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吐蕃設下一石三鳥毒計,只差一步搞掉唐朝三大名將

吐蕃設下一石三鳥毒計,只差一步搞掉唐朝三大名將

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冬,吐蕃尚結贊再次大舉出兵,先後佔領唐朝的鹽州和夏州,各留下一千人駐守,然後自己退至鳴沙縣屯駐。

由冬入春時,吐蕃的羊馬多數死去,鹽州和夏州的糧草供應出現問題。而此時,唐朝名將李晟已經攻克了崔沙堡,渾瑊和馬燧也起兵響應。

尚結贊大為恐懼,多次派遣使者求和,唐德宗不答應。無奈之下,尚結贊開始賄賂馬燧,馬燧接受了尚結贊的昂貴禮物後,極力替尚結贊向朝廷求情。

李晟反對道:「吐蕃不講信用,不如向他們進攻。」韓游瑰也說道:「吐蕃削弱的時候請求會盟,強盛的時候便侵略內地。現在,吐蕃深入內地,卻請求講和,一定有詐!」

主管財政的宰相韓滉表態道:「如今兩河一帶沒有禍患,假如在原州、鄯州、洮州、渭州四處築城,讓李晟、劉玄佐等人帶領十萬人駐紮在那裡,河湟地區的十二個州是可以恢復的。他們所需要的糧草物資等費用,請讓我來主持辦理。」

唐德宗聽從了主戰派的意見,敦促馬燧進軍。但馬燧還是沒有放棄,請求與吐蕃使者一同入朝辯論和親之事。恰巧此時,韓滉去世,馬燧和另一位宰相張延賞都與李晟不合,堅決反對李晟的主戰戰略,極力遊說和親的好處。

唐德宗一直對回紇懷恨在心,就想著一旦與吐蕃和好,就可以藉助吐蕃的力量,共同討伐回紇。於是,他改變主意,支持主和派。

主和派佔了上風,接下來就要準備和親結盟的事宜。由於李晟已經攻克了催沙堡,對和親造成了負面影響,張延賞建議罷除李晟的兵權。結果,李晟被明升暗降,解除兵權。

貞元三年(公元787年)五月,渾瑊被任命為清水會盟使,前往主持會盟。經過幾番交涉,會盟的地點定在平涼川。按照約定,會盟結束後,吐蕃立即歸還鹽州和夏州。

渾瑊從長安出發時,李晟反覆告誡他一定要在會盟地點做好嚴密的防備。張延賞知道後,對唐德宗道:「李晟不希望會盟取得成功,所以他才告誡渾瑊要嚴加防備。但如果我們對吐蕃有了防備,吐蕃就要懷疑我們了,會盟怎麼能成功呢?」

於是,唐德宗傳召渾瑊,嚴厲告誡他一定要對吐蕃保持誠意,不要過於謹慎,以免引起吐蕃的不快。最終,渾瑊只帶著三千人前往會盟。

會盟的那一天,唐德宗高興的對各位宰相道:「今天與吐蕃講和,停止戰爭,這是國家的福氣。」馬燧立即附和。柳渾憂慮道:「吐蕃豺狼成性,不是會盟立誓便可以約束得住的。今天的事情,臣私下裡還很擔心。」李晟表示贊同:「正如柳渾所言。」

唐德宗臉色大變:「柳渾一介書生,不知邊疆大計。你也說這種話嗎?」李晟只得跪地謝罪,當天的朝會就這樣不歡而散。

然而,當天傍晚,唐德宗等來了一個壞消息:「吐蕃劫持了會盟的人,兵馬已經來到臨近的州鎮。」他大為震驚,第二天早上不好意思的對柳渾說:「你一介書生,預料敵情竟是如此準確啊。」

原來,吐蕃尚結贊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會盟講和,他提前在會盟地點埋伏下幾萬精兵,會盟時突然發難。幸虧渾瑊是行伍出身,反應極快,立即奪走一匹馬單騎逃亡。其餘三千人馬,一部分被殺,一部分成了俘虜。

尚結贊對先前被俘的馬燧侄子等人道:「胡人把馬匹視為生命。我在河曲時,春天的草木還沒萌生,馬匹餓得抬不起腳。如果當時馬燧渡過黃河襲擊我們,我們便全軍覆沒了!我們能夠請求和親成功,全靠馬將軍從中出力。如今我們能回去了,怎麼還能扣留他的子孫呢?」

於是,尚結贊放回了馬燧侄子和被俘的部分將領。唐德宗聽說尚結贊的話後,對馬燧厭惡至極,罷免了他的副元帥、節度使等軍中職務。

其實,這就是尚結贊的一石三鳥之計,先賄賂馬燧離間李晟,再通過馬燧向朝廷求和,最後活捉渾瑊,讓渾瑊和馬燧一起受到懲罰,而他就能夠趁機進犯長安。

然而,千算萬算,尚結贊完全沒料到渾瑊的身手如此了得,竟然從千軍萬馬中逃脫了。渾瑊既然逃脫,李晟也隨時有可能得到啟用,尚結贊的計劃只好到此作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回紇和吐蕃數十萬聯軍進犯大唐,郭子儀幾句話就打發了
李世民規定三品以上遇見親王必須下轎行禮,被大臣強行駁回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