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千古奇冤秦國趙高,他不是個太監!

千古奇冤秦國趙高,他不是個太監!

說起趙高,仍有大多數的認為他是個宦官,太監!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趙高在當時堪稱是第一流的書法家、文字學家,並且精通帝國法律。在書法方面,除了丞相李斯,無人能出其右。同時,作為秦始皇的中書車令(這個職務相當於皇帝的侍從車馬班長,負責皇帝的車馬管理和出行隨駕,甚至親自為皇帝駕御)隨時出入宮廷,保護始皇帝,不僅要體魄高大強壯,騎術車技精湛,更要嫻熟於弓劍兵器,武藝非同尋常。

由此,完全可以推斷出來趙高在當時秦國宮廷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所以才會如此受到秦始皇的看重,並讓其擔當少子胡亥的老師。

為何現在多數人認為趙高是個太監,這個不僅僅是受電視劇的影響,根源是對史記的誤讀。

在《史記·李斯列傳》記載中說趙高是"宦人",這是趙高被認為宦閹的一條材料。不過根據新出土的《張家山漢墓竹簡》,"宦",是指在宮中內廷任職的意思。宦人,就是任職於宮內之人,相當於王或者皇帝的親近侍衛之臣。趙高作為皇帝的中書車令,親近之臣,出入宮廷,正好可以稱之為宦人。

而在《史記·蒙恬列傳》中記載"趙高兄弟皆生隱宮"。「隱宮」一詞,本來語義不明。東漢以後,一位為《史記》作註解的劉姓人士借題發揮,他將"隱宮"之"宮"解釋為去勢的宮刑。所以以訛傳訛,趙高是閹人的記載大行其道。

但是,秦史專家馬非百先生根據《睡虎地雲夢秦簡》指出,"趙高兄弟皆生隱宮"的"隱宮"一詞,是"隱官"的誤寫。而《張家山漢墓竹簡》出土以後,隱官的意義就更加清楚明白。隱官,既用來指稱刑滿人員工作的地方,也用來指稱刑滿人員的身份,與宮刑和"去勢"完全沒有關係。

歷史上趙高有女兒,嫁給了閻樂,閻樂是當時的咸陽令,曾經參與望夷宮之變。趙高死後被「夷三族」,這在趙高不是閹人的情況下比較合理。

最重要的是歷史上沒有閹人出任外官的現象,趙高最後官至丞相。他要是閹人,那些朝臣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為何趙高是宦官的言論能流傳至今呢?

其實歷史的編寫也是有個人情感在裡面的,也會經過添加修改。東漢因為宦閹之禍亡了國,劉氏的曲解投合了當時人痛恨宦閹的心情,大家都願意傳布亡國禍首都是宦閹的流言。唐代又是宦官專權亂政,古來宦閹亡國的陰魂未散,在類比聲討的風氣下,趙高是宦閹的流言蜚語,自然光大發揚,成了不堪定論。明代,宦閹之禍愈演愈烈,到了清末,大太監李蓮英還在慈禧宮中肆意擅權,人們對宦官的痛恨無以復加。如此代代層累之下,曲解的歷史也就一直被作為正史流傳下來,一直到今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鏡今鑒 的精彩文章:

想看懂延禧攻略,必須要了解清朝后妃制度

TAG:史鏡今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