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野釣中需要注意的4個小竅門

野釣中需要注意的4個小竅門

一、大魚上鉤如何操作

1、手感到是大魚後,首先雙手握竿,一手在前,一手在後,把竿豎成60度左右,或橫向左右兩側,始終使竿保持弓形,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釣竿、竿尖的彈力。此時千萬不能把竿倒向魚逃的方向,如果把魚竿放直,不是斷線就是斷鉤。人也要雙腳站穩,腰部盡量穩直(切不可彎下或蹲下),否則容易失誤。如此穩住一段時間,再伺機遛魚。

2、 遛魚的方法是順著魚遊方向,自左向右引動魚兒,使其消耗體力,直到魚兒精疲力竭、身體側倒再起魚。

3、 起魚時如果魚兒只有三五斤,可把魚拉近岸邊,將魚頭引出水面,讓其吸空氣、喝水,灌水後慢慢引到岸邊,用抄網把魚抄上岸。如果魚很大,就不能灌水,魚不動時便要引動,魚動時順其方向牽引,直到魚肚朝天,再將其引向岸邊起魚。起大魚一定要用助撈器或抄網、搭鉤。也可順勢拉到灘上擱淺,然後用雙手卡住腮部,魚就跑不掉了。

二、魚不咬鉤怎麼辦?

1、所用餌料不適合:多準備幾種餌料,從中找出最合適的餌料,如所帶的餌料都不行,還可就地取材,臨時找一些。

2、釣位不當:在一個釣位上,若2小時均無魚上鉤,則應根據當時、當地環境、氣候情況調換釣位。但調換釣位不宜過於頻繁。

3、水的深淺、肥瘦、渾濁度、水溫等項中有不宜魚兒活動的情況。

4、 釣場周圍來往人群頻繁,干擾大。

三、怎麼釣肥水塘?

1、 在肥水水域中垂釣應採用釣浮,不釣底。因為肥水水域的中上層浮游生物多,溶氧量大。魚兒大多集中在中上層活動。一般應遵循釣淺、不釣深、長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則。

2、選擇雨天出征。因為在肥水水域中,雨天水中溶氧增加,魚兒活躍。

3、肥水水域水溫升高快,降溫也快,夏季更為突出,中午與早晚相比,溫差很大,驟冷、驟熱的天氣也會使上下層水溫溫差加大,上下層由於水溫溫差形成對流,使水體中溶氧增加,所以夏季在肥水水域垂釣,應釣早不釣晚,釣冷不釣熱。一般上釣率的高峰是早晨3點-8點。

4、肥水水域垂釣應選擇素餌,同時更應注意其加工質量,使味道更加濃郁,並增加一定數量的添加劑。總之在肥水中垂釣,要遵循淺不釣深;長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則。

四、魚鉤被障礙物掛住怎麼辦?

在自然水體中垂釣,常常會遇到魚鉤被障礙物掛住的現象,如遇此情況,千萬不能性急、硬拉、硬扯,否則容易造成線斷、竿折、鉤毀、浮漂棄等正確的做法是:

1、 把竿放在水面上,使掛物的魚鉤變換位置,再輕輕向自己所站的方向拉,這樣也許可排除掛物障礙。

2、 可藉助鄰近的長竿,以幫助排除掛障。如果這些方法都不能奏效時,可將魚線和魚漂繞在竿上,再使勁拉,這樣就算線斷、鉤落,也還可以保住魚竿和浮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垂釣 的精彩文章:

野釣釣位選擇口訣,牢記這些技巧,輕鬆選擇好釣位

TAG:天天垂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