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完善麻醉醫療服務的五個重點部署
近日,為緩解我國麻醉醫師短缺問題,加強麻醉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國家醫保局等七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的意見》。《意見》重點為何,本刊記者進行了梳理。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為實現「到2020年、2030年、2035年麻醉醫師數量分別增加到9萬、14萬、16萬,每萬人口麻醉醫師數分別提高到0.65人、接近1人、1人以上並保持穩定」的總體目標,《意見》對下步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做出五個方面具體部署:
加強麻醉醫師培養和隊伍建設:增加麻醉醫師培養數量,優化麻醉專業技術人員結構
增加數量方面,要探索建立以臨床崗位需求為導向的人才供需平衡機制,堅持以需定招、以用定招。穩定麻醉學本科專業招生規模,在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中加強醫學生麻醉學相關知識與能力的培養,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單獨開設麻醉學專業課程。逐步加大麻醉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招收力度,合理調控各專業招收比例,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優化人員結構方面,增設麻醉科護士、技師等輔助人員崗位設置。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麻醉科配備麻醉科護士,在麻醉醫師的指導下從事圍手術期護理、疼痛患者管理,以及麻醉相關的設備、耗材、藥品、文檔信息整理等管理工作。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配備麻醉科技師,從事麻醉相關設備保養、維護與維修。
拓展麻醉醫療服務領域:優化手術相關麻醉,加強手術室外麻醉與鎮痛與麻醉科護理服務
優化手術相關麻醉指包括,開展與日間手術相適應的麻醉工作,圍手術期急性疼痛治療,術後監護與鎮痛。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還可開設麻醉科門診和麻醉後重症患者的監護室。麻醉科門診具體開展住院手術、日間手術、門診和住院患者有創診療操作前的麻醉評估、預約、準備,並提供手術風險評估、術前準備指導、術後隨訪和恢復指導等服務。
加強手術室外麻醉與鎮痛,《意見》鼓勵優先發展無痛胃腸鏡、無痛纖維支氣管鏡等診療操作和分娩鎮痛、無痛康復治療的麻醉,開展癌痛、慢性疼痛、臨終關懷等疼痛管理。通過醫聯體將疼痛管理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探索居家疼痛管理新模式。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開設疼痛門診,提供疼痛管理服務。
麻醉科護理服務。《意見》指出,手術室護理服務由麻醉科統一管理。麻醉科護士要加強對麻醉患者的護理服務,配合麻醉醫師開展麻醉宣教、心理輔導、信息核對、體位擺放、管道護理、患者護送等工作,提高麻醉護理服務專業化水平。
保障麻醉醫療服務質量和安全:提升服務能力,加強質量安全控制
提升服務能力方面,《意見》明確指出將增加麻醉資源供給作為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點,支持縣級、地市級醫療機構和區域醫療中心的麻醉科建設。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根據麻醉科和手術科室設置情況、無痛醫療服務需求情況,增加麻醉相關醫務人員數量,成立麻醉專業組或亞專科。不斷提高麻醉科醫師急救服務水平,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急救、鎮靜、鎮痛和生命支持。進一步完善臨床路徑、診療指南中的麻醉相關內容,制定麻醉技術操作規範,重點增強疑難危重患者的麻醉醫療服務能力。提高麻醉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升醫療服務整體效率。
質量安全方面,《意見》特彆強調要加強省、地市兩級麻醉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建設,完善質控體系組織架構,加強麻醉專業質控人才培養。
提高麻醉醫務人員積極性:理順比價關係,調整人力資源配比,增強職業吸引力
比價關係方面,《意見》要求根據疾病嚴重程度、手術時間、患者年齡特殊性、醫務人員專業能力培育投入等因素,合理測算手術麻醉成本,理順比價關係。加快新增麻醉醫療服務收費項目的審批。做好價格調整、醫保支付和醫療控費等政策銜接,保證患者基本醫療費用負擔總體不增加。
人力資源配比方面,三級綜合醫院麻醉科醫師和手術科室醫師比例逐步達到1:3。二級及以下綜合醫院可以根據診療情況合理確定比例,但不低於1:5。專科醫院根據需要合理確定比例。醫療機構招聘麻醉科醫師時,應當強化麻醉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要求,淡化對學歷、論文等要求。
增強職業吸引力方面,《意見》要求在崗位聘用、評優評先以及醫療機構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中,要充分考慮麻醉工作特點和技術勞務價值,向麻醉科醫務人員傾斜,並為麻醉醫務人員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條件。
組織實施保障:時間截線、多部門協作
《意見》要求將其納入健康中國建設和深化醫改的重點工作總體部署。各地要在2018年11月底前,制定麻醉醫師培養規劃和加強麻醉醫療衛生服務的具體實施方案,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取得實效。
其中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含中醫藥主管部門)加強麻醉醫務人員的培養和培訓,推動開展規範化的麻醉醫療服務,加強服務監管,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指導公立醫院完善內部分配機制,鼓勵麻醉醫師多點執業,調動麻醉醫務人員積極性。
教育部門要加強麻醉學專業醫學生培養力度。財政部門要落實投入責任,進一步加大對麻醉醫師培養與使用激勵、麻醉臨床專科建設的支持力度。醫療保障部門與價格監管部門要在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統籌做好麻醉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與監管工作。醫療保障部門按照規定將符合條件的麻醉醫療服務項目納入支付範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


TAG:中國醫院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