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這些正在消失的東西,以後有錢也見不到了,你還記得多少?
GIF
大街上那些每天都在重複上演的故事
熟悉的角落
熟悉的味道
熟悉的聲音
如果有一天這些都會消失
你會記得多少呢?
曾經的德清很小,生活也很慢,沒有車水馬龍,也看不見燈火輝煌,冬天圍坐火爐取暖,夏天則在香樟樹下乘涼。後來高樓大廈平地起,我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同時,有些記憶里的東西,卻在漸漸消失……
這些正在消失的東西
你還記得多少呢?
味道
1
>>>爆糙米
小時候農村裡經常可以看到爆糙米的老爺爺,從家裡拿去一些米,把米放進黑乎乎的機器之後,過一段時間會發出「嘭」地一聲巨響,小孩子們都會緊緊地捂住耳朵、閉上眼睛,又忍不住眯一條縫來看。爆出來的糙米糕甜甜的,而小孩子更喜歡長長的、可以套在手指上吃的糙米卷。
2
>>>麥芽糖
小時候賣麥芽糖的老爺爺是騎著三輪車來的,車把手上掛著小鈴鐺,遠遠地便知道他來了。那時候麥芽糖是可以用飲料瓶、塑料瓶換的,拿幾個飲料瓶,老爺爺就會拿小鎚子「鐺」地敲下一小塊麥芽糖給你,拿在手裡黏黏地,還很粘牙。
3
>>>梅花糕
梅花形狀的糕點,剛烤出來的時候很燙,表面的皮軟軟的,上面有甜甜的紅棗、紅絲綠絲,下面的皮則烤得脆脆的,一大口咬下去,裡面的豆沙餡就會流出來,滿口香甜。
4
>>>糖葫蘆
小時候賣糖葫蘆的總是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糖葫蘆都插在一個白色的圓柱形的「大棍子」上,沒有像現在一樣五花八門的水果,只有紅色的山楂、橙色的金桔,還有大蘋果。
5
>>>立夏飯
立夏的時候都要燒的「野鍋飯」,用磚頭搭起一個簡易的灶台,然後放上米、豌豆、蠶豆、肉絲、野筍等配菜,煮熟之後就在外面搭起桌子一起吃。
行當
1
>>>擦皮鞋
小時候,擦皮鞋的阿姨們總是排成一行,整齊地分布在長橋邊,她們手邊的箱子像是百寶箱,裡面有著各式各樣的工具。走過的時候坐在椅子上,兩塊錢就可以把皮鞋擦得鋥亮。
2
>>>磨剪刀
小時候經常能聽見「磨剪子來戧菜刀!」的吆喝聲,有的不吆喝,搖動幾塊鐵片,發出「喀嚓嚓」的聲音。一聽這聲兒,就知道磨刀的又來了。隨著老人的砂輪一圈圈轉動,刀剪逐漸鋒芒畢現。
3
>>>翻絲綿被
以前農村人都會養蠶,蠶寶寶做的繭一部分會被賣掉,而剩下的就會用來翻絲綿被。「翻絲綿被嘚」這樣的吆喝時常出現,她們翻被子的手藝高超,生意也很好。
4
>>>收雞毛鴨毛
「雞毛鴨毛甲魚殼」、「雞毛鴨毛換糖嘞」~騎著叮叮噹噹的自行車,收雞毛鴨毛的人就吆喝著穿梭在大街小巷。以前農村人殺雞殺鴨都會把毛留著,賣給回收的人。
5
>>>修雨傘
以前的雨傘樣式單一,質量卻很好,就算雨傘傘骨折了、收不攏了也不會扔掉,而是會讓上門修雨傘的手藝人維修,修過的雨傘照樣耐用。
6
>>>賣棒冰
以前不是人人家裡都有冰箱,大夏天的時候,最期待的就是村口遠遠地出現買冰棍的小販的身影。糖水棒冰、赤豆棒冰、芝麻棒冰都裝在泡沫箱里,用棉被裹著,拿到手上的時候冰冰的、吃起來甜甜的~
物件
1
>>>洋機
媽媽做衣服的縫紉機
2
>>>磨刀石
家裡都會放一塊,用來磨菜刀和剪刀
3
>>>頂針
媽媽做針線活的時候戴的,防止手被針扎傷
4
>>>皮筋
不知道小時候為什麼能跳這麼高
5
>>>塑料繩
上課下課永不停歇地編塑料繩
6
>>>棕綳床
小時候奶奶家的床三面都是木板,一面是通的~
當年我們拚命想要留住的東西
可能現在都找不到了
成為了我們的回憶
甚至連回憶都在逐漸模糊
你還記得那些曾經流行現在卻快要消失了的東西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看法哦~
-END-


TAG:德清小外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