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跟進B類,C類客戶

如何跟進B類,C類客戶

近來稍微空了一點,梳理以前聯繫的潛在客戶,當然這些客戶都是沒有合作起來的。

有一個斯里蘭卡的客戶過來問價格,說是賣給澳大利亞的客戶的訂單。我心想澳洲是我們的產品原料主產地,之前有個客戶聯繫了好幾年,一點合作的意向都沒有。有同事去澳洲考察過,那邊有原料主場優勢,我們的很多產品是不能打入這個市場的。

但是我們的客戶在詢價的剛好就是原料在他們那邊產的產品。

於是我WHATSAPP聯繫之前的一個澳洲客戶,由於手上的客戶資料太多,當時這個客戶作為C類客戶處理的,隔幾個月才聯繫一下。

這次在線聯繫他,居然很快給我答覆了。說自己已經不在原來的那家公司,到了一個新公司做上家公司的供應商!

後面根據我之前的一些記錄,把自己公司近半年到一年的發展狀況給他介紹了一下,主要做的產品再次跟他強調了一翻,並且根據之前他選過的產品,再整理了一些好賣的產品,發了報價單給他。

目前在正常的接洽中,感覺就是雙方剛開始聯繫似的。

反思了這件事情,有以下這些問題需要解決:

1.客戶和他們的市場,明明是有需求的,只不過我們自己雖然在行業內做了很多年,但從未有人積極地開發過那個市場;

2.原來目標市場不能做的產品,經過一段時間,又可以做了;

3.向這樣最初評價不是很高的客戶,很容易聯繫聯繫著就中斷了,尤其是有新資源在手上的時候,更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挖掘他們的需求了;

4.長時間不聯繫後,重新取得聯繫時,對他們新的業務模式,又要重新了解,甚至有的新負責人,還需要重新磨合,之前聯繫的一些成果,就沒什麼效用了。

以上問題,其實是開發客戶過程中的系統性問題,這是一項貫穿我們工作中所有內容的問題,有點麻煩,但也是有一定的章法可循的。

首先,之前做的客戶分類,應該是需要不定時更新的,不是說開始時客戶是B類或者C類就一直都是這樣。

客戶是會發展壯大的,也有的是會越做越差的。對於發展得更好的客戶,我們更是要增加聯繫的頻率,積極得做好產品推廣,上門拜訪,維護好客戶關係,甚至是私人關係。對客戶公司的事情,也需要經常地了解一下,包括人事的變動,公司政策的變化,他們目標市場的變化等。從而針對性得做好服務工作。

對於公司經營得越來越不好,或者說由於一些政策,國際環境等的影響,越來越難做的客戶,我們也需要時刻的了解客戶的處境,有困難能夠提供支持的,當然義不容辭。但是,當產品定位嚴重不符合我們的產品特點,或者因為他們實在無力維持經營的,那我們也是沒有辦法。當然,負責人的交情也是需要維護好,畢竟在同一個行業裡面做,大家的關係是需要考慮得長遠一點的。

重新評估了客戶後,需要調整聯繫的頻率,這個是沒有定數的,完全取決於雙方聯繫時談的狀態。如果有些客戶真的沒有什麼東西好談的,也需要時不時地「騷擾」一下對方,不管對方有沒有回復。我有一些客戶,就是在這樣的方式下,保持聯繫著,很久不聯繫也留著我的電話號碼,打過來談事情。

雖然前期感覺像是單方面的「騷擾」,但是客戶能記住我們,後面有需求的時候會主動聯繫,這是無形之中的一種信任。

另外,有別於我這個澳洲客戶一樣,有的負責人是不知去向,同樣公司的客戶換了一個採購負責人,我們又對於這個新來的人不熟悉。

我一般會先口頭上「拍好馬屁」,再表示出對TA工作的極大支持。然後,如果有必要的話,除郵件/電話之外的聯繫,也會通過WHATSAPP,WECHAT去「騷擾」一下。有些客戶是不會及時回復的,我就隔一段時間,通過一些媒體網路,了解有關於客戶的其他情況,又去「騷擾」一下。當然不是很頻繁的那種,如果客戶很不喜歡「閑聊」,那麼1個月聯繫1次或者2個月聯繫一下就可以了,總之,爭取客戶不能忘了我們。

更多有趣的,通俗易懂的外貿乾貨分享內容,請關注外貿小主LL官方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外貿小主LL 的精彩文章:

TAG:外貿小主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