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裡的小蝸居
大城市買不起房很正常
全世界都是這樣的
那些懷揣夢想與熱情的年輕人聚集到這裡
拿著微薄的薪水
一邊是夢想,一邊是現實
蝸居,成了他們在大城市打拚的一種無奈選擇。
Sim Kyudon (韓國)
「再也不會回到那個牢籠般的房子里去了」
他嚮往大城市的生活,於是來到首爾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是殘酷的現實很快壓的他喘不過氣。
他付不起房租,更租不起工作室,他只能在城市中的各種遮蔽的蝸居中輾轉,一天他忽然想拍拍他的鄰居,和他一樣不如意的城市貧民。
首爾,攝影師 Sim 躺在他自己的房間內看電視。
這個30歲的男子,是這裡的初級經理。他每個月會在這裡做點零工換取租金的減免。
一位居民坐在床上抽著電子煙。2002年,他在延平的一次軍事衝突中受傷,每月從退伍軍人撫恤金中獲得一百萬韓元。右胸上的管子可以幫他引流出體內的積液。
一位居民坐在門口陷入沉思。
公寓管理者的房間。這位新上任的管理者由於性格狹隘而在居民中不受歡迎。
Won Kim (日本)
「裡面的私人物品顯示著每個人不同的個性」
Kim 拍攝了東京一間旅店。這裡有的人來東京窮游,有的人來東京打拚,有的人在等待一份工作,有的人在為大一點的房間攢錢。
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來到東京的原因和時間也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住在這個沒有窗也沒有們的小小的「木質盒子」裡面。
Daniel(USA)
Jin(Netherland)
SKY(Japan)
ie(Japan)
Ai(Japan)
Kento(Australia)
Kaku(Japan)
攝影師 Paul Yeung(中國香港)
攝影師2017年在香港的老社區里,以劏房為主題,記錄下了香港邊緣社群的境況。
劏房又名房中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種,業主或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間成不少於兩個較細小的獨立單位,然後作出售或出租之用。
換種方式說,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剛來這裡的發展的年輕人,有幾平米的空間就已經很不錯了。
一名租戶從劏房隔出來的過道里走過。
劏房的門鎖,住在這裡的每一戶出門都是這樣將房間鎖起來的。
一名住戶蝸居在劏房裡看電視。房間外面,擺放著公共飲水機,走廊的盡頭就是洗手間。
一名志願者正在拜訪住在這裡的租戶。
一名住戶蝸居在劏房裡,透過縫隙可以看到,房間里擺滿了他的生活用品。
一名住戶在玩手機。劏房外這狹小空間,用來掛自己的衣服與毛巾。
在這雜亂的空間里,廚房的牆壁上掛著發了霉的木砧板。
但如果可以選擇
誰不願意更好的活著?
- The End -
圖片:視覺中國、攝影師官網
編輯:二胖
本文為拍者(微信ID:ipaizhe)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鏡頭下的陸勇:患者、英雄與商人
※50多位海外女攝影師講述行業性騷擾經歷
TAG: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