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艾灸為什麼可以治百病?看完你就明白了!

艾灸為什麼可以治百病?看完你就明白了!

名字,你懂我嗎?



養生調理 專業技術 學習交流 的最佳平台




你們發現沒?每每去到中醫館裡,總能聽見中醫師們對人提到要補陽、壯陽、扶陽。






中醫認為,萬病皆損於一元陽氣。

《黃帝內經》中也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那麼,究竟什麼是陽氣,和腎氣一樣嗎?對我們有什麼作用,是人人都要補的嗎?如何才能補足我們的陽氣呢?





何為氣?









《難經》中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




意思是說:如果將人比做一棵樹,氣就是樹根,而身體是樹榦和樹葉。根深才能葉茂,氣長才會命久。老百姓把人死叫「斷氣」,指的就是人活一口氣,人死則氣散。




氣是構成世界物質的本源,人體的氣充斥於全身無處不在,按分布及特點不同,可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氣中氣等五氣,這些統稱陽氣。









陽氣的釋義





在幾千年的中醫文化中,陰是指人的身體,陽是指人體具有的能量。

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陽氣衰減的過程。




古人云:有形之軀殼,皆是一團死機,全賴這一團真氣運用於中,而死機遂成生機;人身立命就是一個火字,真氣命根也,火種也,人活一口氣,即此真氣也。




陽氣就是真氣,儲藏在腎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元氣,常說的元氣大傷,即是傷了陽氣。



黃帝內經中講「陽化氣,陰成形。」陽化成身體所需的能量,陰形成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體。如果身體沒有了陽氣,就成了一幅空的軀殼,就會死亡。所以,

養護陽氣是養生治病之本。









陽氣的來源及消耗










陽氣來源有二:




一為先天性的,來自於父親和母親;


二為後天性,主要從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氣轉化而來。




保陽氣,益陰精。保養陽氣和補益陰精,這是中醫養生的一條重要原則。

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陽氣支持,所謂「得陽者生,失陽者亡」。




《內經·靈樞》稱:「人到四十,陽氣不足。損與日至。」意思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陽氣會逐漸虧耗。




現代人常常會出現渾身無力,精神疲乏,失眠健忘,脾氣暴躁等亞健康癥狀,甚至有的女性不到四十便提前進入更年期,這些疾病都是由於陽氣消耗過度所致。




人的正常機體運轉、工作、運動、性生活、情緒波動、適應氣溫變化、修復創傷等各項活動都是需要消耗陽氣的。當陽氣透支的時候,生命也就畫上了句號。






疾病治療原則






陽氣不足導致的寒凝諸症的治療之本則在於「補充陽氣,驅除陰邪」,提升五臟六腑的運化功能,增強機體的自愈能力,待到陽氣充足,六脈平和,自然諸病已愈,身體素質全面恢復。




艾為純陽之物,艾灸最適合補陽氣。艾條燃燒產生的熱量會滲透皮膚深達裡層,產生循經感傳現象,氣血在強大的熱流推動下,衝破瘀阻點,使「氣至病所」,從而達到祛病保健的作用。




而且《醫學入門》也講:「

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從這個角度來說,艾灸能治百病,一點都不虛假和誇大。







>

>

>

>


艾灸治病需要的時間






1、 輕症疾病:

1-3個月就能有明顯效果。如胃炎、盆腔炎等,但並不是好轉後就中斷,要徹底治癒還是需要鞏固。
 

2、慢性或重症疾病:

要做好長期的艾灸打算。至少要3個月,也可能是半年甚至更長。 



3、對於急性病症

,像拉肚子、急性感冒,若癥狀消失,一般可在短時間內治癒。比如我每次感冒發燒,就灸了鼻子兩邊的迎香穴20分鐘,第一次灸完打噴嚏就減少了,灸了三次差不多痊癒。






如何補陽?










補陽、壯陽,就是順應自然規律,補充日常消耗的陽氣,使身體達到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人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艾灸所用的艾草是一種純陽性植物,經過燃燒後,作用力更強,是補充陽氣,延年益壽的最佳捷徑。





>

>

>

>


艾灸穴位




中脘穴


 

 

 

 







中脘,任脈腧穴,胃經募穴,八會穴之腑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神闕穴


 

 

 

 




神闕,任脈腧穴。化莫測為神,闕指要處,穴當臍孔,是處胎生之時,連繫臍帶以供胎兒之營養,故又命蒂。






氣海穴


 

 

 

 




氣海,屬任脈腧穴。氣,氣態物也。海,大也。氣海名意指任脈水氣在此吸熱後氣化脹散。






關元穴


 

 

 

 




關元,任脈腧穴,足三陰、任脈之會,小腸的募穴。






足三里穴


 

 

 

 







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處在肚腹的上部,胃脹、胃脘疼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時候要同時往上方使勁;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內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






血海穴


 

 

 

 







血海,屬足太陰脾經。




這6大穴位調配各大臟器,通過補足氣血來達到補陽的作用;比單純的艾灸單個穴位來補陽要平衡得多!


瀉血療法、經筋療法、X型療法、倪海廈視頻、JT叔叔中醫、原始點、艾灸療法、張秀勤刮痧、腹針療法、拉筋拍打、神手絕技、穴位大全...

上萬視頻資料不斷更新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