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領航區塊鏈中間層技術
區塊鏈發展迅速,但總體還在初級階段。從底層的公鏈,到真正能實現各個 Dapp 們 「顛覆谷歌」、「顛覆Facebook」 的雄心壯志,中間還有不少的路要走。
而這 「不少的路」,指的其實就是中間層。
何為中間層
中間層是什麼?目前並沒有公認定義。不過,我們可以和傳統互聯網對比。
若把傳統互聯網的結構分成五層的話:
區塊鏈也可以分為五層:
硬體即挖礦與礦機。底層公鏈例如IDA就是一條技術公鏈,負責搭建基礎設施。而區塊鏈與 C 端的結合 —— 比如遊戲、物流等 —— 則是最上層的 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分散式應用)應用層。
中間層分為兩部分:面向公鏈的下層中間層,和面向 DApp 的上層中間層。
中間層需解決的三大問題:
擴容
鏈下計算和存儲
Oracle
擴容:區塊鏈技術落地最關鍵一步
擴容定義:如何在 DApp 增加的情況下,通過提高主網性能(比如提高吞吐量、降低延遲等)且不影響用戶體驗的辦法,適應新的用戶需求。
說到擴容,不少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解決比特幣擁堵問題的閃電網路(Lightning Network),和其以太坊版本的雷電網路(Raiden Network)。
我們知道,比特幣交易速度太慢一直是其致命弱點:每秒僅能處理 7 筆交易。這個速度讓每秒能處理 2.4 萬筆交易的 VISA 級笑而不語...就連 Bitcoin Cash 這種比特幣的 「山寨幣」,都有每秒 61 筆的速度。
IDA底層技術MATRIX表示,只有當數字貨幣處理速度可以達到VISA級及之後,才真正具備了有可能有與傳統貨幣抗衡的技術基礎。MATRIX研究院實驗分散式網路樣機已達到TPS 50000次/秒,而VISA級 TPS是25000次。
存儲:怎樣「處置」DApp
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的發展,我們產生的數據呈幾何式增長。據估計,2020 年時(也就是一年半以後...),全球聯網的設備數量將超過 200 億台。此外,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眾多 DApp 也將使用和產生大量數據,對DApp的安排,IDA未雨綢繆。IDA為所有希望在IDA生態中發布應用的用戶提供了豐富標準易用的開發工具和平台:
IDA客戶端
在加入IDA生態之前,一個IDA的客戶端是必不可少的,在獲得了客戶端之後,用戶就可以同步數據,使用錢包,以及獲取IDA的客戶端為專業應用用戶提供得豐富工具和插件。
IDA開發框架
為了減少用戶的不必要開發量,縮短並簡化用戶開發應用的過程,IDA會在未來提供一個方便易用的開發框架,框架中提供大量在其他應用中得到驗證的可復用的數據模塊,用戶在框架內調用自己需要的主程序模塊並進行組合和修改。
私鏈生成工具
如果用戶選擇在IDA主鏈進行測試應用,下載整個區塊鏈與網路同步會直接影響測試的效率和效果,但在私鏈上測試就不會有這些問題,IDA為開發者和應用者提供了非常方便的私鏈生成工具,簡化開發中的測試流程並提供一個更好的測試環境。
智能輔助工具
IDA的AI會基於所有在鏈上發布的應用開發情況,以及我們提供給AI的海量區塊鏈應用源文件進行學習,從而在未來為用戶提供一個智能的開發輔助工具。工具會在開發者開發過程中對開發者代碼中的不合理部分給出糾錯或建議,提升開發者的開發效率及縮短bug排查的過程。
AI虛擬機
如果用戶需要發布基於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更「聰明」的應用,在應用研發過程中,即可使用AI虛擬機進行學習演化及模擬,來判斷應用當前演算法和功能的合理性。
Oracle:把真實世界裡的信息告訴區塊鏈
我們在區塊鏈白皮書里,經常會看到 oracle 預言機這個詞,百度一下會顯示甲骨文,但指的可不是矽谷的科技公司甲骨文。oracle 是把真實世界裡的信息彙報給區塊鏈的橋樑,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說它是 「為區塊鏈提供外部數據的信息平台或技術。」
IDA底層技術合作之一的Sigfox,基於它的全球覆蓋能力,無論物理資產運往哪裡,都能連網,哪怕是沒有網路的地區;通過集中視圖獲取物品位置信息,實現全球行銷和數據存取,生產、倉庫、運輸、海關、送達客戶等相關數據都能全方位接受,再經由Sigfox傳至IDA。
區塊鏈的中間層雖然不如 DApp 直觀,也不如底層公鏈廣受關注,但它卻是區塊鏈想要大規模應用(mass adoption)的必經之路。IDA的科研團隊們,每一天都在為區塊鏈中間層技術而不懈努力著,讓我們一起期待IDA亮劍的那一刻!
- END -
您可關注官網:IDA官網
您可關注微博:IDA官博
http://sina.lt/fA25
Twitter用戶可直接訪問:
https://twitter.com/IDAchain2018
Facebook用戶可直接訪問:


TAG:走進東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