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本周知乎熱榜 | 你聽過最離譜的出軌原因是什麼?

本周知乎熱榜 | 你聽過最離譜的出軌原因是什麼?





本周知乎熱榜


(8.13 - 8.19)




「知乎熱榜」彙集了當下知乎上和網路中最熱門的內容。

戳小程序一鍵查看:




1




你聽過最離譜的出軌原因是什麼?



熱榜曝光次數

3,178,892



知友

(2600+ 贊同)




我聽過最離譜的出軌原因,出自我爸之口,他說他出軌是因為我……




我:???




詳細問問,說是因為我和他吵架了,他感覺不到家的溫暖了,所以出軌了,要去再生個孩子感受家的溫暖……



我:???




然後還有更離譜的,我大伯贊同他的這種說法,說我爸出軌,我爸媽離婚我負有很大的責任,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大概是我把小三送上他床的吧……



知友:隨心

(500+ 贊同)




不知道算不算離譜,前夫說我們結婚快 20 年,我什麼都好,就是突然發現我和他星座屬性契合度只有 80%,而他和小三星座屬性契合度 100%。



知友:張宏明律師

(100+ 贊同,湖北搏發律師事務所律師)




其實我覺得就我所見的出軌的原因在很多人來看的話並稱不上離譜,可能是因為我見識的太少,大多數都不外乎刺激、金錢、情色......的確不足以滿足公眾的獵奇心理。




就我個人所見的話,我覺得最離譜的出軌原因是愛情,太「難得」了。


知友

(100+ 贊同)




我前妻,當我得知她出軌時,問她原因。她說和我在一起這麼久我從來都沒有罵過她,我們從來沒有吵過架,不像夫妻。





戳小程序查看剩下的 242 個回答:你聽過最離譜的出軌原因是什麼?



2




為什麼戀愛之後才發現


自己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好的人?




熱榜曝光次數

880,297



知友:羋十四

(3800+ 贊同)




因為愛情如戰場,攸關生死。




西方有句諺語,叫做: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




對它的理解有很多,有一種翻譯是這樣的:情場如戰場,不擇手段方可取勝。




從一段近乎荒謬的感情中醒過來,我一直以為最難以跨越的檻是我無法去相信愛情真的可以由生到死,當初的濃烈到後來的荒蕪竟然是同樣兩個人的相處。




長久的痛定思定之後,我才不得不承認,最難堪的一面其實是:在這段感情里,我照見了內心中最不想被自己發現的一面。




在愛情開始之前,每一個聰明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妥善安置自己內心瘋狂雜亂的慾望。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他的過去,我天真地想,愛一個人總是應該愛他的全部,愛他的脆弱,愛他的逃避,愛那些在有月亮的夜晚讓他落淚的音樂電影和小說,也愛那些分別的夏日讓他難過不舍的女孩子們,所以就會愛他所有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的過去,因為它們都以不同的方式柔軟甚至重塑過他的內心,從而使得他成為現在我喜歡的樣子。




直到後來,我才發現我根本做不到。我討厭那個聊起高中時和他一起逃課去喝酒就笑得曖昧的女生,也討厭偶爾給他微博點贊的前女友,但是我壓在心底,從未提起。

——我覺得不該是這樣子的呀。我怎麼可以嫉妒呢?




我還以為我能夠分清楚感情的邊界,在兩個人的世界裡,做一個獨立的人。可是今晚他為什麼不和我說晚安,昨天他明明在家為什麼不願意出來見我,上周和他一起去吃新餐廳的人到底是誰,那個微博里常常和他互動的女人又是誰?

——真可怕。這樣的自己真可怕。




其實在我壓抑著這些疑問和困惑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們遲早要分開的。因為我捨不得,破壞掉那個在他心裡完美的自己。因為我不確定,他能不能接受一個不好的我。




連我自己都差點被自己騙過去,我以為我可以很成熟、很大度、很善良、很自在地去經營感情,甚至在一開始做得很好。




但原來不是的,原來我同樣是一個幼稚的、張揚的、散漫的、依賴的人。我甚至渴望,他能夠接受這樣的我。




一方面我無理取鬧,另一方面我又耽於自省。




知乎上有一道很熱的題,大意是如果你是異性,會希望嫁(娶)現在的自己嗎?




這對我來說,簡直難以想像。我才不要和一個這樣差勁的人在一起,我才不想整天猜對方為什麼突然生氣了,不想去分析對方兜兜轉轉的九連環,也不想整天被考驗到底有多愛對方。




有時候,我又覺得,愛情像陽光,所以人性的陰影立桿可見。




開頭那句西諺,就是用來諷刺在愛情中用盡心機的人。但這又有什麼錯呢?誰不曾背靠著懸崖去愛另一個人,誰不曾踏著薄冰去見另一個人,誰不曾交出自己心房大門的鑰匙去歡迎一個人呢?




可是一個人呢,到底需要經歷幾段感情,才敢去直面卑鄙的自己,才敢有勇氣和自己和解,才願意坦誠:不是你不好,也不是我不好,正是我們都不好才讓我們在一起。




我依然是一個自私、輕浮、愚蠢、貪婪的傢伙,可是我願意用生命中最美好的那部分去愛你,如果你看到我露出醜陋的一面,就大膽摘下自己的面具,告訴我:你看,我們誰也不嫌棄誰。




戳小程序查看剩下的 513 個回答:為什麼戀愛之後才發現自己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好的人?



3




 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




熱榜曝光次數

22,472,462



知友:Yiqin Fu

(2800+ 贊同)




對每個學生來說,90 分都比 70 分要好。

這是學生時代特有的優劣排名——維度單一(「單一」在這裡是中性詞),且所有人的偏好都一樣(「一樣」在這裡是中性詞)。




畢業後,你要選擇的是幾十個維度上都不同的職業、幾十個維度上都不同的生活狀態。且不再有一個「客觀」、「個體之間完全相同」的標準來幫你做決定,不會有 「2017 年教育部權威發布的人生選擇排名」來告訴你做什麼最好。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誤以為未來人生道路有一個「最完美設定」。我以為就像「考試要考 100 分」、「上學要上清北復交一樣」,有某個職業規劃、某種生活方式是我應該儘力去追求的。在念了所謂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學以後,這種想法更甚。




但「高盛谷歌麥肯錫」、「冰島南極奧地利」、「半馬冥想普拉提」根本就不是考試里的滿分答案。




離開學校後做的選擇,是沒有客觀優劣的,只有你自己通過試錯來了解自己,給各項評估因素加權,才能找到對你來說最接近正確的答案。




就拿職業選擇來說,如果你只在乎「公司名氣」或「五年內收入」,那麼選擇起來非常簡單,這和學校里有人問你是要考 90 分還是 70 分一樣,很明顯要選 90 分。




但如果你貪心一點,在乎的指標多一點,事情就複雜了




很可能讓你有成就感的工作工資不高,工資高的時間不自由,時間自由的沒有挑戰性,有挑戰性的所在城市太遠,近一點的長期前景又不好,長期發展好的你恰巧又和老闆性格不對盤。




這時候該如何取捨完全看個人偏好。我後悔沒有更早開始了解自己,沒有更早弄明白上述這些指標對自己來說哪個更重要。




畢業後除了做選擇更困難,和別人比較的時候也更容易不安。在學校我們都習慣了單一維度的比較——誰排名高、誰排名低一目了然,我們考好的時候開心,考差的時候難過、想著下次努力。




但離開學校後,「維度」多了,單看每個維度,肯定都有人「過得比你好」。你打開朋友圈,有每天和首富談笑風生的,有工作項目改變幾百萬人生活的,有每個月去不同海島度假的,有孩子或者貓特別可愛的,有下班後寫小說最後出書拍電影的……




你一旦誤以為世界還像學校一樣只有一種維度,就會陷入深深的焦慮:為什麼他們過得都比我好?




其實只因為生活是多維度的。你不可能在每個指標上都達到最完美,所以不必在死磕每個指標的「第一名」。大家各過各的生活,最大化各自不同的幸福公式,不存在客觀優劣。




同理,我們不能再用「月考排名」的方式評斷周圍人的選擇,因為沒有客觀優劣。




小時候,總有學長學姐回學校分享經驗。我看著他們的簡歷,心裡也是有鄙視鏈的。例如在紐約倫敦的肯定強於在北上廣深港的,在律所的肯定強於在人力諮詢的,在阿里的肯定強於在創業公司的,工作了的肯定強於還在讀博的……




鄙視鏈最底端大概就是留學顧問、英語老師和社交媒體編輯了。當時還有幾個學姐全職在家照顧孩子,堅信男女平等的我都不知道該把她們放在我鄙視鏈的什麼位置。




現在想想,這就是典型的學生思維,以為人生只有唯一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標準,就像 90 分一定優於 70 分一樣。




其實,每個選擇都有太多維度需要考量,每個人給它們的權重也不同,大家各自最大化各自不同的幸福公式就好。




人的偏好一定也是不斷變化的,所以「給自己獨一無二的幸福公式加權」是一輩子的事情。




我們能儘早開始了解自己、滿足自己,而不是相信有某種客觀存在的「滿分人生」,那會過得更安心、少些焦慮。




戳小程序查看剩下的 3,428 個回答: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



4




 在微信上被問「在嗎」,該如何回答?




熱榜曝光次數

4,851,555



知友:蘇格拉小底褲

(1600+ 贊同)




你好,請你拿著你的手機打開語音朗讀下面的文字對天起誓並發送給我:我找你聊天不是讓你投票,註冊、下載軟體,也不是我要結婚了,更不是我有一個好的產品推薦給你,也不是問你借錢,更不是讓你貸款,也不是給你分享雞湯養生等一系列文章,更不會讓你拼多多砍價,只是單純的想你了,想請你吃個飯聯絡一下感情。




———語音結束分割線———




我收到你的語音後會在三個工作日內給你答覆。



知友:Nemosis

(2800+ 贊同)




模板回答:











戳小程序查看剩下的 1,437 個回答:在微信上被問「在嗎」,該如何回答?



5




 如何看待王思聰正式註冊 


 成為 IG 俱樂部的電子競技運動員?




熱榜曝光次數

2,607,555



知乎機構號:PentaQ刺蝟電競社

(500+ 贊同,電子競技話題優秀回答者)




雖在規則之內,未在情理之中。




「王思聰登錄為 LPL 職業選手」,足以成為LPL職業聯賽 2018 的【見證歷史】一刻,無論褒貶義。這個「歷史」是由王思聰的最多微博粉絲、個人財力最雄厚,且註冊年齡最大來書寫。




夏季賽末期座次基本已定。對這場比賽的勝負,「藏馬」稱俱樂部「願賭服輸」,但其實是「無傷大雅」。




藏馬的描述看起來,也是個在季後賽前格局已定時的臨時起意。其實比王思聰註冊選手這個開頭更難猜的,是他的職業生涯會怎發展和謝幕。




別難過,我們也猜不出的。




以「藏馬」的發言:王思聰選手的註冊流程已推至尾聲,且「嚴格按照 RIOT的(LPL)新選手註冊制度提交所有信息,確保一切程序符合 LPL 規定」。




換句話說,只要符合 LPL 新選手註冊的相關條件,王思聰,甚至王健林,都沒什麼不可以的。難道就因為有名、有錢、還是老闆,就不能做《英雄聯盟》職業選手了嗎?踢足球那個睡皮,不也是個優秀企業家?




按 LPL 現行制度,這很合理,也很科學。




職業選手註冊的硬門檻在於實力,LPL 職業選手註冊的相關條款中,關於「實力判定」的部分是需要在官方「峽谷之巔」伺服器中達到鑽 3 或以上段位,這一條達到,其他的規則就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從程序上,他的入局沒有可指責之處,但基本上輿論還是分化為兩種:1、我真是愛死這瓜了,請讓我忘記作為單身狗的寒冷;2、電競都入亞了,貴 LPL 咋還怎麼不專業?




因為看上去,有錢就是在為所欲為。




王思聰登錄 LPL 乃至登場,都既尊重了規則,也遵守著規則。契約精神,這反而體現了 LPL 專業所在。只是在王思聰註冊之前,這個規則沒有考慮到他這樣的老闆親自下場。




歐美賽區的規則中,也就是在 2018 年,NA LCS 其實專門增加了一條:禁止總經理、主教練和任何戰隊股東們註冊成為隊伍選手。這條規則的制定原因,大概是由於過去 NA 和 EU 也都有若干隊員自己創業做俱樂部,既做老闆又做隊員的情況。我們認為:從勞資身份分開的角度,這條規則的推出很有必要。




但 LPL 還沒有這條規則,那麼王思聰的註冊沒有問題。




聯盟會否在未來 LPL 增加這條規則?我們傾向於「應該會」。




我們在事發生後的第一時間(昨晚)聯繫到 RIOT 拳頭遊戲賽事的公關負責人,收到的三條回復是:




「現在還無可奉告」




「請密切關注官方信息和後續公告」




「謝謝你對英雄聯盟職業聯賽的支持」




值得關注的在於第二句,「請密切關注官方信息和後續公告」




——有後續,LPL 官方會應有對應的後續公告。與賽季中那些曾經寂寂無名但可能同樣「火線註冊登場」的新職業選手相比,「王思聰選手」的亮相登台的確太不一樣。




俱樂部老闆能不能上場打職業比賽?




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在於兩點:




1、「老闆」是否具備足夠的實力?如果答案是「否」,那麼必然會影響職業聯賽的比賽質量;




2、同時具有「老闆」和「選手」兩個屬性,但雙方的利益又完全不同,這種雙重身份的存在無疑是增加了聯盟的管理難度。




在過去的職業體育中,不乏雙重身份所帶來的爭議,比如朱駿之於上海申花。




從職業聯賽發展的立場來看,王思聰選手的登錄事件雖然足夠火爆增加了關注,但即使在規則之內,卻未必在情理之中——頂級職業聯賽的登場機會,理應交給那些對職業生涯有著更清晰的規劃、用自己的名字和這項運動聯繫在一起的選手們,這才是「情理之中」的職業賽場。




而俱樂部的總經理、股東們對電競的熱愛,應該在其對所屬俱樂部的專業化管理和職業化運作中體現。




或許只有一個情況會是例外:




——籃球之神喬丹的第三次復出。




因為他就代表了籃球。




「雖在規則之內,未在情理之中」,是我社對王思聰選手登錄 LPL 職業聯賽事件的態度。




儘管這位選手也是我們的天使輪投資人之一,但我們依舊認為:一個好的投資人,未必就是一位好的LPL職業選手。這是我們與此事件的第一項利益相關。




而作為LPL職業聯賽的數據支持及設計服務團隊,19 日王思聰選手的登場,也將激活我們的職業選手資料庫並新增他的記錄。我們亦將通過各種方式對其的表現進行統計和計算。




無論他的數據精彩還是慘淡,我們都會標紅公示,並製作為專稿。無他:這種「歷史事件」,我們怎麼能不好好的皮一下?




這是我們與此事件的第二項利益相關。




戳小程序查看剩下的 1,061 個回答:如何看待王思聰正式註冊成為 IG 俱樂部的電子競技運動員並可能在 19 號上場?







「知乎熱榜」彙集了當下知乎上和網路中最熱門的內容。

戳小程序一鍵查看:








想預防皮膚衰老,你一定不能忽視這 7 個關鍵


關於接吻,我想告訴你 1 個實用小技巧


看了那麼多愛情故事,我還是不會「好好談戀愛」


氣到爆炸卻害怕打電話 | 社恐七級,你是第幾級?


男性的前列腺高潮,才不是「隱藏福利通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阿根廷輸給克羅埃西亞,純粹就是「踢得爛」
科比,我是詹姆斯,告訴你……我要加入湖人了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