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元不會卡在光刻機上:西方一再封鎖核心技術仍難阻中國突破
2018年以來,有關電子晶元的話題受到人們的重視,電子晶元一下子成了中國最大的缺陷了,其實許多言論有點過於誇張,許多事實被有意忽視或曲解。中國對進口晶元依賴源於需求量太大,為世界上最大的晶元消費國,而不是造不了。不賣中國晶元,對方一樣也難受,實際上,軍用級與高性能晶元的供應主要依賴於國產,壓根就沒法大量進口。
晶元
這不是一場無解的危機,我們完全有能力克服問題,中國國產晶元正在不斷地進步,絕非大家想像的那樣,沒有了進口貨,我們就什麼也幹不了。
2018年4月,又傳來一個好消息,中國向荷蘭訂購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一套極紫外光刻(EUV)設備,這是目前最昂貴和最先進的晶元生產工具,單價達到1.2億美元,目前已經交付給中國企業。
最新的光刻機
有人說:這是荷蘭公司無視對華封鎖禁令,竟然會向中國製造商出售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其實,這談不上什麼雙方關係如何好的問題,這只是一個正常的商業交易。荷蘭ASML公司是世界頂尖光刻機的生產企業,可以說是全球唯一的生產商,其他國家也一樣向其訂購設備。
西方也不是沒想到過,通過對華輸出光刻機等設備來限制中國相關產業發展,可惜實際意義不大。制約晶元技術發展的因素太多了,絕非僅需幾台先進設備就可以解決,涉及到的技術難點太多了,先進的生產設備不等於掌握了先進晶元技術。
晶元製造
西方是否封鎖高性能光刻機的行為不具有決定作用,相反可能發揮反作用。中國也在開發相關的技術,僅在光刻機方面來說,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取得一定的技術成果,與西方的技術差距確實不大,有幾代之差距,但是以電子技術的進步速度,這也許只是幾年時間的問題,而不是幾十年。
本世紀以來,中國也在光刻機技術方面取得不小的進步,當時西方曾試圖對核心技術與部件進行封鎖,可惜從效果上來說,發揮的只是對中國促進作用,在被封鎖後,我們先後取得不少成果。如今即便全球老大的ASML公司也願意與中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原因就是中方有足夠的技術底氣參與合作。可以說:國產晶元不會卡在光刻機上。
光刻機
西方早已學聰明了,不是直接禁運,而是以商業手段打擊中國相關設備的發展,禁運政策依中國的進步逐步修改,當我們花費巨大力量突破某項技術時,西方放鬆相應的限制,以低價產品搶走市場,我們的產品難以銷售出去,從而對後繼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中國製造興起是不可阻檔的,連美國軍工也在中國產品
中國在許多領域落後於西方,卻沒有放棄過,一直在堅持相關領域的發展,這才是讓西方頭疼的問題,簡單的封鎖,只能夠促進我們相關產業發展,這個已經無數次證明過了,西方越封鎖,中國突破的越快。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國產艦載預警機已蓄勢待發,入役即全球第二款
※印度宣稱蘇57戰機無法滿足需求,俄方恐痛失百億大單,為何不急?
TAG:麥田軍事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