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貧窮的逆流 #X59

貧窮的逆流 #X59


貧窮的逆流 #X59




最近,高考通知書陸續地下發,媒體一如既往地聞著味兒

,跟在後面搶新聞。




但看去口徑彷彿有變化,估計近年「固化」的呼聲太高,今年關於

「貧困高分考生」

的新聞,(特別是在官方報道中)頻繁地出現。





「男生正在工地拌水泥,突然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



許多例子都相當極端,堪比「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何等刺激,這個上升速度,何止沒有固化,甚至不是坐電梯,而是一枝穿雲箭,刺透重重烏雲,徑直射向火熱的太陽。



不管怎麼被人詬病,高考的餘威仍在。正因餘威綿綿,所以中產「寧南山」們,更加雙眼血紅,盯住每一個「不公平」之處,大加鞭撻。





《作為一個中產階級,我對國家有哪些不滿意》







在眾多新聞里,有一條引起了一些關註:


河北棗強一名女生,名叫王心儀。她今年以707分考入北大,興奮激動之餘,寫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感謝貧窮》。




卻不料引起軒然大波,網上一面倒地批判「酸臭毒雞湯」。





「貧窮是不應該感謝的,貧窮應該消除」



「貧窮毫無助益,只帶來苦難和死亡」



「更多的人,被階層固化所限制」




突如其來的批評令人意外,為什麼這些人的怒點如此莫名其妙,又如火藥桶一般,一個火星就突然爆炸。








1)殺魚弟




我高中學文科,理化生完全不懂,但是初中物理課本上,有一個方法叫

「控制變數法」

,我還記得。




「控制變數法」的意思,就是每次對照過程中,只允許有一個獨立變數不同,由此來看該變數對實驗結果是否有影響。






倘若用控制變數法來看,很多東西就會變得有趣。



在王心儀的「感謝貧窮」被大報點評的同一個8月里,一位姓孟的17歲少年,兌著冰紅茶和白水,喝下了劇毒農藥百草枯。




這個少年曾經在2010年,因一張殺魚時表情怨憤的照片走紅網路,被戲稱為「殺魚弟」。




一看這名字就是陳年爆款,那時的紅人名字都淳樸,不是兄弟就是姐妹。看著老點的就「芙蓉姐姐」「犀利哥」,小點的就「奶茶妹妹」「殺魚弟」。







百草枯是劇毒農藥,無色無味,喝下15cc,便足以致死。所以國標強制規定,百草枯原葯和製劑中,必須加入規定量的催吐劑、蘭綠色警戒色和異味劑,以防止誤服。




正因為太難喝,「殺魚弟」兌著飲料也要喝下去,他就是發自內心地想喝這瓶農藥求死。








而促成他自殺的起因,是有人每天來買100多斤黑魚,那幾天黑魚價格每斤降了2毛錢,殺魚弟不知道,按原價賣給對方,結果起了爭執,他被父母輪流凶了幾句。


每斤魚2毛錢,按100斤算,就是20塊錢,20塊錢買來一瓶百草枯,就是殺魚弟的命價。






把「殺魚弟」和王心儀放在一起,你才能看出問題。


因為兩個人家庭條件相仿,一個從小幫家裡殺魚,一個時常要幫忙做農活,甚至連年齡也相似。


這才符合「控制變數」的基本框架。






而不是把王心儀、殺魚弟和那位「知道偽楚的小學生」,放在結果的尺度上比較,然後得出一個「資源存在客觀差異」的結論。


因為殺魚弟與偽楚小學生,資質不同,家庭條件也不同,

實際上有兩個變數不一致。


這時如果把所有失敗全部歸因到「家境」這一個變數上,

一定是有問題的。








2)唯一的變數




王心儀和「殺魚弟」的家境是非常相似的。




王心儀八歲,外婆就因乳腺癌去世。她外公生活難以自理,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全靠母親一個人操持農活,帶大她和弟弟。


她從小也幫家裡干農活,餵雞割草,採摘棉花,放羊,春耕時負責拉犁,在有牛的人家,這應當是耕牛做的事情。






「殺魚弟」家則以賣魚為生,家裡有六個孩子。殺魚弟是老大,殺魚那年,他的年齡應該與失去外婆的王心儀差不多。


爆紅之後,他家一度以「殺魚弟」為招牌,他自己也被人資助讀書。但他不愛上學,不久就因為跟不上,被父親帶回去繼續殺魚了。








如此就可以看出,如果把殺魚弟和王心儀看成一組對照組,則兩個人的成長履歷中,最大的「變數」,是他們的家庭環境。




王心儀的媽媽,從小教姐弟倆背唐詩,不像其他家長擺架子,總是溫和地與王心儀溝通。


王心儀自己的說法是,覺得「媽媽像是自己的同齡朋友」。


她的媽媽也堅持要讓王心儀和弟弟讀書,而且盡量創造最好的教育條件。




而反過來看,「殺魚弟」的父母,見他不學習,就把他領回家來繼續殺魚。


家庭交往中,動輒打罵,父母也經常吵架。有一條新聞說,

2013年,殺魚弟差點被父親把眼睛打了出來

,不過父親後來說是放鞭炮炸傷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殺不是「突然的自我」。殺魚弟喝下的那瓶百草枯,他一個月前就買好了。






如果不使用控制變數法(二個變數),僅僅萬事怪資源,那麼就會得出結論:「殺魚弟」的失敗是因為貧困,王心儀「感謝貧困」是酸臭雞湯。





但一旦控制變數,你就會發現,這本質上,是一個

「選擇」

的問題。




兩個家庭,一個選擇傾盡全力,愛護培育孩子,一個選擇暴力打罵。所以即便是同樣的貧困條件,卻使兩個孩子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3)末尾淘汰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




按《漢書》的說法,道家學說中,凝聚著史官對歷代王朝成敗、存亡、禍福的記載與認識。


而道教的核心教義,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仁」

,天地不會幹涉人間正常的運作,你有選擇任何生活方式的自由。


但是「不干涉」是雙重的,不干涉你的選擇,那麼也不會幹涉結果。所有責任,必須自己承擔。




你選擇打罵孩子,叫他殺魚,或送她去讀書,給她關愛溫暖,那都是你自己的權利,自己的選擇。


但是時候一到,就必須

種因得果

,收穫甜蜜或苦澀的結局。








所以不同於白左聖母心,我們要允許「末位淘汰制」。


因為這個社會,本就客觀存在著淘汰。如同多人賽跑,如果別人跑到你的前面,你就會落在別人的後面,你的絕對速度不變,相對的身位卻落後了。





所以一個經常被抱怨的話題是,中產很難維持住自己現有的階層。事實也是如此,向上攀爬困難,但向下掉落的懸崖,永遠是「我家大門常打開」。


每個人都有返貧的風險,身後的「貧窮」,就像是張著血盆大口的老虎。人與人的區別,只在於與老虎的距離各不相同。


所以你唯有跑得比身邊人更快,才可以不被貧窮吃掉。




作出什麼選擇,就必須承擔什麼代價。


如果做錯的、無能的人不被貧窮沖刷下去,那麼就對不起聰明勤奮的王心儀,和她含辛茹苦的母親。








4)貧窮的意義




而「貧窮」在這個過程中,就是最好的篩選機制。




倘若人人富裕,那麼上升下沉,其實不是非常容易辨別。但「貧窮」像是一股強勁的逆流,所有體力不支的人,都會被衝下懸崖。


在貧窮的沖刷下,一切選擇的結果都變得無比清晰。同樣面對貧窮,有人快速完成了自救,有人則在黑暗裡滑落下去。





但「中產」最最

反感

聽見的,便是「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因為

倘若真的控制變數,讓他們意識到能力上的差異,那麼其實是逼著他們承認,至今以來的所有失敗挫折,全部是由於他們自己的無能。




所以他們必須想方設法,把一切挫折全部歸因於客觀條件。


是因為教育資源不公平,是因為我家裡沒背景,是因為郭嘉沒有把所有學校,都按照北京四中重新改造一遍。


而不是因為我自己沒有能力,被無情淘汰了!






所以他們才會恨死「感謝貧窮」,因為他們的思維定式,不允許有人在比自己條件更差的情況下,做出了更好的成績。


但惱羞成怒的同時,他們卻從不曾想過,唯有承認現狀,才能真正量體裁衣,上下求索,找到真正符合自己的改變之路。


不先承認真實的自己,便永遠無法迎來改變的機會。







所以,雖然貧窮殘忍黑暗,

我們卻承認它的「篩選」,有正面意義。




因為在被貧窮荼毒的同時,卻總有人可以想方設法擺脫貧窮。這樣的故事從古至今,從未間斷。


而這個過程,本身就需要克服一個接一個的挑戰。




你的心便在攀登中變得堅強,你的眼睛將比別人看到更加真實的世界。你開始相信你所展示出的戰勝阻礙的力量,實打實地來自身上的每一塊肌肉,全然地為你所擁有。


困頓與突破的交替,使你變得真正強大,像是鋼鐵淬火之後,才能更加堅硬。






所以貧窮的正面意義,連王心儀自己,都是承認的。


她的家庭條件比大多數人都要差,她也比絕大多數人更了解貧窮。


那滋味絕不好受,她卻在收到錄取通知書之後,發自內心地感謝貧窮令她成為今天的模樣。


如果說雞湯是正,她經歷的痛苦是反,可以看得出,她現在已經完成了對貧窮的

「正反合」






她深刻地認清貧窮的樣貌之後,卻展示出了

蓬勃的、真正屬於勝者的姿態

——比寧南山們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我是軍師,大祭酒,2018年8月8日夜)多點次文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庫論壇 的精彩文章:

漁村史上最嚴調控,多軍割肉出手5套,炒菜階層逆襲的時代真要結束了嗎?

TAG:水庫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