說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了!但對野心勃勃的跨界大鱷來說卻是最好的時代。
電視市場越是疲軟、增長越是乏力,就越有利於華為等跨界公司"趁虛而入"。特別是在智能家居市場的誘惑之下,電視作為家庭場景的中心,自然而然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放言:未來10年智能終端將進入全場景體驗時代!余承東是個自帶"炸群"體質的人,對於外界送給他"余大嘴""余大炮"的稱號,他表示自己的想法就是:成不成不要緊,反正先吹出去,一般都會提前實現。
如果真如余承東所言,智能家居市場必然是華為無法抗拒的誘惑,因此越早佔據電視這個控制中心,就越有利於華為在智能家居行業的布局。
做手機的想衝進去,做電視的卻想衝出來
當華為一邊研究手機晶元,一邊研究怎麼衝進電視行業的時候,做電視的卻想要"衝出來"。
在經過了從貼牌代工到自主創新,國內彩電市場已經被排浪式發展消耗的七七八八。再加上互聯網行業的深入發展和移動設備的突飛猛進,使得電視在家庭場景中迅速失寵。
如今的國內電視市場安靜的像座墳墓,整個行業陷入了低價負利的怪圈。如果不是日子難過,誰願意背井離鄉?若不是眼前的苟且,誰會嚮往詩和遠方?像TCL、海信、康佳、長虹等家電企業都已早早出海,靠海外市場維持生計。
所以說,華為等高端品牌的介入對電視行業來說未必不是件好事。跨界進入的"華為電視",不太可能與原有的電視廠商爭奪市場。相反,通過技術賦能,華為將有可能突破行業邊界,幫助重建整個家電產業。這既實現了華為進行行業布局的目的,也將帶領電視行業走出當前這個圍城式的困局。
歐界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歐界傳媒 | Jie Media
六年專註有深度的互聯網世界


※任正非:晶元急不來的,只砸錢沒用,今年還要買5000萬套高通晶元!
※Find X的創新,是否預示著國產機將超越蘋果,引領智能機的未來?
TAG:歐界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