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音希聲神農架

大音希聲神農架

中國的驕傲神農架

 月從故鄉來

萬莉 

00:00/04:34

站在神農頂景區風景埡的邊緣舉目凝望,曲峰叢叢、如柱似筍,而又深不見底的神農谷映入我的眼帘。忽而薄霧瀰漫,忽而幽深神秘,峰叢、石芽,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傲骨嶙峋,鬼斧神工,亦真亦幻。這個離我咫尺之遙的峽谷,在我的腦海里忽然變成了一個飄搖的仙境!讓我稍稍有些震驚的是,這種感覺與我兩年前初次置身其中時一模一樣。

此處海拔2800米,不遠處便是神農架的最高峰,也是華中地區的最高峰——海拔3105米的神農頂。到了這一高度,已經很難見到茂密的森林,植被只有稀疏、耐高寒的冷杉和連綿的草甸及稀有的箭竹林。據考證,這裡的冷杉屬於化石級的孓遺種群。這樣的畫面,頗有幾分中國傳統審美中「禪」的境界。與中山、低山區的那種古木森森、灌叢茂密、苔蘚遍地、原始洪荒的環境顯成對照。

從神農頂去大九湖的盤山公路如一條彩練,盤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之間。公路左側的陰峪河大峽谷、太子埡等,都是深不見底的深淵。此處的峽谷遠比神農谷開闊遼遠。遙遙望去,起伏的峰巒延綿不絕,聳入雲端。「銜遠山,吞長江,納漢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彷彿「天庭」就在那邊的山巒之上。

不知為什麼,神農架,這個地處鄂西,鑲嵌在長江、漢水之間的綠色明珠,對我總有一種「蘊萬物於不語,載四時於不驚」的魅力。「青山不墨千秋畫,神水無弦萬古琴」,面對這樣的奇山異水,莫非古人也有同樣的感慨?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盛夏時節的某一天,我從宜昌機場接上來自家鄉的朋友,再一次向心中嚮往的神秘之地神農架進發。一路向西,漸入佳境。車過興山縣,溝谷變得越來越深,山體變得巨大無比。穿行在大山腳下,雖然感覺人變得越來越渺小,但由於溪流潺潺,綠意盎然,並沒有產生身體被壓迫的感覺,反而覺得自己的生命與靈魂已融入其中,物我兩忘。

神農架,號稱「華中屋脊」,大巴山余脈橫亘全境,地勢東低西高。神農頂景區內幾座巔峰,是大巴山山脈的最高處,山體高大,壯觀雄險,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山脊海拔一般在1500米以上,99.2%的地區海拔在800米以上。

神農架處在中華大地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的邊緣。在神農架地質館的沙盤模型上,形象地展示出它是地表上一座罕見的由浩蕩大江切割開來的封閉性綠島。大大小小的溪流形成放射狀從高山流向低谷,為神農架的每一片土地和每一個生靈提供滋養。神農架還是湖北省內長江、漢江第一級分水嶺,山北有堵河、南河兩條水系流入漢江,山南有香溪河、沿渡河兩條水系流入長江。有人將神農架形容為「生態要塞」,是支撐華中福地生生不息的旺盛的生命汁液,是儲納森林碳匯的巨大寶庫。

「溪邊盛夏山麓春,山嶺艷秋山頂冰,赤橙黃綠四時有,春夏秋冬最難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徵造就了特殊的氣候構成。這裡有低山亞熱帶、中山暖溫帶、亞高山溫帶等各種氣候類型,動植物資源的垂直分布特別豐富。據說,神農架的物種資源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雙版納,東自日本、西至喜馬拉雅,所有的動植物物種。東西南北植物區系成分相互滲透、兼容並存、分化發展。植被原始程度高、特有植物比重大。這裡是孓遺植物的避難所、「物種基因庫」、「自然博物館」,承載「自然童話」。

兩年前陪朋友到神農架,沒有去大九湖是一大遺憾,也是留著的一大「念想」,這次得以了卻心愿。這片被稱為「雲間濕地,天上九湖」的高山盤地,帶給我的是另一種驚喜和震撼。這個盤地的底部海拔1700餘米,面積36萬平方公里,中間有17平方公里的平川,四周高山重圍,最高峰海拔2800米。大小九個濕地湖沼珠連玉串,原始森林相鎖。阡陌交通,水河澹澹,草長鶯飛,牛羊成群,讓人分不清是蒼翠塞外或是秀美江南。大九湖位於神農架的西南部,與重慶巫溪、巫山縣接壤,是我們此次行程中的最後一站。從山高壑深的崇山峻岭間突然來到這「山光水色兼具,嵐影波光並收」的世外桃源,不用說感覺有多麼心曠神怡,更驚嘆大自然的造化安排是何等的神奇,何等的富於韻律之美!

神農架的「特殊身份」為其在中華農耕文明發展史上的傳奇地位提供了空間。神農架,因炎帝神農氏的傳說而得名。

神農氏在這裡「架木為梯,架木為屋,架木為壇」。

《世紀·三皇本紀》:「神農始嘗百草,始有醫藥。」

《淮南子》:神農氏「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農氏經過長期探索,遍嘗百草,撰寫出《神農本草經》流傳後世。

典籍上還有很多神農教民稼穡的故事。《易》曰:「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曹植《神農贊》曰「少典之胤,火德承木。造為耒耜,導民播谷。正為雅琴,以暢風俗。」

這裡,生活在5000年前的神農氏的功業是方方面面的:始造耒耜,始興醫藥,展演八卦,始開教化,始創集市,還始制琴弦,降牛以耕,績麻為衣,鑿池為井,冶陶為釜。最後,神農氏為向天帝復命,「架木為壇,跨鶴飛天」。

傳說中的神農氏為農耕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完整的框架基礎。

神農氏牛首人身,力大無比,智慧無窮,當然法力無邊、功德無量。

神農氏的傳說無疑是中華農耕文明史的大膽濃縮。裡面包含有對中華民族從蠻荒走向文明的艱難探索,也有對自身命運的浪漫的想像,是「腳踏實地」與「仰望星空」的完美結合。

神農架,像一本靜候翻閱的古書:神秘,真實;古樸,清新。置身神農架,感覺大音希聲,生命的洪流在那裡流淌,對生命、對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

旅途上的故事,請告訴我們;

有喜歡的文字,請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記 的精彩文章:

安詳典雅的西塘
龍宮之畔聽水聲

TAG: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