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景泰帝為什麼會在政變中失敗,被廢且身後無名?

景泰帝為什麼會在政變中失敗,被廢且身後無名?

1449年八月,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獲。九月,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等請命孫太后,擁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鈺為帝即明代宗景泰帝。迫於形勢,孫太后提出保留英宗長子朱見深太子位,並遙尊英宗為太上皇作為條件同意了群臣的換帝要求。次年,英宗被瓦剌也先釋歸,一回來即被景帝幽禁於南宮。

景帝無意歸還皇位,並費勁周折廢太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引起天下臣民不滿。

11個月後,朱見濟病故。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臨朝。大將石亨夥同都督張軏(yuè)、太監曹吉祥等密謀發動政變。十六日夜,徐有貞、石亨等率領千餘兵將毀牆破門入南宮,擁立英宗復歸皇位。英宗複位後,立即廢景泰帝為郕王,軟禁於西宮,一月後,景泰帝病逝。英宗賜謚號「郕戾王」,並不許葬入皇陵。那有看官就問了,景泰帝怎麼會落得這麼慘的下場呢?

其實了解了這段歷史後,答案也就出來多半了。

一、景泰帝不講政治信用。

話說這景泰帝也算是臨危受命了。畢竟英宗被俘,國無君主不利於政令,軍令的推行及人心的穩定。因此,當群臣合請皇太后立郕王為帝時,孫太后即刻准議了。但她同時提出了唯一的條件,即英宗長子朱見深仍為皇太子。壞就壞在權利這種東西對人的誘惑實在是難以抵擋,而世事又總是難以預料。突如其來的王爺變皇帝,大權在握,換了誰也不願意放手。

景帝繼位後,在於謙等賢臣輔佐下治國安邦,國力漸盛,幾次打敗瓦剌,也先見沒啥便宜佔了,便想放了明英宗,藉此求和。他是想放了,景泰帝卻不願意接了。八月初二,也先派人護送英宗回京,代宗根本無意讓位,迎接朱祁鎮的禮儀也非常簡慢,只派侍讀商輅率一轎二馬迎於居庸關。這還不算,英宗一回來,代宗就將他軟禁在了南宮,並對他嚴加防範,不讓他與外界有任何接觸。

英宗不能隨便見任何人,不能過問朝政,也不能走出宮門一步,就連每天的飲食都是由專人從牆洞中遞進來的。歷盡磨難的明英宗,好不容易回到家鄉,卻遭遇親人這樣的對待,一朝重新得勢,他能不報復嗎?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二、景泰帝時運不濟。

景泰帝的確是運氣不佳,不受老天待見。為啥這麼說呢?儘管小心防範著太上皇明英宗,景泰帝仍然心裡不安寧。為了解除後顧之憂,他決定背負天下罵名廢掉原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問題是,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當了太子後並沒啥大的過錯,想要廢掉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幾經周折,景泰三年五月,代宗終於將侄兒朱見深廢為沂王,將自己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立為太子了。

處心積慮,終達目的。如果事情就此發展下去,朱見濟順利繼位,景泰帝順遂了心愿,歷史也就被改寫了。然而,真實事情的發展往往比劇情更出人意料新太子立了才幾個月,偏偏就得重病死了。這可是景泰帝唯一的兒子啊。這打擊之於景泰帝,就可想而知了。不僅斬斷了他所有的希望和念想,讓他陷入了絕望的境地,基本上也可以預見他悲慘的下場了。後繼無人,又缺理在先,遭清算報復還不是必然的結局嗎?

三、景帝政治手腕軟弱,才能淺薄。

景帝在統治中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收買臣下,而不是恩威相濟。當初,景帝整天琢磨著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就先賜給諸大臣黃金白銀,想借他們的口說出來,但最後還是沒人說。景泰時有個俗語,說「滿朝升保傅,一部兩尚書,侍郎都御史,多似柳穿魚」,就是說景帝大量封官,籠絡臣下的事實。然而可悲的是,當他病重時,那些素日為他所收買的大臣卻為了更大的利益,毫不猶豫的出賣了他。他們假設景帝會死,沒有嗣君,大臣們會擁立被廢的前太子朱見深,於是他們先發制人,出其不意地擁立太上皇。

這樣他們就立下大功了。大臣們趨利避害,趨炎附勢也是正常現象。而景帝缺乏「政治家」應有的狠辣、狡滑和刻毒,一味討好臣下,令大臣們根本不害怕他,或許這才是他悲劇的根本原因。景泰帝具備所有平凡人都有的私心雜念。他在權欲的誘導下,軟禁哥哥,廢除侄兒太子身份,讓自己站到了道義的對立面。

如果他認清局面,承認現實,宣布侄兒為儲君,就不會給朝中心懷叵測的奸佞小人以機會利用英宗陰謀策劃奪門之變。英宗也只有到兒子繼位才可能出來,因此,景泰帝政治才能淺薄是導致他失敗的又一根本原因。縱觀景泰帝的一生,做了7年的皇帝,危難之時受命,削平惑亂,使老百姓安居樂業。如此功勞,死後卻獲得了一個「郕戾王」的惡謚,並成了唯一一個沒有被葬入帝王陵寢的明朝皇帝。對此,筆者認為,雖然景泰帝貪戀權位,軟禁明英宗,廢侄兒朱見深太子位,不能夠全其賢名,令人嘆息。

但當明王朝面臨危難之際,他重用于謙等賢臣,高舉抗敵旗幟,抗擊並打敗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野心,鞏固了大明朝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禍,功不可沒。因此,不能輕易抹殺他曾經力挽狂瀾救國救民的歷史功勞。

景泰帝應該值得我們後世人紀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史趣聞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四猛四絕十三傑中的李元霸到底有多厲害!

TAG:探史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