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最喜歡的班主任辭職了……
導讀:
在中國,對於孩子的教育,大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視!家長,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捨得為孩子的教育花錢。然而,詭異的是,願意在學校做老師的優秀人才卻越來越少,公辦學校優秀老師也越走越多......
昨天,朋友圈裡一位二年級家長@小豬爸爸冒出來向我吐槽:
小豬同學就讀於杭州某區一所重點公辦小學。豬爸說,上個學期開始,他孩子學校的資深的老師就不斷離職:
多米諾骨牌式的教師離職潮下
究竟誰最受傷?
老師辭職,這幾年,如多米諾骨牌。
看似是老師的個人行為,但是,一個優秀老師辭職的背後,是許許多多像小豬爸爸一樣的家長和孩子的萬般不舍。
畢竟,遇到一個好老師不容易,一個優秀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有時候甚至超過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經驗豐富,專業過硬的老師來教導呢?畢竟,一個老師的水平高低,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成長。
小豬爸爸很著急,也很無奈。他說,優秀老師紛紛離職,吃虧的,最終還是孩子們。
每年寒暑假前,都是老師辭職的重災區。但是,你以為只有家長著急?其實學校比家長更著急。前不久,我朋友圈裡的一位校長曬出了杭州某小學校長群的聊天記錄:
真沒想到,平時穩如泰山的校長,遇到師資短缺的問題,竟也是亂了陣腳!
據杭州某區一位教育部門工作人員透露,僅他們區,今年中小學教師崗位短缺數量就達900人之多。
中考考砸了不要緊,
免試讀師範!當老師!
有人說,急什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啊,老教師走了,年輕教師學歷更高、更有活力,對孩子來說未必不是好事。
但是,最近一則安徽的新聞涼了家長的心:
安徽省某縣給所轄學校發了一個通知——中考成績330分(除去體育和實驗成績)的考生有資格被送到某專科學校,五年後就能成為一名鄉村教師。
什麼意思呢?這所縣城中考的卷面總分是790分(除去實驗和體育分),330分的分數線,得分率只有41.7%,也就是每科平均分只有40幾分的「差生」可以免試進師範專科學校,五年後成為人民教師!
平均分40分!我覺得,這樣的考生不說智商有缺陷,至少對學習沒啥興趣吧?這樣的中考落榜生,卻堂而皇之地走進教室培養祖國的下一代?
心塞!!!
優秀的資深老師
正在離開我們的孩子
如今一線教壇上,一批四十齣頭的教師,也是初中畢業參加中考後走上師範專業的,但,他們卻是當年最優秀的一批學生,這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師生」。
他們,被稱為一群錯過北大清華的「學霸」
上世紀的80、90年代,國家為了緩解中小學校師資缺乏的問題,出台政策,從初中畢業生中選招優秀畢業生到中等師範學校,給幹部身份,城市戶口,學習三年後,分配到各所基層學校當老師。
現在年齡稍長的家長應該都記得,初中同班同學,最優秀的一批都會報考「小中專」,即中師。
從1980年到2000年,二十多年裡,全國400多萬優秀初中畢業生,考入中等師範學校,成為中師生。三年後,他們像蒲公英一樣,撒向全國的教育一線,成為中小學教師。
而我認識的不少國內著名特級教師、名校的教學骨幹,包括小學校長,很多都是因為當年在鄉村小學教學成果卓著,被當做人才挖到杭州這樣的大城市的。如今,他們是小學教育圈裡的翹楚。
中師生畢業的中小學老師,撐起了當今基層教育的大半個天!而現在,他們正年富力強,就是家長最青睞的這批「資深教師」!
一位教育人發文說:「這批天資卓越的中師生,在中國,既是空前,恐怕也是絕後了。然而,他們當年加入到基礎教育行列,確實是中國基礎教育的大幸。
而現在,資深教師離職潮中,就包括了這批中師生。
對於這波辭職潮,「新校長傳媒」署名曉余的文章認為,教師紛紛流失,尤其是鄉村教師留不住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三點:
收入留不住人。一年教下來,到手兩三萬塊錢(特指一部分鄉村教師,城市教師,頂多多個兩三萬)。正如一位青年教師要去考公務員前跟我說:我沒辦法,一年到手頂多三萬塊錢,我得供房子、養孩子。我能有什麼話說?
環境留不住人。現在農村學校硬體並不差,但鄉村凋敝,孩子少,學校規模小,文化娛樂幾乎沒有,尤其是年輕人非常少。因為學校規模小,老師專業成長空間非常小,校本研修難得搞起來,老師們也沒有橫向比較與榜樣。
整體看,在縣城學校與在鄉村學校工作,成長速度確實不一樣。這樣的工作環境,對年輕人自然沒有吸引力。所以但凡有機會,鄉村教師會選擇跳槽或改行。他們的理由也更堂皇:我在這兒呆下去只怕要當一輩子單身狗了!我能有什麼話說?
職業留不住人。沒有成就感的職業,是很難留住人的。事實上,目前說教師職業高危是誇張了一點,但從教環境危機重重卻是不爭的事實。來自社會、來自家長對教師的無限責任要求,早就見諸報端……
其實,不僅僅是鄉村教師。從杭州看,這幾年,城鎮教師辭職,比例似乎要大於鄉村。杭州幾個核心區域教師流失率非常高。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周邊幾個區的績效工資遠高於核心城區,且風起雲湧的民辦學校,紛紛挖人。在付出同等勞動力的前題下,年收入高出五、六萬,有幾個人,能絕對不動心?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十幾年!幾十年!這就意味著,一輩子下來,要多出至少一百萬收入!
於是,動心,想調動。但是,核心城區往往不放入。於是,只有辭職去民辦。還有一部分,則直接辭職,自己去辦補習班或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了。
面對辭職潮,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採取措施。比如,西湖區,對特級教師、首席教授加大了獎勵力度。然而,杯水車薪,這樣蜻蜓點水的獎勵,擋不住辭職大潮。
堵,是堵不住了。於是,唯一的辦法,是「降低門檻」!
我們看看安徽出台的中考政策——
20年前,成績最好的初中生,讀中師,當教師;成績次之的學生,才去上高中,讀大學。
20年後:中考生中最優秀的進重點高中,一般的學生去普通高中,經濟條件好的去私立學校,而最後落榜的,無路可走的,幾乎零門檻讀師範專業,做了小學老師。
有特級教師評論說:「當年最貧窮落後的時刻,最優秀的一代中師生撐起了民族的脊樑。但萬萬沒想到,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未來的教育卻要靠這些落榜生來承擔,這不是歷史的玩笑,這是活生生的現實!」
免費師範生改為公費!
殘酷的現實:
教師隊伍的素質在不斷走低?
最近,教育部出了一個重磅文件:《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建立師範生公費教育制度,將「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調整為「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履約任教年限從10年調整為6年。
我來給大家劃一下這份文件的重點:
之前國家為了鼓勵大家報考師範院校,早就對報考師範大學的的學生有非常優厚的政策:免學費、免住宿費,還發放生活補助費……但是有個條件:畢業後必須從事教師職業10年,否則要交高額的違約金。
現在,免費師範生改為公費有什麼不一樣呢?還是免學費、住宿費、發生活補貼,但是畢業後在教師崗位的「服役」年限縮短成了6年!
看上去,是個利好政策,鼓勵更多優秀學子報考師範,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但是,政策出台的背後,是殘酷的現實:
優秀考生讀師範專業的熱情幾乎降到冰點,優秀人才,拒絕當老師!
北京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鄭國民教授對這項政策的評價:「當看到履約年限減到6年,很多同學都在奔走相告。」他說,調查顯示,10年的履約期限影響了一批優秀學生報考師範專業的熱情,很多學生一看到10年的協議,便猶豫甚至望而卻步。
一位執教於內地一所重點中學的教師朋友說:他們學校今年的一本上線率是94%,升入清北19人。但在這所學校的錄取榜上,幾乎沒有人報考師範院校,即便有個別同學報考師範大學,也大多選擇師範大學的非師範專業。
這位老師感嘆:這所內地小城的最優秀青年群體,幾無例外的一致選擇拒絕做老師。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孩子的課堂上「好老師」越來越少,再加上原來的一批資深優秀教師辭職,對教育帶來的是毀滅性的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公布的42所「雙一流大學」名單上,僅有北京師大、華東師大名列其中。
真是「家有隔夜糧,不當孩子王」!
難怪有教育界人士憂心忡忡:教師素質正在不斷走低!
優秀的人
離教育、離孩子漸行漸遠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在中國,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大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視!家長,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捨得為孩子的教育花錢。然而,詭異的是,願意在學校做老師的優秀人才卻越來越少,公辦學校優秀老師也越走越多。
面對優秀教師的離職潮,優秀人才拒絕報考師範這樣的現實,已退休的特級教師李鎮西前不久在他公眾號中呼籲:
第一,大幅度提高教師待遇,以吸引高中畢業生中最優秀的學生報考師範院校,同時留住在職的優秀教師。
第二,大幅度提高教師入職門檻,從大學錄取、公招考試、教師管理等方面,對師範生和在職教師提出人格修養、職業規範、專業素養等方面的要求,讓每一個教育入職者,都成為真正優秀因而無愧於社會尊敬的教師。
「真心希望我們國家不要再出現連高中都考不上的學生,卻成為師範生這樣的笑話!」
李鎮西的憂慮,正在成為現實。
網上,有這麼個段子:
當中學班主任的,不要批評班裡的學霸,因為人家將來可能是精英;
不要批評班裡的二流學生,因為他們將來可能是本地的公務員;
不要批評班裡的三流學生,因為他們將來可能是你的同事;
不要批評班裡的差生,因為他們可能會成為你孩子的小學老師。
這個段子,我笑不出來。因為,它將成為活生生的事實。
GIF
此文轉自「快微課」,本公號轉載時略有修改。
主編:田媽,責任編輯:小石頭
版權聲明:作者:田媽,資深教育媒體人,親子閱讀推廣人,電台主播、紙媒記者轉行的故事媽媽、走神系小學生家長。
本文原創。轉載後台留言。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謝謝。
熱貼鏈接


TAG:祖慶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