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隨便走過巴黎的一條街,我們就見到了門該有的樣子

隨便走過巴黎的一條街,我們就見到了門該有的樣子

本文轉載授權自:伽羅生活

歐洲的城市一般都不大,兩三公里的路程我都會選擇走路,可以邊走邊看,看人,看建築,也看街景,是很好地了解一個地方風物人情的途徑。

我尤其喜歡看門。歐洲很多城市建設得比較早,建築也保存得比較久,大多數的房子臨街而立,門也就在路邊,可以看得真切。那一道道門,高大的、彩色的、雕花的,是一個個街區難以忽視的風景,也是一個城市藝術修養和實力的展示。

比如,倫敦的門,給人清秀、高貴的感覺;羅馬、布達佩斯的門卻常見年久失修的破敗景象;維也納的門透著奧匈帝國百年前的闊氣底子;哥本哈根的門不如他們的傢具椅子那般精巧,卻兼具了德國式的金屬感和英法的樣式和顏色。

倫敦的門,與這座城市的氣息一樣,是清秀高貴的感覺。

維也納的門

維也納這個城市如果細看,是有很多超乎想像的細節的。

哥本哈根的門

但這一切,都比不上巴黎的門讓人印象深刻。巴黎的門就像這個城市,沒倫敦高貴,也沒維也納精緻,但比所有城市的門都浮華,更有風韻。

一次,我從盧浮宮附近所住的公寓,一路走到巴黎著名的買手店merci,大概四十分鐘,邊走邊逛邊拍門,幾個街區下來,各種顏色、材質、款式的門,竟無一個是花樣重複的。

當然,我拍的主要是戶門,或者是一個獨立房子的房門,或者是一棟公寓樓的樓門。

跟現代中國人把戶門都理解為防盜門,室內門反而是另一個木門行業不同,在歐洲見到的室內門,與戶門一樣,高大、線條繁複、色彩豐富,只是戶門,會用更厚重的木頭或金屬製作,想來造價也會更高。

古典建築的門紋飾也會非常複雜

相對要簡單一些的線條設計,卻配上了複雜如蕾絲搬的紋樣圖案。

巴黎街頭很多咖啡館的門是帶玻璃的,相對簡單卻仍然很有趣味。

「高門大戶」

高大寬闊的門才會有氣勢,其實寬闊還是其次,主要是高度,失去了高度,門也就失去了氣勢和靈魂。中國人用「高門大戶」這個詞來形容聲勢顯赫的家族也正是應了這一點。

巴黎的門無一不是高大的,人站在面前會覺得何其渺小,不由得對出入的建築心生敬畏。這種高大,不會僅僅限於一棟公寓樓的大門,也會在一棟臨街的小房子的門上得到體現,而如果你進到裡面,室內門,高度也絕對不會是中國國內標準的2100mm,那簡直太矮了。

歐洲的城市,最容易讓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高聳入雲的哥特式建築,教堂也好,高樓也罷,這可能意味著他們對接近上帝的渴望。但也因此,最終歐洲的普通建築,不管是層高,還是門的高度,都不會矮。

中國的傳統在我看,講求寬闊,對高度的痴迷有限。但在現代建築中,一旦完全沒條件實現寬闊的時候,那再不去追求一些必要的高度(比如室內門做到2300mm),就真的就限於平庸了。

瘦高的門窗好看,瘦高的人也好看

巴黎一般公寓的門,很多這種門已經設置了自動開關的裝置,否則推起來很沉的。

新古典風格,有點兒類似我們說的,輕奢范兒。

玻璃和木頭或金屬的結合往往帶來另一種美。

色彩」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意識到門可以是彩色的,雖然細想想小時候的木門窗大多也是刷成綠色或者藍色,但讓我認識到色彩對一個門特別重要還是在國外。

一條街上,家家戶戶門的顏色都不同,濃的、淡的,什麼顏色居然都可以刷在門上,而且刷上去還那麼好看。

這一點,不管是巴黎、倫敦還是馬德里,門的顏色一定是街道上異彩的風景。而如果你把街區濃縮成自己的家,那以白色為主,點綴著一個或者兩三個彩色門,也會有同樣的異彩。

門可以調節自己所在空間的顏色,這個很多人之前並沒有意識到。

這個顏色很古典也很經典

正宗的灰粉

灰不灰白不白,可以歸到莫蘭迪色系裡

色彩是一門學問

「玻璃門」

玻璃門,日常里並不少見,但大多單調乏味,讓你會忽視它的存在。而那種木門嵌著玻璃的樣式越來越難得見到了。

但小時候家裡的門幾乎全是帶玻璃的,往往還帶著一個更高的玻璃窗通頂(行話叫上亮),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國內除了一些時髦的小店,就再也見不到這種門了。

巴黎這種玻璃門很多,有的是在室內,有的是作為公寓樓的樓門,也有臨街的房子,也用這種玻璃門的。材質來說,有的還是木頭的,有的就已經是金屬的了。

但色彩是同樣的,從遠處看,你是發現不了是木頭材質還是金屬材質的。就像很多人喜歡帶個玻璃門的傢具一樣,很多人也會喜歡玻璃門。

帶玻璃的門當然是臨街的咖啡館或者店鋪居多

但這種門完全可以用在人的家裡,還可以配上蕾絲門帘

把手和鎖」

彰顯門的氣質的,除了材質和式樣,還有門上的五金,合頁、門鎖、把手。看巴黎的門的五金,也是開了眼界。跟中國國內目前的情況不同,巴黎的門,把手和鎖,經常是分離的。把手很多在門的中間,而鎖,只承擔鎖的功能。

也許你會說,可能還是像我們這樣鎖和門一體更方便實用呢。也許是吧,但我也想說,很多時候,講究的生活,確實意味著更繁瑣。

與我們現在常見的把手和鎖一體不同的是,國外的門很多時候鎖和把手是分開的,把手是把手,鎖是鎖。

有的門的把手在門的正中間。

講究的生活就要不怕麻煩,連個鎖都要複雜雕花。

願意在鎖的裝飾上花這麼多心思,一定是曾經足夠富足,並且有相當多的時間。

拉手各具特色。其實不僅西方國家,伊斯蘭國家、印度包括中國古代的門把手,也是有很多有趣的樣子的。

線條和紋飾」

因為我們自己也有做彩色門,所以我對巴黎街頭的門的線條和紋飾,是有著特別的關注的。如果是木色的,我會去看看是不是橡木,多厚多重。如果是彩色的,我會去看看色彩是不是純正。而這些都是粗淺層次的關注。

巴黎的門,真正要看的,是它們的線條和紋飾,這些才是真正的技術含量所在,也是最難學的部分。同樣是豎木條,厚度多少,高度多少,邊距多少,失之毫釐都會謬以千里。

越古老的門可能紋飾線條會越複雜,相比而言,現代的門,線條紋飾會簡單一些,但跟我們國內的門比,那還是複雜和有韻味得多。

門上線條的間距,高度厚度,都是精確測量過的。國內現在也有很多這種門,如果你覺得沒巴黎的門好看,那是因為間距、線條本身的高度厚度問題,沒有處理好。

金色拉手成為點睛之筆。

門就像一件傢具,可以配很多裝飾紋樣,功力高的會弄得很美,三腳貓照貓畫虎就會差十萬八千里

這就是我們走過巴黎幾條街區見到的門,拎出幾個關鍵詞絮叨了一下。其實除了顏色、高度、紋飾、五金,還有個特別重要的細節,沒細說,就是重量。

好的門,一定要非常沉,這會給人基本的安全感,也預示著用料的充沛。而在現實里,買門的時候,往往很多人會光注意顏色、材質,而忽視了門的重量,這樣一個重要要素。

其實,早前中國的門也有很多款式非常好看的。我在徽州、北京、上海的老建築里都曾見過很多有感覺的木門,它們同樣的特徵也都是高大、有線條、有紋飾、用銅或鐵的五金,也有嵌玻璃的。

只可惜我們現在用的門,無論是居室門還是戶門都早已沒了這些門的神韻。

中國之前的一些門,雖然跟西方的門風格不同,但也一樣有自己的紋樣比例,同樣很美。

不管是從巴黎或者歐洲汲取營養,還是從中國古代或近代的老建築尋找智慧,我們都很有必要讓家裡或者街上的門,好看起來,高級起來。

更多美好家居生活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叫設計 的精彩文章:

你翻來覆去睡不安穩的樣子,真叫人心疼
文藝青年的下一個戰場,明明就是廚房

TAG:尖叫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