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人少年時期被稱為周公在世,長大後竟天怒人怨,死後被百姓分屍

一人少年時期被稱為周公在世,長大後竟天怒人怨,死後被百姓分屍

原標題:一人少年時期被稱為周公在世,長大後竟天怒人怨,死後被百姓分屍


新朝的創建者王莽,在歷史上是個特殊存在。之所以這麼說,無非兩點。一是王莽創建的新朝只有他自己一位帝王,二是王莽在篡漢自立之後,實施的新政效仿古法,簡直是倒流逆施。


但作為漢朝的皇親國戚,王莽早年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而放浪嬉戲。相反,他讀書用功,待人謙卑,又非常的勤儉,在當時名望極佳。


由於當時的貴族極力的舉薦,王莽的官職也越來越高,此時的王莽還沒有露出半點野心。對人和藹可親,禮賢下士,一時人人稱之為周公再世。


後人曾經評論王莽稱帝前後的反差: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恭謙下士時,假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一路飛黃騰達的王莽很快就達到了權力的巔峰,坐上了漢朝大司馬的寶座。


做到大司馬的位置上以後,更是勤政儉學,受到很多人的愛戴。朝廷的高管紛紛上奏,為王莽請官。可以說,在那時候,王莽的威望和詮釋達到了頂峰。


對朝廷內部,王莽屬於輔政,皇帝年幼,幾乎所有的奏章都由王莽來皮膚,對外幾乎可以代替皇帝頒布旨意,各級文武官員也只好默認。只當時皇帝年弱,根本無人能制止王莽的這種篡政行為。



後來王莽的野心就逐漸顯露出來,王莽自撰為上古帝王舜的後人時,文武百官紛紛諂媚,大批官員上奏,認為小皇帝劉嬰應該讓出王位,由王莽接任。並美名其曰「禪讓」。公元前八年,王莽廢黜漢帝,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新,歷史上稱之為新帝。


一上任,王莽就廢除了很多漢朝的禮制,意欲通過恢復周朝的禮儀制度來治理國家。他效仿西周時期對農田和奴隸的管理制度,回復了井田制,這些土地,農民只能夠用來耕種,而不能拿來交易。


這樣一來,全國的土地就成了皇帝的私產,全部的農民就成了皇帝的長工。不單如此,王莽還恢復了奴隸私有制,漢朝的奴婢全部改為私產,同樣不能進行買賣。


新政出台後,推廣起來並不順利,加上當時已經存在的旱災和瘟疫,中下層的勞動人民生活一下子變得困苦,老百姓怨聲載道。為了推行新政而使用的一些強迫手段,讓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漢朝當道的時候。



時間一長,民間起義爆發,以綠林和赤眉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實力迅速壯大,越來越多的貧苦人士加入到起義軍的隊伍。沒多久,就攻佔了都城長安。王莽見大勢已去,裹挾家眷逃走,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在沿途中被一個叫杜吳的商人給殺了。

王莽的屍首被帶回了長安,頭懸掛在城樓上,屍體被棄在大街上。饒是如此,受盡苦難的百姓還不解恨,幾十個農民起義軍拿刀割首削屍,最後只剩下白骨皚皚。



後來光武中興,劉秀憑藉帝王后裔的身份恢復了漢朝的統治,天下又改為劉姓了。而王莽作為一代帝王,最後落得這般下場,也算是史無前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鹿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最聰明的國家,用了一個妙招,戰時不挨打戰後還賺百多億
一場旱災過後,湖底露出奇怪石頭,專家勘察後有了重要發現

TAG:小鹿歷史 |