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晨讀|今是昨非

晨讀|今是昨非

人們對「今是昨非」這四個字,也許並不顯陌生。其大意可以解釋成,當下是對的,過去是錯的,形容人認識或悔恨以前的錯誤,多用於反省和自我鞭策。原本出自陶淵明《歸去來辭》中的詩句「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天暑,幾番捧讀蘇白先生舊作。譜籍中,先師曾多次以此四字入印,風貌不一,或朱或白或圓或方,讀來尤感親切。

域內多知蘇師其人其事,雖說他一生歷盡坎坷,卻始終未能改變一身傲骨的高貴品性。然而,但凡與先生有過接觸的人,無一例外地都會感受到他那貫有的崇禮唯信謙謙君子的人格精神。在向吾師前後問學的十餘年時間裡,倘若要對他作番整體描述,我想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句話,便是對他的真切寫照。

丹青不知老將至。三十多年一晃而過,如今,我也漸成古稀老翁了。

前日晨起,間而又出現了蘇師的音容笑貌和他的「今是昨非」印作來。適手邊有幾方喜歡的壽山芙蓉石,於是便挑了其中一塊正方形的刻了起來。雖說都是同一類印石,但上手還是存有區別。如我所刻的第一方印,石性便略見疏鬆,於是考慮以白文印為適。此印布局大體運用勻等分四,復輔傳統切玉手法徐徐運刀,以充分體現鐵筆趣味、務求筆到意到之境。一印既成,旋即生出欲刻制朱文之想,孰料寥寥數刀之下,竟淚水漣漣。

晨讀|今是昨非

晨讀|今是昨非

晨讀|今是昨非

晨讀|今是昨非

想必是上了年紀,或許平時一直工作影響目力的緣故,近幾年來,我的印章創作從量上說已經漸少。尤其是小印,幾乎全刻白文一路。通常,一方印章要停停刻刻分幾次刻完,偶遇精力充沛時,狀況會稍好。此次一日三刻之例,近年可稱絕無僅有。

第二印採用的是以規範小篆入印並模擬圓朱文一式。仍然因視覺之礙,運刀結字及章法安排難求精確,僅稱大概而已。

呈現長方形的第三刻,是當日晚上勉力完成的。此印參以大篆字法,寓圓於方,章法亦大體四等之分,然通體間幾不見參差顧盼之態,只是在落刀上,力求穩准狠地一氣呵成。

同一文字的日之三刻,起於一時的睹物思人為情所動。然以所謂篆刻水準論,本平實無奇不足為觀。此作在我,唯期時以今是昨非自省並頂禮千年傳統格轍。(劉一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