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虎媽」魏瓔珞、「白蓮花」富察皇后,《延禧攻略》里你是哪種媽?

「虎媽」魏瓔珞、「白蓮花」富察皇后,《延禧攻略》里你是哪種媽?

引 言

最近《延禧攻略》大火,這部劇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每個追劇的人都能看出自己的心得。有人欣賞魏瓔珞的大女主性格,有人思考著馭夫術,有人從宮斗中悟出了職場法則,而我從這部劇里看的是育兒。

來源:閱讀第一(ID: Readfirst)

劇中幾位嬪妃除了丈夫都叫乾隆外,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母親。富察皇后、愉妃、嫻妃、純妃都有(過)孩子,雖然她們的主業是宮斗,但和現代母親一樣,也擔任著育兒的重擔,孩子養不好不僅會受到皇帝的責怪,甚至還會被懷疑為母的人品和資格。雖然育兒的戲份不多,但管中窺豹,我們可以猜測出幾位母親的育兒風格。

富察皇后:「白蓮花」母親

此處的「白蓮花」不含任何貶義,就是字面意思。

富察皇后一生溫婉、善良,從不欺負別人,就算受別人氣也會先忍讓三分,事事以大局、身份和皇帝為重,自己的感受永遠排在最後。這樣的人作為女人和妻子來看,是完美無瑕的,就像白蓮花一樣純凈、美好又不失高潔,那作為母親呢?

在痛失二子後,皇后心灰意冷決定自盡,陳述自己一生犯的四個錯,其中一項就是:失了真正的自己,做了牽線木偶張開雙臂跳樓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再也不是皇后了,我只是富察容音。

如果愛子不夭折,我相信富察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知書達理、性情溫和、會把禮數規矩和責任放在第一位。但孩子會和她一樣,為了身份、規矩和別人的看法去壓抑自己的感受,活成最累、最苦的那種人。

好心腸的她也會在育兒時教導孩子心存善意、處處行善。善良本是好品質,但一味善良和寬容容易讓惡人有可趁之機,最後釀成大錯。劇中最典型的一幕就是她早就看出爾晴「心思重」並告知過明玉,但因為自己的善良她對自己的貼身宮女未曾有過一絲懷疑,這也才任由爾晴在日後翻出了巨大波浪。

總結下來就是:富察皇后教導出來的孩子會成為好人和棟樑,但也會被責任和身份壓得痛苦不堪,而身上的善良和寬容也有可能給自己釀成苦果。

嫻妃:走極端的母親

個人認為除去女一號魏瓔珞強大的主角光環外,嫻妃是所有嬪妃中最聰明的。早年她不願參與後宮爭鬥,只希望默默的、遠遠的陪著皇帝,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然而阿瑪被高貴妃指使怡親王陷害下了大獄、弟弟病逝、額娘自盡慘死在自己面前,臨終前對她的「不爭」懷著恨意。家中一系列變故讓她措手不及,讓嫻妃開始思考自己過去篤信的價值觀,最終黑化。

黑化後的她接連使用借刀殺人的招數幹掉了富察皇后、純妃、讓令妃失寵、離間了皇帝和母親的感情,自己手上乾乾淨淨,獲得了皇上的信任與獨寵。她是從白走向黑的極端範例。

如果讓黑化前的嫻妃一直撫養四阿哥,孩子一定也是清靜如水、恪守原則的正義之人。但這種性格有一個巨大缺陷,他們太死守自己的價值觀,認為這是唯一且無比正確的,當遭遇「背叛」(廉潔的父親行賄和母親自盡都算是背叛)時,三觀塌陷,容易徹底滑向深淵。

其實嫻妃終究還是沒能順應宮內的生存法則,以為不爭就能求仁得仁;而黑化後的她又把生存法則發揮到極端,唯我獨尊。在這類人的世界裡沒有中間的緩衝地帶,少了制衡與周全,最終她只能被皇帝收回冊封、打入冷宮。

純妃:偽善的母親

作為劇中才情最高、相貌排得進前三的純妃,她撫養的孩子單看外表自然面如冠玉、丰神俊美、才貌出眾,但品行么,就呵呵了。

純妃既不單純、也不純良,與先皇后交好時就顯示過心狠手辣的一面。她借著愉貴人懷孕一事在飲食上做文章,殺死蒙古廚子誣陷高貴妃,完全不憐惜剛出生的五阿哥的健康安危。可見她與同樣狠毒的嫻妃不同,嫻妃在黑化前至少是善良的,而一直避寵看似清心寡欲的純妃則是偽善。

純妃的偽善還體現在另外兩件事上。當她得知傅恆喜歡的人是魏瓔珞,自己多年的深情成為笑話,便無所不用其極想解決掉女主。另外一件事是富察皇后去世後她要了明玉做丫鬟,前兩年一直待她很好,直到得知明玉可能知道先皇后的死與她有關,所以用銀針入體的方式逼明玉慢性自殺。

一個偽善的母親,只會教育孩子如何偽裝,不會教導他如何善良。

除了偽善,純妃還有一個弱點是不夠聰明,至少沒有女主和嫻妃聰明。

純妃的聰明屬於小聰明,有陰謀詭計、但無權謀,所以她的心思才能被嫻妃屢屢猜中,做了他人手中的利刃,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七阿哥被這種母親撫養,能用小才小貌小伎倆討得皇帝喜愛(一如她用自己的才情和偽裝出的無欲無求讓皇上覺得她最令人舒心,當上了皇貴妃),但也止步於此,再大的格局他們撐不起,弄不好反而會因為過於自信而被人利用。

愉妃:自知之明的母親

《延禧攻略》中小時候的五阿哥知書達理、禮數有加,母親被抓後懂得去向皇太后求情,非常聰明。此外,從98版《還珠格格》中的五阿哥身上也能看出愉妃教育的痕迹。《還珠》里的五阿哥品行端正、路見不平會拔刀相助、不謀皇位更愛美人,願意為愛走天涯。

現實中的五阿哥並沒有劇中這麼浪漫,但確實很優秀。

史書記載,永琪是博學之才,騎馬、射箭、武藝技藝高超;工書善畫且精通滿語、漢語、蒙古語三種語言;對天文、地理、歷算知識也有涉獵,尤其在天文演算法方面頗有造詣,他所寫的八線法手卷非常精密,並且著有《蕉桐賸稿》傳世。這樣的兒子必定受到乾隆器重。

永琪是第一個在世被封為親王的皇子,而且是被封為「榮親王」,「榮」,是非常尊貴的字,在清朝只出現過兩次。所以,很多歷史學家認為乾隆一直有傳位於永琪的心思。只可惜天妒英才,永琪26歲病逝,與皇位無緣。

雖然劇中永琪最後被令妃收養,但史書並無此記錄。所以,足見愉妃育兒有方。

愉妃的身世背景劇中沒有多交代,從所受待遇看得出應該不是望族,而她自己也說過,相貌和智慧在後宮中都拿不出手,所以一直也得不到皇上的寵愛。但她有個最珍貴的品質——有自知之明。

這個「明」體現在兩方面:

第一,明辨是非。因為是非曲直在心中,所以她懂得隱忍,等待時機將其一招斃命,為恩人先皇后和魏瓔珞報仇。

第二,對自己的能力有認識。她知道自己的家世背景和皇帝對自己的愛,所以沒有出頭去爭奪什麼,而是最終把五阿哥託付給了魏瓔珞,她相信魏瓔珞的品行和實力。從愉妃願意捨棄自己幫魏瓔珞剷除純妃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五阿哥也許無緣皇位,但把他託付給一個品行端正、又有能力保護孩子的母親,至少能讓五阿哥安全幸福地度過一生。

人貴在自知,愉妃的聰明是不顯山、不露水的那種。

令妃:「虎媽」一枚

目前為止女主還未有子嗣,但依照她的行事風格來看,若為人母應該是虎媽一枚。

這裡的「虎媽」不是指《虎媽戰歌》里蔡美兒那樣的母親,而是行事果敢、是非清明、會愛娃也會吼娃(也許是因為讀書不多,教養所致吧)、給娃自由也會立好規矩的最有血有肉的那類母親。

瓔珞牌虎媽有兩個優點:

第一,有勇氣做自己。紫禁城裡所有的規矩她都敢破、皇帝的一切底線她都能挑戰,但每每總有計謀(主角光環)能夠化險為夷,正因如此皇上、皇后、皇太后等重量級人物都喜歡她。

第二,善惡分明、睚眥必報。自己的被子破同僚潑了一碗水,那我就澆一壺水到你身上還給你;好姐妹明玉被舒嬪欺負劃傷了臉,那我就當著下人的面一巴掌甩給你。一個人敢於睚眥必報,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委屈、虧待了自己,活著舒暢。

憑這兩個優點,魏瓔珞培養出來的孩子一定是那種為人坦蕩、心如明鏡、活得自在的人。

但這位虎媽也有一個致命缺陷畢竟是宮女出身,受教育程度有限,所以格局不大。

現實中,令妃的兒子永琰繼承皇位(永琰為何被立史學家們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是對令妃的寵愛、有人認為是實在挑不出更好的人選,但大家都認同永琰絕不是乾隆最中意的選擇),也就是歷史上的嘉慶皇帝。

著名歷史學者、作家張宏傑老師在《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中對嘉慶皇帝有個評價:英明偉大到一事無成,是非常中肯的。嘉慶是個品行端正的好人,史書曾記載過他的一個小故事,有一次酷暑時節,大臣進來彙報工作。天氣實在炎熱,大臣汗出如漿。嘉慶皇帝本來在扇扇子,但是看到大臣流汗,他便收起扇子,跟大臣一起談工作。嘉慶身材微胖,很是怕熱,但是很能體諒臣子的感受。那個大臣回家之後把這件事記在了日記里,感動得大哭。

所以,從這個故事我們能看出他身上有母親善解人意、懂得體諒他人的一面。但作為一國之君,他沒有能力挽救大清,一味中庸死守、不懂變通,可見格局有限。

而從令妃另一個兒子永璘的身上更能看出她言傳身教格局的限制。

永璘是乾隆老來得子最小的皇子,在他出生的同一年皇后那拉氏病逝,他的母親便成為後宮中最尊貴的女人,代行皇后職權,管理六宮事物;七歲時兄長被乾隆立為儲君,他成了未來皇帝唯一的親兄弟。可以說永璘生長的環境非常優渥。但永璘卻成為清朝最不成氣候的阿哥之一。縱觀永璘的生平,沒有任職記錄、沒有任何功績貢獻,不合規矩、不成體統的故事倒是不少。

可見,劇中的魏瓔珞快意恩仇、無所不能,但落實到育兒上,也有命門和缺陷。

離開紫禁城那個特殊場所的設定、抽絲剝繭,五位風格迥異的媽媽教給我們一些最質樸的育兒經:

要讓孩子明白善良是珍貴的品質,但和一切優秀德行一樣,濫用會害人害己;

聰明有很多種,但如果沒有端正的品行做依託,它將會成為一把反噬自己的利劍;

再能幹的媽媽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要懂得放過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留學全知道 的精彩文章:

留學在外,多少人吃虧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上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大數據研究結果,顛覆你的認知

TAG:留學全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