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Facebook:是否會成為第一家因價值觀而沒落的互聯網巨頭?

Facebook:是否會成為第一家因價值觀而沒落的互聯網巨頭?

8月8日,CNBC刊文報道:美國流量排名第二大網站的Facebook,在未來兩到三個月內,可能會被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YouTube超越。

出現這種觀點的緣由,是市場研究公司SimilarWeb在最新研究報告中顯示,Facebook的網路流量在過去兩年里下降了近一半,而YouTube網站的流量則不斷攀升。

的確,因用戶數據泄露和假新聞事件深陷股票暴跌和市值動蕩的Facebook,被西方社會的「價值觀」這道符印重重壓了一下。不過,扎克伯格顯然不會甘心將美國用戶流量排名第二(谷歌、Facebook、YouTube、雅虎和亞馬遜)的位置拱手相讓。

8月13日,Facebook宣布收購位於美國猶他州的互動式視頻公司Vidpresso技術團隊。這是繼Facebook在今年初宣布將2018年作為其視頻戰略中關鍵性的一年後,一項新的布局視頻業務的舉動。不過,輿論對於Facebook此舉普遍持悲觀態度,原因竟然還是涉及「用戶隱私」的問題。

Vidpresso之前為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市場、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等大客戶提供一流的互動式廣播技術,允許客戶在多個網點直播視頻、並引入來自社交平台上的民意調查、評論、圖片和反饋。

「對加入Facebook,我們感到非常興奮。我們將繼續幫助內容創建者、出版商和廣播公司創造更好的直播體驗,並且專註於我們最為人所熟知的技能——在Facebook視頻直播板塊Facebook Live上啟用國際水平的互動流。」Vidpresso官方在網站上表示。

不過,相比於這項收購是否會讓Facebook視頻業務更強大,美國記者傑克·坎特更關心二者的合作是否有助於該社交平台在數據隱私保護方面更加規範。

「Facebook之前與Vidpresso有過合作。2014年4月,Facebook曾要求新的應用程序必須經過審查和批准程序,才能訪問平台用戶數據。大多數應用程序在2015年5月以前開始遵守這個規則。但Vidpresso一直延遲到當年11月。」

傑克·坎特8月14日對外表示,「Facebook在上個月向美國國會提交的書面證詞中提到了這件事情。但沒有解釋為什麼Vidpresso公司當時可以被特別對待。」


Facebook在頂級網站的競爭中面臨內憂外患

當前,Facebook似乎正面臨著內憂外患。內有在嚴格的歐盟數據保護立法被引入以後,社交平台要遵守的用戶隱私保護法則;在後續大選期間,對類似俄羅斯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籌備過程中干預事件的預防;現有平台上,趨於飽和的用戶增長率;以及接下來,需要在安全和隱私方面的巨資投入。

7月25日,在Facebook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並告訴投資人由於劍橋分析數據泄露事件導致用戶增長放緩以後,其市值從約6300億美元下降到5100億美元(其中包括屬於擁有Facebook近17%股份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170億美元財富)。

7月26日,Facebook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價格暴跌了19%,從每股217美元下降至每股176美元。這一次股價下跌,是Facebook市值的最大單日跌幅。作為最大的受損失者,馬克·扎克伯格的賬面財富從865億美元下降至700億美元,從全球第三位最富有的人跌至第六位。

美國投資銀行貝爾德的分析師科林·塞巴斯蒂安認為,Facebook股價下跌,是因為其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扔下的兩枚「炸彈」——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收入增長將明顯放緩、以及隨後經營利潤率將在未來三年內下降。

「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這些都是Facebook『自我造成』的問題。「科林說。

傑夫里銀行集團的分析師布倫特·希爾在與Facebook高管的電話會議上說:「許多投資者很難調和這種在收入上的減速。似乎這種規模超過了我們所看到的任何情形,尤其是我們所覆蓋的科技公司。」金融投資是帶有高槓桿的領域,一旦投資人開始懷疑公司的盈利模式,估值便會迅速下降。

截至8月20日,美國排名前五位的科技公司(蘋果公司、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和Facebook)市值分別為1.05萬億美元、9080億美元、8371億美元、8250億美元和5058億美元。

在蘋果已衝破萬億市值大關、亞馬遜正有望成為第二位沖關的選手時,唯有Facebook陷入動蕩,在7月25日市值下降了1190億美元(相當於整個麥當勞公司的市值),離萬億市值的目標反而更遠了一些。

外有Facebook在互聯網領域,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在社交平台領域對用戶和市場份額的爭奪。

據SimilarWeb報告顯示,在過去兩年中,谷歌仍然是互聯網上訪問量最大的網站。儘管由於應用程序和語音搜索的使用,谷歌網站的流量有所下降。但在今年7月,谷歌網站仍有約150億次用戶訪問。而其它網站的訪問次數都低於50億次。

在頂級網站的競爭中,其它玩家也勢頭正猛。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YouTube,網站流量和觀眾人數在增加;而亞馬遜網站在大型購物節(比如去年十二月和今年七月的一年一度的Prime會員日)中被用戶訪問的次數,已超過雅虎,並預計在未來兩到三個月內,可能會取代頂級網站中雅虎的排名。

有趣的是,Facebook網站的每月頁面訪問次數則從85億下降到47億。即使是Facebook的應用程序端流量的增長,也依然不夠彌補這一減少的數字。


重拾用戶信任是關鍵

「即使拓展了視頻業務,不是搭建好了平台和內容,用戶就會成群結隊地到來。」美國資深記者薩赫爾·帕特爾說。失去用戶的信任,對社交平台來說一件糟糕的事情。如果無法重建信任,無論將平台的功能設計得多豐富,也於事無補。

數據顯示,自從今年三月,觀察家披露劍橋分析公司獲取了8700萬Facebook用戶信息、以及隨後歐盟加強用戶隱私保護立法以後,Facebook失去了300萬名歐洲用戶(用戶數從2.82億減少到2.79億)。北美地區的日活躍用戶數則持平。

「由於廣告商在今年的預算已基本確定,GDPR(通用數據保護法則)目前對廣告收入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我們也意識到它的影響沒有在本季度中完全顯示出來。在歐洲,未來可能有更多用戶數會下降的風險。」Facebook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在與華爾街分析師的通話中說。

事實上,在今年第二季度,每位用戶給Facebook帶來的廣告收益從第一季度的23.59美元上升到25.91美元。只是,對作為社交平台的Facebook來說,從長遠來看,忽略用戶隱私而導致用戶流失,最終將是讓廣告商無法接受的情形。

顯然,平台用戶對Facebook失去的信心也波及到了廣告主對Facebook現存的信心。8月15日,在Facebook遭廣告主起訴、被控誇大廣告受眾的事件中,廣告主丹尼爾·辛格(一位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時裝企業主)在訴訟中陳訴:「Facebook對其廣告潛在覆蓋範圍的虛假陳述,誘使包括原告在內的廣告買家持續購買廣告,因為買家相信他們的廣告有望接觸到更多的人」。

對社交平台提供商來說,用戶和數據是主要資產,而廣告則一直以來是其主要收入。如果沒有了用戶,廣告也就沒有了繼續投放的理由。廣告盈利減少,從長遠來看則是讓投資人無法接受的事實。


正確的價值觀是臉書需要給用戶的安心丸

對於如何重塑用戶信心,Facebook計劃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來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今年四月,扎克伯格在國會承認Facebook在2016年總統大選的籌備過程中,對俄羅斯干預的反應太慢以後,Facebook花了大量的錢來改善數據安全性和加強對網站的監管,使得今年第二季度的成本增加了50%,上升到了740億美元。

「我們的總收入增長率將在2018年下半年繼續減速。2018年以後,我們預計在2019年,所有的支出增長將超過收入增長。」Facebook首席財務官戴維·韋納在7月25日說,「由於很大一部分努力將被用在改善數據處理、和讓用戶放心的廣告性驅動上,預計成本將大幅提高。」

「Facebook計劃在年底前僱傭20000人,以提高平台安全性,並幫助審查網站上的可疑內容。公司一直在快速僱傭額外的員工。與去年相比,員工人數增加了47%,總人數超過了30000人。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在安全和隱私方面投入巨資,因為我們有責任確保人們的安全。」扎克伯格說。

事實上,從最初在兩年以前,扎克伯格認為有關俄羅斯在Facebook上干預美國大選的言論是很瘋狂的想法,到一年以前扎克伯格為該觀點道歉;從認為Facebook只是一個社交平台,不應干預平台上的言論自由,到這個月開始移除Facebook網站上帶有分裂性的言論,我們看見Facebook在過去兩年中關於用戶隱私事件和平台安全性的價值觀也在不斷變化。

不過,除了加大在技術保障上的投入,Facebook要真正重新得到用戶的信任,或許還要多增加和用戶的溝通,讓用戶知曉其最新的價值觀,並確保Facebook會真正重視每一位用戶的隱私,給與用戶足夠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並確保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使用用戶的隱私數據「作惡」或協助他人「作惡」。

正如Facebook用戶凱文·克拉維亞曾在美國的社交問答網站Quora上說過的那樣,「用戶需要有選擇事物的權利。我在Facebook上告訴朋友『我美麗的午餐讓我感到快樂』,並不意味著我想參與Facebook某一項研究。」

對於一些專業人士來說,Facebook目前面臨的危機仍有很大機會可以扭轉過來。儘管SimilarWeb首席洞察官史蒂芬·克勞斯在報告中認為,Facebook在未來兩到三個月以後可能會被YouTube超越,但其也指出:「Facebook目前仍有一些好產品,比如WhatsApp和Instagram。是的,Facebook.com網站流量降低了。但它更將自己看作是一個產品組合。」

【結束語】

由於忽略用戶隱私,給社群帶來不好的影響,以至於被一些用戶拋棄。Facebook當前的這種情形,驗證了一個公司如果沒有符合公眾利益的價值觀,即使有再強的技術,也無法穩定地維護好其品牌的事實。

技術或許無罪,演算法也許沒有價值觀。但建立在技術或演算法之上的公司,卻需要有對社會承擔一定責任的價值觀。換句話說,只有先有了正確的價值觀,Facebook才能利用當前手中剩餘的優勢以及在新技術和產品功能上的不斷投入,重新得到用戶的信任並獲得增長。

但是,如果仍然無法有效處理好用戶隱私問題,Facebook成為第一家因為「價值觀」而隕落的互聯網巨頭,也不無可能。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懂筆記 的精彩文章:

用「註冊四件套」保護個人隱私?耍小聰明養活了大灰產
爆文、公關和被點名「大V」的背後 是金錢與利益糾葛的灰色地帶

TAG:懂懂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