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規避7誤區,科學坐月子不落病,讓新媽重新恢復元氣

規避7誤區,科學坐月子不落病,讓新媽重新恢復元氣

原標題:規避7誤區,科學坐月子不落病,讓新媽重新恢復元氣


經歷過孕期的種種不適,終於迎來分娩,以為這就算結束了?做月子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是絕對難熬,照顧孩子不說,家裡老人還不體諒自己,這不讓干,那不讓吃的,真的可謂是苦不堪言。


那些「傳統」坐月子的方法都是「老黃曆」了,要想科學坐好月子,又不落月子病,看看以下內容吧,讓新媽重新「滿血復活」。


  一、產後過早大量喝湯?


很多人都認為產後就要多喝點湯湯水水的,才能補,首先要先肯定一點,湯並不是一點用沒有,而且產後腸胃虛弱,立刻吃大魚大肉不僅沒法進補,還容易造成腸胃功能紊亂,甚至是乳腺炎,所以很多媽媽都覺得產後第一周要多喝湯,但是湯真的沒有營養!


拿雞湯舉例,雞湯中所含的多是可溶性蛋白質,氨基酸等,說白了就是油和脂肪,吃了除了讓媽媽胖,起不到任何作用,不如直接吃雞肉來得有營養,所以產後第一周可以根據身體,多吃些好消化的、清淡的食物,那些湯湯水水就喝喝解解饞吧,不能指著它補充營養。


  二、月子房間門窗緊閉不透風?


很多老人都覺得產後就要門窗緊閉,主要怕新生兒和產婦身體虛弱,吹風著涼生病,還容易落下頭疼這樣的「月子病」,但是緊閉門窗,室內空氣不流通不能置換,造成空氣中的很多細菌也大量繁殖,所以開窗通風還是很有必要的,只要不直吹著媽媽和寶寶是完全沒問題的,至於「月子病」,真的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三、坐月子不洗澡、不洗頭、不刷牙?

產後媽媽會大量出汗,身上總是黏糊糊的,如果一個月不洗澡可以想像,身體就是一個大型細菌培養皿,非常影響哺乳時的衛生,順產後3天可進行淋浴,剖腹產的產婦應在傷口完全癒合後(通常需要2周左右)再進行淋浴,期間也可以擦浴和洗頭,但應注意不要讓水污染傷口,不宜洗盆浴,保持浴室溫度在26度左右,就可以放心洗澡了。


關於刷牙:很多老人說,月子里刷牙會牙疼,甚至會掉牙齒,這純粹是無稽之談,還有很多產婦聽別的媽媽說月子期刷牙會牙齦大量出血,就不敢刷牙了,其實牙齦出血是因為產後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引起牙周炎炎症加重,這時候更要注意保持牙齒衛生,只要用軟毛牙刷就可以改善牙齦出血的問題。



  四、不下床活動?


雖然產婦在生孩子時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體力,但新產婦的血液處於高凝狀態,長時間卧床不活動,極可能導致肺栓塞。會造成血液不循環、影響惡露排出。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產後恢復,順產後24小時之後就可以下床活動,選擇剖腹的寶媽,下床活動時間可以推後1天左右。這樣可以加快宮腔內的惡露排出體外。



  五、抑鬱?


由於女性產後體內激素的驟然變化,在分娩後的第一周,約50%-75%的女性出現輕度抑鬱癥狀,10%-15%患產後抑鬱症,產後一個月內抑鬱障礙的發病率是非分娩女性的3倍。但是隨著體內激素水平逐步恢復,這些癥狀都會減輕和消失,所以如果只是感覺到煩悶、沮喪、或者脾氣變差了,都不是事兒,等激素穩定後情緒也會跟著穩定的。

這時候家人要多包容媽媽,多給媽媽關懷,媽媽也不要總是窩在家裡和床上,可以適當在家裡活動,如果情緒還是不好,適度的看看電視劇,玩玩手機遊戲也是可以的,畢竟比起這些,產後抑鬱症更可怕,適度放鬆是種不錯的排解方式。



  六、不收腹?


產後媽媽的皮膚鬆弛,腹部變大,腰部負擔也加重。所以這時必須用收腹輔助,可以收縮腹部,防止內臟下垂。收腹帶不僅能加快媽媽恢復身材,還能更快的排出惡露。



  七、同房?


產婦從受孕到分娩,身體各器官都有很大變化,尤其是生殖系統變化最大,而且在分娩過程中多有或輕或重的損傷,因而更需較長的恢復時間。一般來說,產後4~6周內應禁止同房。因為這段時間內陰道壁內粘膜較為軟弱,易受損傷,所以爸爸一定要在這段時間照顧好媽媽,不要讓媽媽再受傷了。


坐月子是恢復元氣的黃金時期,新媽媽們一定要注意月子里的禁忌,只要坐好月子身體就不受罪哦。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刪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孕育乖寶寶 的精彩文章:

生孩子怕痛,你可以這樣做減輕痛感!
孕期胎兒有「4怕」,後果太嚴重,孕媽們一定要遠離

TAG:孕育乖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