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時注意這4點,任何一類茶,都能泡得好喝十倍!
有些人泡茶好喝,這並不是生來就有的天賦,而是靠後天的技術。
泡茶是一門技術活,掌握了其中的要領,注意細節,再勤加練習,六大茶類,任何一類拿來讓你泡,都能泡出好滋味。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從煮水、選器、備茶和水溫四個方面來捋一捋,想要泡出一杯好喝的茶湯,需要有哪些注意之處。
《1》
煮水
關於泡茶時該用怎樣沸騰的煮水,唐代陸羽的《茶經》有記載:
一沸:當水如魚目,微微有聲時;
二沸:緣邊如湧泉連珠;
三沸:勢若奔濤、騰波鼓浪。
因此,我們在煮水的時候,要採用大火快煮,當水連續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剛剛三沸時,是最適宜拿來泡茶的狀態,因為那時,是水的活性是比較好的時候。
如果煮的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則活性降低,即我們平時說的水「煮老」了,對茶湯影響也不好。
另外,在煮水時,切記採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經明礬和汞處理,即使是燒開後水中仍有異味,影響茶湯滋味,故要採用純凈水或者礦泉水。
《2》
選器
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綠茶:
宜選玻璃杯或玻璃壺,方便觀賞其在水中舞動。
不宜選紫砂壺,綠茶所需水溫低,而保溫性強的紫砂壺會悶壞綠茶。
紅茶:
用玻璃茶具或白瓷茶具,可以便於觀察紅茶的湯色和金圈。
烏龍茶:
如果想展現烏龍茶高揚的香氣,可以使用瓷質蓋碗,方便聞香且不會吸味。
如果想展現烏龍茶深厚的韻味可以選擇紫砂壺,紫砂壺能激發茶性。
且紫砂保溫性好,可以淋壺加溫,保證沖泡溫度。
普洱茶:
尤其是老普洱茶,適宜用紫砂壺,紫砂壺具有獨特的雙氣孔結構,透氣性好,能夠減輕普洱茶存儲之時產生的一些異雜氣,茶的層次、韻味更好。
白茶:
白毫銀針、白牡丹等原料鮮嫩,用大口蓋碗泡茶最好,比如白瓷蓋碗,一是避免吸味,二是避免悶壞茶葉;壽眉或貢眉也可使用白瓷蓋碗。
老白茶可以採用玻璃壺煮制。
《3》
備茶
不管泡哪種茶,都要注意一個細節,即投茶量。
而投茶量怎麼確定呢?如果要嚴格來定量,則用稱量是最為精準的。
但每次喝茶都要用電子秤稱茶,有些茶友就會覺得比較麻煩。如果想偷懶,這裡有個小方法,那就是按照茶葉的形態和茶壺的體積,就能大概確定放多少茶葉!
綠茶:
扁平形綠茶、竹葉青之類的,大約鋪滿壺底薄薄一層的量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蓬鬆的綠茶,占壺體積的1/5左右;
紅茶:
類似祁紅、金駿眉較緊細的紅茶,投放占壺體積1/5的茶量就差不多了。滇紅之類條索較粗的紅茶,投放體積約1/4;
烏龍茶:
烏龍茶投茶量較大,如果是鐵觀音那樣的顆粒形,投放三十顆左右。如果是單叢、岩茶那樣的粗條索茶,投放1/3~1/2左右;
普洱茶:
條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約投放1/3左右,緊壓的普洱茶大約撬下一片鋪滿壺底的量即可。
白茶:
白毫銀針大約投放占壺體積的1/3左右,而像白牡丹、壽眉或貢眉較為粗老的白茶,非常蓬鬆,需投放約1/2的量。
《4》
水溫
掌握了以上三點,最後一個水溫,也是泡茶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綠茶:
用90℃左右的水沖泡,否則茶湯的鮮活力就會下降;
紅茶:
要用90℃左右的水沖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溫度太高容易酸澀;
烏龍茶:要用沸水沖泡,否則香氣不揚,陽剛的風格也表現不出來;
白茶:
白毫銀針、白牡丹用100℃左右的水沖泡,突出其鮮甜味,避免苦味,而嫩度較低的壽眉、貢眉以及皮糙肉厚的老白茶,也都採用100℃的沸水沖泡;
黑茶:
需要沸水沖泡,這樣才能沖泡出其稠厚的湯感和濃醇的滋味。
泡茶是一門技術活,而是一門精細活。
你怎樣對待它,它就反饋給你怎樣的滋味。
所以想喝到好茶,在沖泡之前,除了掌握基本的泡茶知識,還要調整好態度,細節決定成敗。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